研讨会上专家点评1
(2008-09-02 09:19:59)
标签:
新文化系统思考心志学校教育圣杰张江地区杂谈 |
分类: 教育生态管理研究室 |
教育处赵连根处长点评发言:
各位老师,非常荣幸来参加这次研讨会。冯教授要我来做专家来点评,我是诚惶诚恐。钟老师才是真正的专家而且是大家。我是钟老师的学生,为什么请我来做点评,可能是因为一个地域的关系。我在浦东工作,又在参与委托管理这样一个工作,请我来做这么一个点评。那么我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来的,也非常珍惜这么一个机会跟大家一起来学习和交流。
今天这个研讨会,我整体的感受觉得非常的及时,非常的有价值。
所谓非常的及时就是张江中学更名为华东师范大学张江试验中学以后,经过全体教职工一年的努力,学校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办学质量有了比较明显的提升,在这么一个关键的时刻开这么一个研讨会,怎么来进一步地推进这个试验,我觉得非常及时。
所谓非常有价值,在于它抓住了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深层次的核心问题。那么核心问题就是文化。所以我认为是抓到了问题的关键点。围绕这么一个核心问题展开研讨,我认为是非常有价值的。刚才,听了校长,书记包括老师的介绍,我也很受启发,谈论的问题非常有深度和高度。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来探讨文化的问题。我想把更多的时间留给我们钟老师,所以强着先发言,因为钟老师一发言我就没什么话可以说了。
我想讲三个问题。由刚才校长,书记老师的介绍交流以后我是有感而发。三个问题供大家一起来研讨。
第一个问题,我觉得学校教育的改革本质那就是学校教育文化的改造。整个改革最后还是要逼近一个核心的领那就是文化。所以从课程理论,钟老师是搞课程理论的,我也读过钟老师的很多专著,对课程这一问题有很多分类,什么叫课程。其中一个比较有名的观点,或者说有一种分类。那么这个分类是什么呢?就是课程就是社会文化的改造。也就是说学校教育的问题不单单是学校教育本身的问题,实际上还是一个社会问题。而学校教育和社会问题归结起来最本质的问题
是什么呢?就是文化的问题。所以今天这个研讨会,学校从文化层面去思考学校管理的变革,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以及学校新文化的建设。我觉得是非常有价值的。所以我们整个改革应从文化这个比较深的层次上去思考,这就抓到了改革的牛鼻子,人的现代化问题当中,文化的冲撞也好,融合也好,最终我们要实现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过程当中,大学文化的引领作用是至关重要的,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委托大学来管理我们的基础教育,特别是我们张江实验中学的根本目的所在,而且事实证明,短短的一年,成效非常显著,当然大学文化这种引领、渗透,今天校长和书记讲得特别好,不仅仅是在一所学校,可能还要对整个地区,张江地区发挥它的巨大作用,这是我讲的第二个问题。最后一个观点,从学校层面来讲,学校新文化的生成到底怎么来做,实现它新文化的或者文化的创新,或者形成它的新文化,到底怎么来做,大家都知道,美国有一个非常有名的研究企业和企业文化的一个学者,这个人叫彼德-圣杰,他对企业进行全面的考察以后,他发现了一个问题,企业的平均寿命都比较短,平均的寿命才40年,企业就淘汰出局了,那么企业的平均寿命为什么如此之短呢?他经过研究发现,主要是企业的文化建设方面显得比较薄弱,因为文化的建设比较薄弱所以企业缺少可持续发展的后劲,由此他写了一本书,这本书叫《第五项修炼》,第五项修炼是引用了佛教修炼这样一个词来解释解读已及来建设企业内的文化,既来解读企业的文化,又来建设企业的文化,这本书对世界范围来讲,影响是比较大的,对中国而言,无论是企业,还是其他的一些机构包括学校,都在学习借鉴它的一些理论,那么他觉得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注重文化建设,怎么样来进行文化建设呢?他提出了学习型组织建设,那么我们现在把这种概念进行泛化,泛化到学习型社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团等等。甚至是学习型家庭等等,但是有的理解是正确的,我觉得有的理解有点偏,那么我觉得彼德-圣杰他提出的学习型组织建设实际上最根本的是要解决一个文化的创新,是要形成新文化的问题,是要通过新文化的形成保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活力的问题,那么经过他的这样一个研究,他提出怎么样来建设新文化,我觉得可以借鉴的。第一条,那就是任何一个企业或者学校,你要可持续发展的话,文化建设方面,第一条就是要形成共同的愿景,就是我们讲的共同目标。学校层面来说,学校有学校的发展目标,比如说我们今天陈校长提出的学校四年目标,这点很好,同时,学校下面的若干部门要有它部门的发展目标,更重要的,学校的每一个成员要围绕学校的发展目标,制定自我发展的目标,而且目标要形成一个链,一个体系,这个非常重要,这就是彼德-圣杰所提倡的所追求的共同发展愿景。第二条,共同发展愿景一旦确立以后,要达成的话,很重要的就是要改善心志模式,心志模式怎么来改善呢?什么叫心志模式?心志模式实际上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就是文化问题。习惯、习俗,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人们的习惯、人们的习俗、人们的思维方式,这个他认为是心志模式的核心所在,要实现这个目标也就是共同愿景,必须要对这个心志目标进行改善,不改善就不行。所以我们现在讨论现代文化改造,这就是问题所在。第三条,组织团队学习不是泛泛的学习,他提出来叫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一个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它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围绕这个问题来展开学习,大家要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这个是关键所在,所以团队学习他有提出两种有效的方式,第一种叫问题悬挂,另外,一个组织在学校发展过程中在一定阶段会遇到许许多多问题,并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样样都解决那是不行的,那就是老人家说的:好,要抓主要矛盾,要抓矛盾的主要方面。怎么来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呢?组织所有的成员把问题提出,这叫悬挂。然后对问题进行筛选,把最有价值的问题作为重点攻克的问题,这叫问题悬挂。第二,要深度会谈,什么叫深度会谈?就是围绕问题大家开展学习,大家进行献计献策,形成最有价值,最切实可行的对策,然后去攻克这个问题,最后一个它要达到什么呢,团队学习以后要形成什么呢?组织队伍的每个成员形成系统思考,这是他追求的比较高的境界,所谓系统思考就是每个人动态的全面的整体的来思考他所面临的问题,而不是静止的、片面的、机械的来应对这个问题,所以他觉得系统的思维方式对组织的每个成员都是非常重要的。系统思考的每个成员都作为一个主体来参与组织这类活动,来研究组织所遇到的问题,来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在这个过程当中,也实现了他自身的价值,他认为这个是最关键的,那么这样一来每个人他就可以在团对学习过程中形成系统思考,最后每一个人都能在这个过程当中实现自我超越。我认为彼德-圣杰对文化改造,新文化生成这些观点值得我们很好的吸收借鉴,接下来我们要进一步探索实验学校进一步的发展,而且新一轮发展的主题我认为已经确立了,主题就是“从抓住文化的改造与创新这个生成这个问题,然后去系统地思考学校管理变革、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学校和社区的关系等等,我觉得是非常有价值的,我也非常希望能够从彼德-圣杰这些观点当中能够得到一些启发,然后得到一些借鉴,使我们学校张江实验中学的这种实验能够进一步深化、提升,真正意义上提升它文化的品位,并且对整个社区,甚至是整个张江地区,整个张江文化高地的建设作出我们学校应有的贡献。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我觉得,我们教育行政部门也好,地方政府,今天领导都在,应该为这个学校新文化建设全力给予支持,那么这个支持不仅对学校甚至对整个地区也是有帮助的,反过来说,文化的创新,也会形象,也会反哺整个张江,包括我们浦东的几个教育文化,新文化的生成与发展,这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应该给予全力的支持,我说的就是这些,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