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中国移动梦网基地模式mm模式it |
中国移动自从2000年开始移动数据业务以来,过去10年里经过三个重要的阶段:梦网模式、基地模式和MM模式。
1. 梦网模式——功成谢幕
2000年11月推出,其目的是充分调动产业链的多方资源,丰富产品内容和产品形式,快速推动数据业务发展。
商业模式:中国移动提供网络通道和代计费;SP集成业务,负责营销推广;信息收入分成比例为15:%:85%;通信费全归移动。
在初期,由于调动SP的积极性,梦网发展非常迅速;全网有1000家SP,本地有6000家SP,年收入超100亿元。在推动梦网繁荣的同时,也成就一批SP公司,但随着模式的深度发展,SP违规现象日趋严重,乱扣费、自刷卡、黄色信息等导致中国移动不断加强对SP的监管,从分成比例调整,分层分级考核和监管,直至去年11月停止所有梦网的代计费。
虽然,未来梦网模式存在一些诟病,未来也扑朔迷离,但个人认为梦网模式为中国移动数据业务的发展功不可没。其创新的商业模式,开放、合作、共赢的理念,为后来的各种合作模式提供了管理经验。
2. 基地模式——盛大登场
2005年6月推出,商业模式:电信运营商+CP(内容服务商)+AP(应用提供商)+终端厂商。
随着移动数据业务的发展和市场培育,逐步出现一些潜力巨大的产品,如音乐、游戏、阅读等;中国移动不满足于只做管道,而是自己成为SP,追逐更大的商业利益。于是在全国建立8个基地。包括最赚钱的四川音乐基地(2009年收入达到220亿元),以及湖南手机支付基地、上海视频基地、辽宁位置基地、江苏游戏基地、浙江阅读基地、福建动漫基地、广东南方基地。其战略目的是逐步削弱SP的影响,通过直接和CP合作(已有500多家),对价值量进行更强地控制;同时可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业务体验和更安全可靠的服务,另外可调动省公司积极性和资源,实现产品创新的既好又快和持续运营。
尽管最近四川音乐基地的负责人李向东事件沸沸扬扬。但是,个人认为在未来几年基地模式将成为中国移动核心业务模式,并会构建出多个超100亿的业务或产品,这些业务将成为最主要的数据业务收入来源。中国移动将加强对基地的审核和控制,已规避管理漏洞和财务风险。
3. MM模式——未来之门
2009年8月推出,被称为是移动梦网的二次创业,模仿苹果的Apple Store应用商城。商业模式:电信运营商+AP(应用提供商)+终端厂商+互联网服务商。 个人和企业开发者都可以成为应用提供商。分成比例是中国移动30%,开发者70%。截止1月底,注册用户突破160万,累积应用下载次数300万次,累计注册个人开发者3.2万人次,企业开发者1700多个,合作伙伴数量超过移动梦网
相比基地模式,MM无论在市场需求、业务收入方面都不能相提并论。但MM模式是更为开放的模式,代表一种趋势。相信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用户使用、传播和创造数据业务的参与度提升,MM这种基于“众包”理论的模式将成为主流。
中国移动在数据业务领域可以说走在全球运营商的前列,得益于其清晰的发展脉络、明确的定位、战略投入(数据业务前期基本都是通过KPI考核,业务补贴推广)以及不断向价值链延伸的策略。
中国移动已经从后台走向前台,从管道型转变为平台型,从移动增值业务向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转型,从电信行业向跨行业渗透,将成为未来移动信息生活的主导者、创新者和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