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游记》与人生(23)——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

(2014-01-04 20:03:39)
标签:

《西游记》

圆忠

人生感悟

无所从来

无所去

分类: 读书笔记

《西游记》与人生(23)——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

《西游记》书中记载:

    话表我佛如来,辞别了玉帝,回至雷音宝刹,但见那三千诸佛、五百罗汉、八大金刚、无边菩萨,一个个都执着幢幡宝盖,异宝仙花,摆列在灵山仙境,娑罗双林之下接迎。如来驾住祥云,对众道:“我以甚深般若,遍观三界。根本性原,毕竟寂灭。同虚空相,一无所有。殄伏乖猴,是事莫识,名生死始,法相如是。”说罢,放舍利之光,满空有白虹四十二道,南北通连。大众见了,皈身礼拜。

 

《西游记》与人生

    如来佛之所以能降服齐天大圣,是因为“佛以甚深般若,遍观三界。根本性原,毕竟寂灭。同虚空相,一无所有。殄伏乖猴,是事莫识,名生死始,法相如是。”

    说实话,没有佛学常识的人,是很难看懂《西游记》的真正内涵,比如什么是如来、般若、三界、寂灭、虚空、法相等等。只要我们的人生能开“般若”智慧,一切皆是“如来”而已。

    人生感悟: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

 

附:

    如来是佛教对觉悟者的一种称呼。所谓“心中有如来”就是“心中有觉悟,心中有真理”。

  波若”,意译“智慧”, 佛教用以指如实理解一切事物的智慧,为表示有别于一般所指的智慧,故用音译。

    寂灭即指度脱生死,进入寂静无为之境地。此境地远离迷惑世界,含快乐之意,故称寂灭为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