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睿妈咪
那天,下班在回家的电梯里遇见了楼下比睿大半岁有余的C,C立即上前来问候睿妹妹,甚是热情,并邀请睿去他家玩,而且还拿出了强有劲的诱耳:去我家有好看的动画片,还可以玩电脑游戏哦。哪知,睿一点不上钩,C很受伤,硬拉不行,只好无奈跟着我们来家里玩。
一进家门,睿就提醒C换鞋,然后还带着C一起去洗手,并告诉他擦手的毛巾是哪个。这都是睿每天回家首要完成的事情,所以她习以为常,C当然也跟着一一照做。我顾不上陪他们玩,自顾去厨房准备晚饭。
在厨房里洗菜、切菜的当会,我听到俩家伙玩得挺欢畅,把玩具啥的都咚咚拿出来了,而且嘴巴也没停,具体说了什么,我就没太细听了。一会功会就听到C带着生气的口吻说:“XX睿,你再这样我就不跟你玩儿了”。我探出头了瞄瞄了外头的情形,看到C正站在沙发上,睿让他下来,一边整理着有些凌乱的沙发,并让C不要在沙发上蹦。见此,我和睿说:“宝贝,没关系,就让C玩吧,一会妈妈来整理就好了”。“妈妈,C乱翻东西,都翻的乱七八糟的,玩具也不整理,我都不停收拾累S了”睿委曲的说道。“C来我们家是客人,让他玩吧,玩完了之后再整理也可以啊”我答应睿道。
心想,这孩子,真是中了我和她爸的毒,因为我和她爸都是整齐、整洁控。平时都要求她自己的玩具不玩了,一定收拾整齐,归类摆放好。台面上尽可能的保持整齐有序,虽然睿不可能尽遵守,但一般在提醒了之后,都能做到,虽然有时也不尽人意。更有趣的是问睿做什么最开心时,说的居然是:把家里打扫的干干净净,舒舒服服时最开心(平时有帮我们一起搞过卫生)。这孩纸,受影响也太深了吧
。
说实话,听到C说:“XX睿,你再这样我就不跟你玩儿了”这样的话,尽管是从孩子嘴里说出来的,但是心里还是不由的咯噔了一下,难道睿这么不合群了吗?不受小朋友的欢迎了?是哪里出问题了吗?
前几天带睿去朋友家玩,在朋友家里规规矩矩的,多了一份不属于她这个年龄段的安静。和朋友的二个女儿玩,又或是自己一个人玩,似乎没有太多言语,寡言少语。见此,朋友问我是不是把睿管得太严格了,似乎少了这个年龄小朋友的活泼、灵动。再看看朋友的一双女儿,上窜下跳,穿着鞋子在沙发上踩呀,蹦呀,你追我赶,玩得那个热火朝天。再看看睿,完全就是二个极端。要说,我们二家之间也并不陌生,只是最近在一起玩的次数比较少了。
朋友的一双女儿,用她们奶奶的话说就是不敢带她俩去别人家串门,去了就跟鬼子扫荡似的,带去别人家里玩真怕别人不喜欢。要说,她俩的活泼和调皮,我也是见识过的,她们家里抽屉拉坏了几个,DVD换过第二个,电脑主机也是修过几次的。反正用她们奶奶的话说就是破坏王,什么玩具物品到了她们手上,很快就会成废品,比一般男孩的调皮还甚之。
同样都是女孩子,为什么睿和朋友的一双女儿差别会那么大呢?想来,还是家庭环境和父母的性格给孩子影响比较大。我和睿爸都不属于内向型的人,除了一定程度上些许的悲观外,对生活的态度还是积极、阳光的,虽然不是那种能把白的说成黑的那类巧舌如簧,口若悬河之流,但也绝非不善言谈之辈。带着上了一周的班,通过接触,同事们也都说睿的性格比较乖巧、温顺,该活泼的时候也玩得极疯狂,不像是不合群的那类孩子。再看睿经常去玩的几个小朋友家里,在别人家里玩得也是极为放得开的,除了偶尔和小朋友间有些小矛盾、小争论,个人也觉得很正常。
在我浅薄的育儿观里,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里,规矩和一定的条框对孩子还是要有的,虽然不完全奉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老教条。现在养育孩子都在强调爱、自由、尊重等为宗旨,但自由的度多少又适宜呢?如果一件事孩子一开始做就是错的而且有危险性,那么家长一定就要用严厉的口吻拒绝,而不是温和的一直说:宝贝,不可以这样,这样不可以。就如同朋友问,为什么你女儿不喜欢蹦沙发,而我们家的一见到沙发就要蹦呢,而且不管怎样,这个习惯改不过来?可能睿比较迟钝,因为她压根就不知道原来沙发还有第二种用途,那就是——蹦。抑或是最初她有蹦沙发的倾向,就被我们严厉的制止了,因为有危险,所以,以后也就不再做这类危险性的动作了。
爱孩子,就该给孩子充分的自由,但,这自由是建立在一定的条框之上的。当很多家长都在致力于培养优等生,不输在起跑线上,事实证明,培养孩子的好性格和习惯更胜于优等生的名号。我是这么认为,您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