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游戏,父女齐上阵。虽不赞成孩子沉迷游戏,但适当、适量玩玩不反对)
图、文:睿妈咪
若说习惯,如毒药,有人赞同不?我是赞同的。让文字跃于纸上,也渐渐成为了我的一种习惯。只是近段时间小忙,却无暇顾及,就如同少了什么似的让我不安定。就像有人习惯了每天喝咖啡,哪天突然不喝,是不是连思考都会变得迟钝些呢?
一家三口,二个住所的双城生活,也日渐成了我们的生活习惯。睿爸逢周末回家,也是一种习惯。突然上、上周因为忙于工作,没有回家了,似乎就特别不习惯。在电话中和睿来了场现实版的“电话诉衷情”,甚是挂念。虽然每天都和睿通电话,但小人儿似乎就是有和爸爸说不完的话,每天都是不舍的挂断电话,在电话里的亲吻更是绵绵不断,我都笑称,妈妈的手机都快成口水机了
。
找爸爸去咯
客房里贴心的服务,真让人温暖!
上周就带着睿去广州见爸爸了,小家伙的兴奋和开心自是难掩。未曾想,见到爸爸后,小人儿竟认真的对爸爸说:“爸爸,你都好久没有回我们的家了,我是说我们的家,不是这里哦,你什么时候回我们的家呢?”。爸爸虽惊谔小人儿会这么问但还是如实回答说:“爸爸是因为忙工作没有时间回家,并不是故意不回家的,宝贝很想爸爸了对不对,爸爸也很想宝贝啊”。“我还是想爸爸回我们的家,这样我才更加开心”。在得到爸爸说这周就回家后,小人儿这才罢休。
不知道睿的这番话背后,是不是还隐藏别的意思,我没有深究亦没有多问她。曾记得那时睿还是三岁多的时候,一次在吃饭时,我和睿爸因为说到一件事情都很激动,没控制住的大小声,然后睿爸就端着饭碗走去阳台了。我依然吃着饭,完全没有想到坐在一旁的睿睁大眼晴说:“你不理他了吗”?虽然只是这么简单的一问,但是对于三岁多的孩子来说也表达不了太多,言下之意当然还是害怕爸爸、妈妈闹不和吧。
孩子虽小,但心思还是敏感多疑的,某种因素也说明孩子同样需要安全感和适度的关注,希望家人能团结互爱!孩子所希望的家,应该是能让其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满满的爱

!

PS:睿上周自己摔了一跤,把双腿的膝盖都摔破皮了,当然也摔出了血。哪知小人儿不顾摔得出血的膝盖,倒是急切的问她爸爸什么时候回家,边哭边伤心的说:“我不想爸爸回家呀,不想爸爸看到我的腿摔破了,妈妈你一定不要告诉我爸爸呀,我不想爸爸批评我,呜呜。。。。。。。”听睿哭诉后,和睿爸就这事讨论了一番,孩子的成长期摔着、磕着很正常,为何要严厉的规定孩子不能摔跤,总是规规矩矩呢?不小心摔跤了,顾不得身体上的疼痛,倒是担心会遭到大人的批评和责问,何苦这样为难孩子的承受力?睿爸沉默不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