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自网络)
今天是返乡归来恢复正常上班的第二天,虽说才离开一周时间,却仿佛过了十天半月那么久。在家乡的日子,整天沉浸在亲情的温情堆里,被浓浓的亲情包围,人变得异常放松、舒心自在。都说旅行归来,人会变得散漫,不想恢复上班。而我只不过远行了一次,也只想继续过着无拘无束、轻松自在的日子,用来形容我此刻的心情,是如此贴切。离开一周,心里对在网络中结识的见不到摸不着众亲们,挂念非常,因为有了挂念、惦记,给这如白开水的日子增添诸多美好情愫!
感谢亲们的惦念!!
近二年没有回家乡了,姐姐的儿子三周岁,哥哥的儿子一周岁,都安排在近期请客摆酒。想着5月份的天气,家乡正处在不冷不热的季节,决定带着睿睿第二次返家乡喜庆热闹一番。小人儿很开心,平时班上这个小朋友请假回家乡,那个请假回家乡的,估计也挺羡慕的,这回自己也要向老师告假,跟着妈妈回家乡了,终于不用眼红别人了。定下了回家乡的日期后,就张罗着买火车票的事宜。提前9天订票,居然没订到想要的卧铺下铺,急煞人。因为时间的关系,睿爸不能同行,我一妇道人家带着孩子远行,没有下卧那该有多少的不便呢?平时一个人,买张坐位票几十块钱轻轻松松就走了,可是带着孩子,就本能的想着孩子的舒适和安全。我是个对自己比较小气,但对别人大方的人。一个人回家乡,买张座位票,省下买卧铺的钱多给亲戚朋友乡里乡亲的带点礼品。对于自己,十几个小时的车程,还年轻,挺挺就过去了。买车票的目的就一个,一定要卧铺的下卧。好在售票员说有硬卧的下卧,票价是近三百,赶紧买了。问到为啥这么贵呢?平时回家乡的座位票不到一百块,卧铺不到二百,怎么这回要近三百呢?原来这是四人一包间的铺位,想想是下卧的,还是四人一包间的,带孩子更安全,欣然接受。在外这么久,头一次听说有这样类型的卧铺
,和睿爸一说,他连声说:“这票买的好,这票买对了”。可能他觉得这四人一包间的卧铺,门一关,晚上怎么睡也不用老提心吊胆把睿睿弄丢吧
。
说来,睿爸也是操心的命,我们这娘俩还没离开,他就操心着我们返程的车票,直到让家乡的同学帮买到软卧的车票(四百块,也是四人一包间的)这才定下心,临走时还不忘絮絮叨叨提醒这,嘱咐那的。回家乡时我们早上七点到站,睿爸六点半来电,提醒我收拾好行礼,把睿睿带好;回来时,早上六点到站,睿爸说自己五点多就起床了,给我们打电话收拾自己带的行礼并告之早在出站口等着了。也不道是不是听爸爸絮叨多了受其影响,要下车时,睿睿也不断提醒我我要记得拿行礼,都说儿行千里,母担忧。我们这娘俩的出行,也让孩子爸挂心不已,直到顺利归来,这才气定神闲。
现在虽说没赶上春运,可是车票一样不好买。在我们四人一包间里,我对面的下铺是位怀孕六个多月的孕妇,听口音是我们地区的人。巧的是,这位孕妇在车上既然遇到了她同学,带着三个多月的儿子返家乡,但是却买了个普通卧铺的上铺。听说是买不到下铺,只好买了个上铺,指望能在车上遇上好心人帮忙调换一下,或是补个差价。可她不好彩的是,这个下铺的人,也不理她一个人带着三个多月的孩子,不给换,补差价也不要。带着儿子一直听她在我们这个包间里埋怨别人缺心眼,看着别人有困难也不伸出援助之手。一直忿忿不平的抱怨着,她同学一直让她小声点说,不要说了,可是隔一段时间她又提一下,仿佛说了,才能解解恨。从上车开始没过半小时,一直呆在我们这四人包间里,外带一个三个月的孩子叫姨妈的人,一直重复的说着那个不给调换铺位的人,似乎错都在别人身上。本来四个人的包间空间不算大,再额外又加多二个大人和一个孩子,就更显得拥挤。上面二个铺位的也都是女人,想着大家同为女人,也都没有让她们出去,为难她的意思,我这个当妈妈的又带着个孩子,也尽可能的让出自己的一些空间来,给别人行个方便。本来的卧铺也自然成了座位,好在够睿睿躺着睡觉就行了。
终于在列车员巡查期间,她们又不得不反回各自的铺位,期间请列车员帮忙调个下铺,补多少钱都行,可是列车员说没有下铺可调换,把这最后的一线希望也给掐掉了。等她们走后,她同学(就是我对面的下铺)终于说了她同学话怎么这么多,我也心直口快跟着说开了:“自己带着这么小的孩子,怎样也不能抱着侥幸的心理买个上铺吧,希望能和别人调换成功,上、中、下的铺位,除了年轻小伙子小姑娘的谁愿意爬上铺啊,她就没想到万一找不到人换,抱着三个月大的孩子爬上去?再说如果好心人体恤你一妇女带个孩子不容易给你换,说明人家心存善良、热心,就算不和你换,你也怨不得别人。人家之所以买下铺,肯定有自己的理由不是,还一个劲的说别人太坏,缺心眼,那么的理直气壮真不应当”。她同学也赞成我的观点。最难的是晚上,避开列车员查巡后,这一下铺就挤着二个大人和一个三个月大的孩子,而且其中还有一名是孕妇,我看着也于心不忍,只好让三个月大的孩子和孕妇睡一起,睿睿安静睡后,我就和那位妈妈并排坐着、歪着将就了一晚。我下站后,她们就能舒服的或坐或躺上一站了。本想着四人包间的卧铺应该挺舒适的,没想到也还是坐着回去的。
返回时,是软卧比回家乡时贵了一百多,和硬铺没啥区别。上车后,发现我的下铺有个男人睡在上面,我还仔细看看,难道我走错地方了?一说,那人不好意思的说他是上铺,见下铺没人,就先睡了。我心生不快,你都睡成这样了,我还怎么睡呢?虽说在外面比不着家里讲干净,可是你别让我看见呀,眼不见为净嘛。和列车员一说,列车员很好态度的说给我换床单被套。这边刚安顿好,见一位五十来岁的中年男人一直坐在我对面的下铺上,一说原来这中年男子是和这位躺着的老太太换铺位了。体谅老人年纪大,爬上铺不安全,所以给换了,他当天下午五点多就到站了。中年男子下车后,又上来一中年男子,老太太这下得把铺位让出来了,我赶紧把她的行礼搬到上铺去,她晚上近十一点才到站,可能想着就算这男子不给换,那她就只能一直坐到下车了。这头老太太后还没有说换票的事,又来一年轻小伙子来换票,因为小伙子是我的上铺,但是他的儿子和舅姥姥却在另一个包间的下铺,想换在同一个包间,方便相互照应。有了这一换,老太太想换又没戏了,必竟还有一个半岁大的孩子不是。想着这么大年纪的老太太,头发花白,比不上年轻人腿脚灵便要爬上铺那根本是不可能的事,只好让她坐在我的铺位上,够睿睿睡觉就行了。离老太太下车还有几个钟,就聊了起来。原来老太太今年71高龄了,此次从天津奔赴赣州,只因其弟弟突然病危,赶时间,也没管是上铺下铺就启程了。直到老太太晚上十一点下车,一直坐在我的铺位上,边闲聊家常,这时间过的也还算快。
说了这么些,喜好讽刺之人,可能觉得我这是不是在高风亮节刻意标榜自己有多么高尚或是啥的,其实不然。出门在外,只要自己力所能及的,我相信多数人都会给别人行个方便,说不定哪天,就是给了自己方便,出门在外自己也有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虽然现在的人情冷漠,管不了别人,只做好自己!如果大家都怀着这样的心情,那我算是已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