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早餐算不算营养呢?
迫不及待,要出去玩了。。。。。。
相信没有哪位家长,能大言不惭地说在漫长的育儿道路上是轻松容易的,孩子的良好成长、性格培养、升学教育等等问题无一不困扰着时下的家长们。尽管,现在关于如何当好家长及如何尊重孩子的相关书籍越来越多,但是,真的可以按照书上的生搬硬套?至少每个孩子都是个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不同的优点和缺点,是否也需要有针对性的因才施教呢?
想要轻松教育好孩子,家长们没有一定的智慧和方法,是真的难已办到。我,那就是那个缺少智慧及方法的家长,虽然在育儿的路上摸索、迷惘中前进。但,我还是有求知的渴望,希望通过当好家长的角色,来换取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也致力想当一名没有家庭暴力,理智、充分尊重孩子的好家长,让孩子从小在没有压迫、轻松的氛围中长大。
睿睿小童鞋的坏脾气究竟是遗传还是天生的,这个有待考证,不过,不得不说的是,我和睿爸的脾气也好不到哪里去,典型一点就着的火爆急性子、还有点固执。这个固执在睿睿小童鞋身上表现的那是淋漓尽致,有过之而无不及,让我甚是苦恼,更不知如何有效的引导和纠正。
周一晚上,睿睿吃饭很快,而且举动要求添了饭(这段时间的胃口不太好,在调理着似乎见点成效),决定带她下楼玩。晚上七点钟,楼下的小朋友很多,多半都是吃完饭后散步玩耍的孩子们,那个笑声闹声此起彼伏,很是热闹。很快睿睿就找到几个小伙伴一起玩,我在一边旁观,偶尔需要我配合时,我也积极参与其中。玩着玩着,就玩起了老鹰抓小鸡的游戏,这些都是三岁上下的孩子,玩这个就担心在跑的时候跌倒,可玩的兴浓时,小朋友们也听不进家长的嘱咐。正当乐乐和睿睿二个抱着哈哈笑一边转圈时,另一个睿睿的同学就上来推了一把,这下,乐乐先倒地,头重重的摔在了地上,听的咚的一声响,接着是哇哇大哭,睿睿也摔倒了,因为有了乐乐垫底,她是毫发无损。看着乐乐哇哇大哭,她还大言不惭的说:“我也摔倒了,也没哭呀”。如果不是有乐乐垫底,你还能说得如此面不改色?瞧你暗自得意的小样
。
这一闹腾后,时间也划向晚上的八点了,都各自纷纷准备回家了。睿睿却吵着要去乐乐家玩,不想回家。乐乐的情绪还不太稳定,就说了:“不要你去我家”
。回到家还因为没有去成乐乐家,而闹情绪,我也做了她的思想工作了:“乐乐现在心情不好,我们去打扰不好,再说这么晚了我们也要回去洗澡了”。说完了之后,还是无休的哭闹。我就想冷处理一下,去厨房洗碗,一声不吭。在厨房里听到睿睿还是在哭闹,伴随着有摔东西的声音,我探出头一看,原来她把自己书包里的书,一本本的全部扔在地上,纸巾、她的衣服全部丢一地,客厅那个狼籍.....我没出声,继续洗碗。
等我洗完碗出来,哭声是小了。我喝令睿睿把她自己丢的书捡起来,她还来句:“我就是不捡”。我一听,火气上来了,看来真是平时宠坏了,不给点颜色看看,还真的就飞上天了,居然和为娘的我顶起嘴了。我气极败坏的再次重申让她把地上她丢的东西捡起来,她不捡,我俩就这样僵持着。再生气就失去了理智把她放在阳台上,关上玻璃门以示对她的惩罚,听到她在阳台上哭着喊:“妈妈,救救我,救我一下”,听着我心里钻心的痛,可又不知道用别的什么方法好。
有了第一次没有及时制止,下次可能还会动不动就摔东西,一旦养成了这种坏毛病,可能还会时不时拿来向我示威。听着她凄惨的哭声,我心软的把阳台门打开了,再次让她把地上自己丢的东西捡起来。“我捡不了,要妈妈和我一起捡?我严励地说道:“为什么要妈妈捡,是妈妈丢的吗?”她还是不捡,并抱起她平时不离的毛巾,坐在了阳台上,看那架式,是想和我长期对决下去了。我也没理,一句话没讲,进了我自己的房间,并重重关上门,一边侧耳倾听她在外面的动静。又哭了一会,见我没理她了,她又过来敲打我的房门,我没开门,她更伤心的哭起来,这整个过程持续约有四十分钟,看她哭的双眼红肿,嗓子有点哑,真的想就此打住。可是当我开门看到她的那一刻,又改成温和的语气说:“宝宝去把地上自己丢的东西捡起来,我们洗澡喝奶准备睡觉了”。倔强的睿睿这时可能因为累了,才开始妥协,自己乖乖把地上丢的物品,一件件捡起来。
洗完澡后,没多久就睡着了,第二天顶着还是有点肿的双眼上学了。见此景,我心里真的很自责,也很难过,像打翻了五味瓶,不知道是啥滋味。知道她这个脾气秉性也不是一下子就能改得掉的,可我还在固执的坚持着自己的笨办法,不知道采取更缓和又能让孩子接受的方法,非得让她痛哭一场,最后在迫于无奈之下达成大人的意愿。
在以前,家里有第三个人在场,关键时候总有人出来打圆场,气场终可以得到缓和,但结果就是大人的要求,孩子不能办到,因为有人在助势,孩子就势把大人的要求置之不理,长此以往,越积越多,就慢慢造就了现在这个性格。很多时候,我也想做个明主的家长,充分尊重孩子,可是这个尊重的前提是不是也得是在孩子面前讲得通道理呢?又或是家长的所谓道理不被孩子接受?我真的很迷茫了,不知道在以后的漫漫育儿道路上该如何自信的走下去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