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歪招误导了
今天在某知名网站首页“博客专栏”看到一篇《家长惩罚孩子的十大绝招》,点开大约看了一下,两个感觉,第一,作者思路不清,写作逻辑有问题;第二,给出的“招”大多是损招。比如第一招就是:犯了错误就要惩罚。其中写到,“孩子犯了错误,无论有心还是无意,都要受到惩罚。比如:孩子不小心把杯子摔碎了,虽然他不是故意的,也应该告诉他,这是他的过错。他虽没有料想到自己行为的后果,但仍要为此道歉。”
该文不允许评论——从这一点,可以猜测该文写作的目的。我们可以善意地理解这件事,它可能只是一次商业合作。只是担忧不知有多少家长被误导,背后又有多少孩子要遭殃。
我完全不认识该文作者,以前也从未听说过,不知他是干什么的;本文也并非针对其个人。只是奇怪现在怎么了,什么人都可以来对教育儿童的事乱说一通。经常在各种媒体上看到类似的歪招,平时看到了只是生一下气,今天就发一下“火”吧。一般的大放蹶词只是损害听众一时的情绪,可针对孩子们的胡说八道,却可能损害孩子的一生!
一个人如果指使别人光屁股上大街,即使他能讲出很多如何行走得漂亮并且避免害羞的方法,他也不过是个蛊惑者,该为自己的言行感到害羞。
儿童没有错,他们只是不成熟。不成熟才有成长的空间和发展的可能,而每一次犯错误都是孩子学习的一个机会。借用小巫书中一句话“我的孩子没有错”——这不是自大,而是每个家长都应该这样来看待孩子。孩子不是带着原罪出生的,所以他们不会因为没有惩罚就一路堕落下去,恰恰相反,惩罚才会让孩子堕落。几乎每个心理变态者,都是童年时期遭遇了太多的惩罚。
可以试一下,哪天孩子打了一个水杯,你一笑了之,甚至连“以后小心点”这样的话都没说,只是提醒孩子把地上的玻璃渣打扫干净,或和孩子一起打扫。接下来会出现什么情况,孩子会打碎更多的杯子吗?或者会利用家长的善意去做其它坏事吗?答案当然是不会。孩子从家长的平和与宽容上体会的是爱,学会的正是平和与宽容。
喜欢惩罚孩子的成年人,他们自身就带着童年时留下的心理创伤,其内心往往脆弱无力且粗糙不堪,他们既忘记了自己童年时代的快乐与痛苦,也难以真正进入一个成年人的角色而有所担当和包容。这样的人,不妨对自己使使招,让自己成熟和强大起来,这才是正招。家长们要做的,就是不要被歪招误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