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是孩子妈后,从来没有停止过学习育儿方面的新知识及科学健康的养育方式,受益颇多!感谢那些从不吝啬的妈妈们,分享育儿知识和经验,让我们和孩子一起,有了一次重新成长的机会。
宝宝少生病,妈妈少担心!这句广告词真是说到了每个妈妈的心里深处,每位妈妈面对生病的宝宝总有太多的手足无措,宝宝不肯吃药、打针、哭闹是每位妈妈都很苦恼的,可是不打针不吃药,宝宝的病情就不会好转,受折磨的还是宝宝自己,所以父母是痛在心里,急在眼里。有些家庭甚至是为了宝宝吃药全家总动员,都无济于事,最后只好采取硬灌的方法,这样一来,更加增强了宝宝对药物的抵触,见药就躲那更是自然的事。
我家睿睿也一样,每次见到穿白大褂医生,不等医生开口就开始大哭大闹了,那后面想要进行的问诊部份就更是难上加难。所以我总在心里默默祈祷:请不要让我的孩子生病吧,我愿意承受所有的病痛,让我的孩子健康平安吧!可是这是有违自然规律的,孩子生病的同时也在增强自身的抵抗力,这是自然规律,谁也无法改变的事实。
去年我们快要回家乡过年时,我和睿睿不同程度的咳嗽,每天都往医院跑,她打针,我也打针。开始打了一次PP针,可能比较痛,再去,睿睿就哭着喊:“我不要打PP针啊,我不要啊”,就和她商量,那就打吊针好不好?可是不要乱动,不然打针的阿姨找不到血管,又要多扎几次。见她无奈的点头,估计也是自己不舒服,又必须接受的,不认也得认了。
睿睿回家乡半年,没有出任何状况,这也多亏她姑妈带的好。前天下班回家,听小姑说她睡完午觉后,身上很烫,可能有点发烧了,现在好像稍好点。我赶紧放下包换衣服洗手,去摸一下她额头,果然是比平时烫些,平时身上都是汗津津凉凉的。我问她:“宝宝有没有觉得不舒服呀”,她马上警惕的张大眼晴看着我:“我舒服,我不要打针针”,为了消除她的紧张,我轻松安抚道::“没有说宝宝要打针啊,宝宝精神这么好(当时除了有点发热,精神还不错,不过听说中午饭吃的不多),肯定是不需要打针的。同时找出了体温计,量量体温到底有多少,看到体温计,睿睿立即跑离我说:“我不要用那个,我就不要用那个量”。这时候我也不能硬拉着她来量体温,效果肯定是不好的,所以我装的满不乎的口气说:“不量算了,我给卓成哥哥量,这个量体温不痛也不难受,多好玩啊,来,卓成我给你量”。卓成听话的任我把体温计放在他的腋下,并端坐在沙发上,这时的睿睿就在观察卓成的表情,我问卓成“量体温是什么感觉啊”?卓成带着夸张的语气大声道:“很好玩啊,也不痛,也不用打针”,我观察到睿睿听了后,似乎放松了,半信半疑道:“真的不痛呀?”卓成重重的点了点头。当我从卓成的腋下拿出体温计后,睿睿还是说:“我不要量,我不量”,我还是轻松地说:“不量那就不量吧”,假装收起来后,对卓成说:“快打开电视看看宝宝喜欢看的智慧树来了没有”?卓成听话的打开了电视,我就抱睿睿坐在我的大腿上,顺势把体温计放在了她的腋下,顺便帮她夹紧胳膊。经过前番的情景,睿睿没有反对,乖乖的顺从了,并将注意力转移到了我所说的:“宝宝喜欢看的智慧树来了没有”。头一次在这么轻松的情况下,测量体温,38.7,属于低烧了。
晚饭睿睿吃了小半碗中午的玉米粥推脱吃饱了不吃,我知道还是因为有些低烧不舒服,只是她不承认罢了。吃完饭,我不露声色的找退烧药,“美林”的退烧药配有个吸管,只要把药吸进去,再挤到宝宝嘴里,很方便也不会漏出来。我按说明书的配量吸好后拿来到睿睿面前耐心地说:“宝宝喝了这个甜水水,就不用去医院打针,而且这个甜水水只给宝宝喝,别人都不给喝的”。还是遭到她的反对:“我不要喝这个甜水水,给卓成哥哥喝吧”(啥时候这么谦让了)
。我作生气状对小姑说:“那就把她抓起来硬灌吧,这么甜的水水都不喝,上大当咯”,正当小姑作势要抱她时,睿睿大声说:“我自己喝,我自己喝”,并且乖乖就把药吃进去了,还咋巴着嘴说:“真的好甜耶”,我和小姑会心一笑
。
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轻松喂药经历,只是稍改变了一下方法,结果却是这么的不同,不吵不闹,轻松愉快地解决了这个棘手的问题。吃过药后,低温正常了,为了晚上不会出现别的问题,在她看布奇乐乐园时还是给她贴了一个退热贴。一晚上都在忐忑不安中观察着睿睿的情况,几乎没怎么睡过觉,一晚相安无事。
昨天早上醒来,一摸睿睿的额头,似乎又反复了,有了昨天的铺垫,今天再喂药就轻松多了,同时再给她吃了镇痛消炎的药,这才去上班。中途打电话回去问情况,说一切良好,我才放下悬着的心。
晚上下班回去,睿睿没事人似的在玩,我想,那应该是好了,没什么大问题了。为了巩固一下,我悄悄拿着睿睿喝水的杯子在厨房泡了一袋消炎镇痛的“美芝”,然后端着她的杯子坐在沙发上假装喝水,边喝边不经意地和卓成说:“这水水好甜,就与饮料似的,给你喝一口吧”并假装给他喝了一口,卓成也配合着我说:“嗯,是真的好甜”,不出我所料,睿睿凑近我说:“妈妈,给我舔一下好不好”?我立即摇摇头道:“这么好喝的,我一个人都喝不够呢,不想给你喝呢”。这更提起了睿睿想喝的兴致了,见她还是十分想喝的样子,就不为难她了说:“要给你喝也可以,那就要一口喝完,不能浪费了”,睿睿听了立即点点头,并接过我手中的杯子,喝了一大口,接着又喝了第二口,最后喝的底朝天
。
有句话说:“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其实只父母耐心认真对待,我想没有什么犯难的事。当然,找到了那个有效的方法,很重要,让孩子甘心接受,比强硬让她接受,更强百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