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余一讲座·谈谈打油诗的源流及影响

(2024-08-29 20:24:10)
标签:

江西诗人

金繁荣

时评

文化

余一

分类: 金繁荣原创之旅

幽默风趣见智慧  劝君莫笑打油诗

——谈谈打油诗的源流及影响

 

 

|余一

 

 余一讲座·谈谈打油诗的源流及影响



今天的话题看起来大家可能会心一笑,打油诗,有什么可说的,我们的诗歌群里或生活工作中,尤其是一些老干部、离退休人员,喜欢舞文弄墨的书画爱好者,都喜欢来一句“哎,我也来首打油,大家权当玩笑,我的诗不像诗,是打油体,不值得大家……云云”,但如果我告诉你,诗仙李白、东坡,还有毛泽东、鲁迅,甚至上至皇帝、宰相们,下到村夫小贩们都喜欢写写打油诗,而且打油诗在人们的心目中,并不比一般诗词逊色。这样说来,你还会这样调侃自己吗?

其实,打油诗是水平很高的一种诗歌表现形式,也是很难创作的。我们不要小看打油诗,今天,我也不才,与大家共同探讨探讨一下。

 

一、“打油体”的源流及“打油”的来历

 

1、唐朝,有个人叫张打油,也喜欢舞文弄墨,他的《雪诗》

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

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此作十分形象传神,也很有生活现场感。当然描写下雪,很多人写过,其中谢道韫(未若柳絮因风起)的故事更流传。要说,写雪,张打油的这首,从诗歌的意境与手法上说,是比较浅显而缺乏雅趣的,比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就很有诗意,但张打油却开辟了一种诗的表现方式。

 

张打油是打油诗的鼻祖吗?不一定要说他打油诗名字的来源,而真正的“打油体”诗,坊间关于打油诗的由来还有另外一种传说,认为是唐朝莆田人胡令能创造出来的。胡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读书人,擅长诗作,但却大隐于市,做些制作钉铰之类的小生意。由于生活在市井之中,胡写的诗就有诙谐、俚俗的特征,充满着俗趣和谐趣,人们称之为胡钉铰体,也就是打油诗的另一个名称。

可能存在已久,且很早的古谣、歌谣,民谣,就是他的雏形。

史前的中国,还真就诞生过一首“太古之作”。那首诗作被后人命名曰《弹歌》,全诗仅有8字,言语可谓简略至极致:

“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这是古代流传的一种追逐打猎的歌谣,生动形象、而且押韵。

 

 

 

 

 

2、秦末:陈胜吴广的《咏石塔》

 

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掀起了秦末战乱。但鲜为人知的是,他们还写过打油诗,只是不知究竟是哪一个写的。诗曰远看石塔黑乎乎,上面细来下面粗;有朝一日翻过来,下面细来上面粗。

 

后来,军阀张宗昌《游泰山》时,改写了一下:远看泰山黑糊糊,上头细来下头粗。如把泰山倒过来,下头细来上头粗。

 

3、汉代:东方朔的《分肉诗》

 

东方朔是西汉武帝时期的幽默大师,有一次皇帝赏赐肉食,左等右等分肉官不来,于是东方朔就自己动手,刘彻不高兴,东方朔写诗狡辩,听后刘彻大笑而过。诗曰:

 

东方东方,你太鲁莽,肉还没分,怎能领赏?

拔剑割肉,举止豪爽,割肉不多,还算谦让。

拿给殿军,情义难忘,皇上宽大,谢过皇上。

 

【结论】说明在张打油写那首雪诗之前,“打油诗体”就有人写,只是当时大家觉得朗朗上口,好记,顺口溜似的,而到了唐代张打油写了之后,大家将这一诗体风格的诗,统称“打油诗”也

 

4、明朝:解缙《春雨诗》

 

历史上写“打油诗”最多且最出彩的,当属明代的解缙。解缙号称是明朝第一才子,曾任内阁首辅、《永乐大典》总纂修等。

 

18岁,解缙乡试得了第一,当时天下小雨,解缙喜极不慎滑倒,村人笑他。解缙随口《春雨诗》:“春雨贵如油,下得满街流。跌倒解学士,笑煞一群牛

 

后来,这一诗体就大有市场,后面我会罗列一些名人与打油诗。

 

二、打油诗的特点与艺术性

 

打油诗最早起源于民间,早在先秦及秦汉时期均有类似的诗作,自从张打油以后瓜瓞绵绵,不断发展表现出活跃的生命力。

相传由中国唐代作者 张打油而得名。但古今小说家及经典名著里,打油诗的样式与作品也比比皆是,如《红楼梦》里刘姥姥进大观园后,与贾母及众姐妹们的调侃与酒令,大量的打油体运用,还有像《三言二拍》以及明清、唐宋话本小说里,江湖说书人的口水诗,都是有文字记录的打油体。

打油诗是一种富于趣味性的俚俗诗体,这类诗一般通俗易懂,诙谐幽默,有时暗含讥讽,风趣逗人。

 

 

打油诗,透露着的是一股为人处事的机智。


机智的背后,往往是看透的智慧和不戳破的善良;

 

打油诗基本上是口语表达,简单通俗易懂,按照古诗词字数凑齐即可。

古诗词注重格律和韵味,有相对严格的标准要求。打油诗不受格律限制,富有趣味性、知识性和故事性。创造起来较易,脍炙人口,便于民间接受和传播。

而诗则不能大白话,得有诗的语言。大多数语言都是雅称,诗在用韵时是受局限的。

 

 

不论什么社会,什么时代,都存在许多可笑、可恨之事,就会有幽默、风趣、冷嘲热讽的打油诗应运而生。打油诗,更委婉地对现实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假、丑、恶现象进行揭露,也有对社会上的真善美进行歌颂,但打油诗主要的是前者而不是后者,她的存在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即讽刺性。

 

 

打油诗也是典型的俗文学。“思想文艺上的旁门(如打油诗),往往比正统文学更有意思,因为她更需要勇气和更具活力。”——文化名人周作人

 

因此,打油诗的魅力在于它的趣味性、知识性和故事性,还有就是通俗性。不但诗本身有趣、幽默、俚俗,暗含讥讽,包容文史知识,体现名人的个性、爱好、轶事和思想,而且很多与诗有关的故事也很生动有趣。

 

打油诗,通俗易懂,广为老百姓所喜爱。正如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给卓别林的信中写道:“你的电影,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能看懂,而显得伟大。”打油诗也是这样的。

 

 余一讲座·谈谈打油诗的源流及影响


余一讲座·谈谈打油诗的源流及影响

余一讲座·谈谈打油诗的源流及影响

余一讲座·谈谈打油诗的源流及影响

 

三、打油诗的发展及影响

 

打油诗在民间口头传诵,形成了我们文化里的俗文学,有着极强的生命力。我们说“大俗即大雅”,但有人说“打油诗,活在口头上死在书本里”在老百姓的口中代代流传的东西,一定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粹。

在历史上,打油诗一类的民歌、山歌、顺口溜,尤其在社会转折期用上排场。比如抗战时期,利用打油诗来宣传抗日主张,反应当时社会上的各类现象;在文革末期的“四五运动”,当年的《天安门诗抄》,许多是利用打油诗的形式来创作一大批对“四人帮”的控诉,欢呼人们重新走上经济建设的大道。时至今天,在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人们用打油诗的形式反对腐败,坚持民主,崇尚自由。打油诗的涌现,在百姓的口中,形成一股段子创作的热流。

 

如:黄浦江上有座桥,江桥腐烂已动摇。江桥摇,眼看要垮掉;请指示,是拆还是烧.”此诗是四五运动时天安门诗抄,为了纪念周恩来总理,矛头指向江青反革命集团。

 

其二,打油诗配上漫画,用形象、幽默、便于记忆的手法,在抗战及各个历史时代,都给广大老百姓留下深刻印象。比如:华君武的漫画及漫画上的题诗,还有著名画家黄永玉的作品等。

 

 

 

时至当下,老树先生的诗画组合,其诗基本上是不太讲究格律的诗词,但就是这种作品,在轻松而文雅的气氛中,抚慰了现今无数都市白领与市民,让他们在戏谑与幽默的语气中,感悟人生,抑或感知世事沧桑。

:陌上走过少年,黄昏日暮乡关。姑娘门前独坐,墙头开了合欢。2015-1-2 14:39

 

 

 

作为民间文学原生态的创作模式——打油诗无时无刻存在于我们生活中,大家喜闻乐见,也便于民间流传,她当今紧张生活氛围的催生剂,我们日常文化娱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我们进行文学教育的时候,不要忽视打油诗这一版块。因为她里面深藏民间大众的智慧,也有她醒目而鲜明的宣传效率,更有那讽刺与反应时代与生活的讽喻功能。

 

下面请看几首现代人写的打油诗:

人生得意须尽欢,吃喝玩乐不上班。闹钟一惊梦醒了,车贷房贷重如山。——南千寻

 

 

 

人是铁、范是钢,一天不装憋得慌。天打雷劈也不怕,纵死犹闻侠骨香。——装逼范

 

曾经年少爱做梦,琴棋书画诗酒花。现实却把理想弃,每月等着工资发。

压力山大忍一忍,心里还要想着家。而今尝尽愁滋味,柴米油盐酱醋茶。——当今年轻人的苦逼写照

 

大枣枸杞保温杯,将军肚里藏余威。

聪明绝顶君莫笑,会吃会喝还会吹。——中年人写照

 

【附】最后略谈一下打油诗的创作

 

1)先立意,确立好主题。决定打油诗的高低是你要反应的思想,主旨也是创作的基调,内容也决定水平的好坏。

2)打油诗一般都符合古风和格律诗的格式,只是在用词方面,少用书面语,限用口头语,大白话,俚句,俗词可以不讲平仄粘对,不避重字,以俗为美。现代打油诗在字数和句数上多为格律体,用韵一般较宽。以情真为上,用词较宽泛。

3)决定打油诗作品高下的不是其形式,而是其意境和艺术价值。好的打油诗,用词新鲜,有活力,而且形象鲜明。

4)打油诗不讲平仄,但要押韵,可以押邻韵和新韵等等,押韵是为了琅琅上口,便于记忆与传播。这点上打油诗体都很少束缚,适合表现多种题材

5)修辞手法上,可以借用诗歌的创作手法,多用比喻、拟人、夸张、借代等。

6)不妨运用仿写的手法:有一个简单的方式,就是改写,仿写,将那些经典古诗和俗语,这样的打油诗让人读起来不仅琅朗上口,还经常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燕归来的错觉。如,小学生改编后的《孝子吟》,“慈母手中剑,游子身上劈;……”另一小学生的打油诗题目叫《老师上厕所》,内容不长:“半夜三更,厕所没灯,老师小便,掉进茅坑,与粪抗争,壮烈牺牲,为了纪念他,厕所安灯。”

又如《西江月·辛弃疾送文件》:明月装鬼惊雀,清风入门送蝉。和尚庙里说吃肉,吓死老道一片。七八个星天外,招聘后裔来射箭。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送文件。

 

是的,方式是多样的,关键在主题立意。写好打油诗,让诗歌的快乐陪自己成长,也是一种幸福。

 

 

 

 

附:名人与打油诗选辑

 

 

1、唐代:李白《赠汪伦》:

 

李白遇见杜甫,作了首《戏赠杜甫》的打油诗,取笑他因为写诗而变瘦了:

饭顺山头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

为问因何太瘦生,只为从来作诗苦。

 

2杜甫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街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赠李白》

 

3唐朝李涉的《赠豪客》

 

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他时不用逃名姓,世上如今半是君。

 

 

4司马光的登山诗

 

一上一上又一上,看看行到岭头上。乾坤只在掌握中,五湖四海归一望。

 

5苏东坡的洗儿诗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苏东坡喜欢吃肉,杭州名菜东坡肉正是他所创制。他的《竹笋焖肉诗》非常风趣:

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

 

苏东坡的《环饼店》

 

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

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巾。

 

 

 

6陆游的《寒夜读书》

 

韦编屡绝铁砚穿,口诵手抄哪计年。

不是爱书即欲死,任从人笑作书颠。

 

7、宋代 杨万里:“早餐诗”

 

船中活计只诗编,读了唐诗读半山。

不是老夫朝不食,半山绝句当早餐。

 

8、司马光的“登山诗”

 

一上一上又一上,看看行到岭头上。

乾坤只在掌握中,五湖四海归一望。

 

 

9朱元璋,是对打油诗的发展贡献很大的皇帝;

 

 

燕子矶

燕子矶兮一秤砣,长虹作杆又如何?天边弯月是钩挂,称我江山有几多。

 

《鸡叫》

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三声唤出扶桑来,扫退残星与晓月。

 

 

10解缙的《咏两美女打秋千》

 

二八娇娥美少年,绿杨影里戏秋千。两手玉臂挽复挽,四脚金莲尖又尖。

红粉面朝红粉面,玉酥肩并玉酥肩。游春公子停鞭打,一对飞仙下九天。

 

11明朝唐伯虎:《开门七件事》

柴米油盐酱醋茶,般般都在别人家。岁暮天寒无一事,竹堂寺里看梅花。

其二《贺寿》

这个老母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尘生个儿子去做贼偷来蟠桃献母亲

 

12纪晓诗岚的《独钓江秋》 

一蓑一笠一渔舟,一个渔公一钓钩。一拍一呼还一笑,一人独占一江秋。

 

 

13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父母不算是好汉。

——最早是清代书画家、诗人郑板桥写得,后来陶行知先生在此基础上拓展。

 

 

14、乾隆皇帝《咏雪》: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飞入芦花都不见。

 

15、清代大学士张英《六尺巷》: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16毛泽东——《洛甫摔交

洛甫洛甫真英豪,不会行军会摔跤。

四脚朝天摔得巧,没伤胳膊没伤脑。

 

 

17鲁迅的《教授杂咏四首 》

 

  作法不自毙,悠然过四十。何妨赌肥头,抵挡辩证法。

 

  可怜织女星,化为马郎妇。乌鹊疑不来,迢迢牛奶路。

 

  世界有文学,少女多丰臀。鸡汤代猪肉,北新遂掩门。

 

  名人选小说,入线云有限。虽有望远镜,无奈近视眼。

 

——1932

 

我的所爱在山腰想去寻她山太高,低头无法泪沾袍。

爱人赠我百蝶巾;回她什么:猫头鹰……

——鲁迅《我的失恋》

 

当然还有《咏赵景深》、《赠内山完造》。

 

 

 

18刘少奇《铁牛》的打油诗

 

南门桥上双铁牛,瞪眼竖角望河洲。

狂风吹来毛不动,暴雨淋时汗直流。

 

19、陶行知 《自立立人歌》

  滴自己的汗水, 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靠人靠天靠祖宗, 不算真好汉!

  滴自己的汗水, 吃自己的饭,别人的事我帮忙干,不救苦来不救难,可算是好汉?

  滴大众的汗,吃大众的饭,大众的事不肯干,架子摆老爷样,可算是好汉?

  大众滴了汗,大众得吃饭,大众的事大众干,若想一个人包办,不算是好汉。

 

 

 

20陈毅元帅,曾写过《咏原子弹》的打油诗:

你有原子弹,我有原子弹;大家都有弹,协议不放弹。

 

21郭沫若,一次在悼念阿英时,写了《咏臭老九》的打油诗:

你是臭老九,我是臭老九。两个臭老九,天长又地久。

 

 

22、山东 军阀  张宗昌

《游趵突泉》趵突泉,趵突泉,三个眼子一般粗,三股水,光咕噜,咕噜咕噜光咕噜。

 

《游泰山》远看泰山黑乎乎,上头细来下头粗。如把泰山倒过来,下头细来上头粗。

 

当然,历史的长河里,写打油诗且写得好的,还有许多许多,这里只是选取一些代表性的诗作,当然,写作者又贵为皇帝大臣,也有市井百姓,可见对于打油诗的热爱,自古及今,传承不绝。

 余一讲座·谈谈打油诗的源流及影响


【本讲座应上海格律诗词学会主持的全球39大诗歌诗人群转发】



涵盖的39大诗群



(2万诗友)联合会
           (排列不分先后)


1 上海格律诗词社l      
2 中国诗歌协会
3 中国诗群主(800诗群)联合会
4 上海滩诗叶诗人航母l 
汉诗学会/
6 承德诗词楹联学会| 
7 唐风书院/
8 中外文艺名家l    
9 诗人百科网/
10 中华诗艺社总社l 
11 东方诗人社/
12 一道诗艺社总社l  
13 新上海文友/
14 中外当代作者俱乐部l 
15 国风苑诗歌群/
16 重庆古典诗词l 
17 云水禅心诗词/
18 中华神龙文轩作家l  
19 上海诗联/
20 大中华宝塔诗出版社l   
 21  莲社/
22  中国诗词研究会l    
23 冰心传媒集团/
24 富阳春雨书屋I 
25 广州麒麟诗词学会/
26 中诗在线桃花源l    
27 温哥华诗文联盟/
28 南方精英一道诗艺社l   
 29 卦体诗社/
30 香港文艺创研会l 
31 大西北诗词学会/
32 当代诗人作家I 
33 中华国学文化群/
34 书画艺术品收藏
35 五大洲诗词交流群/
36 弘艺轩诗书画印l    
37 艺畹掬珠群/
38 中国书画联盟 
39 名家书画诗歌/
40 诗韵中国I 
41 神州古韵精品诗社/

               专家委员会
       委员(排列不分先后):

姚崇实黄莽l 邓国琴l 孙忠凯
周拥军余一l 赵阳春 周海燕
王香谷唐风l 李梦痴l 丁玉芳
马惊飙边义I 周逸树I 魏去非
江荣清白洁l 韩明华l 刘宇辉
姜云姣少卿l 骆琳玲l 郭成勇
陈金昌儒风l 汪全栋l 霍庆来
莫峰琼马燕l 石跃强l 郑富匀
吴顺珍彭彪l 徐荣峰l 左哲夫
侯尚培叶儿l 朱念清I 施昌林
李庆泉唐湘l 郝红梅 周阳生
梁桂森王强l 邱启永I 黄益芳
卢春志郑炜l 张全福l 黄汉江
君子如兰 欧阳东明l  

首席主*席:  晓  翰(黄汉江)
       *席:
黄莽姚崇实I 邓国琴l 孙忠凯
余一周拥军l 马惊飙 李梦痴
陈麟张耀光l 魏去非l 周海燕
章寿郑清健l 刘成宏l 冯恩启
原野山越夫l 丘廷荣l 黄山松
佳仁温小平l 汪全栋l 吴顺珍
少卿 王树林I 易顺天I 王霄汉
彭彪刘瑞田I 张岐军l 侯尚培
冬日暖阳 

*席兼节目主持人:
赵阳春 
张世琼  郑富匀  王仙红
朱光耀  夏小燕  黄益芳。

 

【】原名:金繁荣,江西余江人,七零后。一道诗艺社总社长、总策划。

字简瀛、号拾乐园主人、寿研斋、畈溪逸客、索盦、蘭一娓等;

深圳青年书法家会员、炎黄文化研究会会员、深圳长青奇趣诗社常务副会长、曾任某书院副院长、某文化研究院研究员、深圳雅一龑文化传媒文化策划顾问;江西鹰潭书协会员、鹰潭诗社会员;定居深圳,书法、诗词散文作品散见各大报刊、杂志、网络微刊;

著有《鹤斋钝吟99版》、《余一小语》、《知向何方》、《余一启示录》、长篇小说《虹蚀》、散文集等数种,诗作达5500余首,出版文字达60左右;编辑网文、博文达880万字;

20186月,执行主编过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健康养生经》,原创各类灾害避险诗词600首,编写防灾避险理论文章200多篇;

20206月,任《上海滩诗叶》常务副主编,该诗集荣获上海世界基尼斯纪录大全“世界最大的单部诗集”称号。

2021-2022年,责任编辑《江西古贤在广东》及著名国学传导者、青年独立学者风一先生专著《致慧一百讲》;

 

有大量书画、篆刻等作品,被国内外博物馆及专业机构馆藏、个人收藏,一些作品被韩、日、美国、英国、荷兰、东南亚等地收购、典藏!

 

202311月,责任编辑及审稿《连州古村村志——正河村志》。

20246月,与上海黄汉江教授一同编辑超大型诗集《古韵今吟2》,获得一致好评!

 余一讲座·谈谈打油诗的源流及影响


《余一自述》

少与父母离,从外祖父成人。少有文名及绘事禀赋,得外祖父金有堂公书法启蒙,而聞于乡里八方。幼时性孤僻,不善言辞,好博闻强识。

对对子、作诗句亦是传统法门,熟络乡里掌故,后求学于外,以古人为师,从圣贤游,得山川之气,悟宇宙之大方。书法写心,无论笔墨、技巧,犹觉:艺之道,禅悟于物外,游心意会、感念世事沧桑,情历数劫,每每打击,意念愈艰定而不动摇,书法、诗词成自家独有之面貌,有怀古新词之创见于艺术之中。溯之,乃三代流绪、汉晋为韵,魏碑、强雄其骨,兰亭、慕其风流,夹杂当代诸贤布局,更兼民间文风、笔意,作品脱俗,张堂如清风徐来、香气逸室,生意沛乎勃然;诗意侵淫其间,多做自撰诗文、联句于书法中,爱弘一之架构,无狂躁之烈脾,得熔冶铁水遇冷之凝炼,悟书道乃人道、大道,从心所与、心手相忘,大块文章,诗意书意,凛然可参。后创立一道诗艺社,广罗天下文友、艺林豪俊为伍,从中汲取营养,藉天命之短长,必有艺创之弘为,乃可望或可及之幸也!

余一 夫子自道耳。

 余一讲座·谈谈打油诗的源流及影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