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乌兰木图山金鸡岭
李显彬
瘫卧亭台累似泥,春风吹醉眼迷迷。
朦胧莫怪无人唤,一岭金鸡日已西。
【点评】:小绝起笔一个“瘫卧”形神兼备地将过岭时的疲惫状态描写出来,隔屏都能感觉到,累到不想动也无法动,而这份疲惫用“瘫卧”来描述诗者还觉得不够,又用“累似泥”来追加评述,夸张与比喻的联袂尽展此时此刻诗者的精疲力尽,炼字炼意,具象与抽象完美契合,画面感极强。随后“春风”等场,徐徐而来,轻轻一拂,疲惫得以舒缓,惬意极了,正因累到极致才倍觉春风的温柔,此处诗者用了一个“醉”字,醉春风,醉得是两眼迷离,这神态描写得精准到位。三句“莫怪”一转,心境得以提升,豁达立见,无人唤又怎样,我就瘫卧亭台,醉在春风里,赏这金鸡岭的夕照……自在其间,怡然自得。此结一出,纷繁皆忘,乐享当下,加之将“金鸡岭”妙嵌其中,紧紧扣住了题旨,余韵潺潺,笔法老道。整首诗作白描叙事,上下映衬,以常出奇,于字里行间独品人在自然间的那份淡然、陶然。
父亲的手
鸿雁
茧山浮起月轮秋,曾渡人间风雨舟。
撑得穹庐星斗转,一痕温在掌纹流。
【点评】:《沧浪诗话·诗法》有语:“对句好可得,结句好难得,发句好尤难得。”诗者一个“茧山”起笔夸张得法,意在笔之先,看似直写物象其形,实则赋形以神,透过老茧的表象看本质以获得更为深刻的感受。这是怎样的一双手啊,这是得经历了多少才能令老茧隆作山,这是父亲辛劳、忍韧的象征。父亲就是用这双满是老茧的手为家遮风挡雨,撑起一片天,给予家人温暖的。全诗通过“山、月、舟、星”这些意象来诠释父亲的手,进而层层递进礼赞父爱如山,结句的淡淡一收最是打动人心,感人肺腑。
消夏
横道子
何来清气入襟凉,连日客庐弥淡香。
最是人间小欢喜,一隅珠蕊米兰黄。
【点评】:小绝以问开篇增强了感染力的同时,更能引发读者的兴趣,也想入境一探这清气来自于何方,同时也是借这一“清”一“凉”从侧面来表明夏日的燥与热,扣住了主题。二句紧承上意叙事表意,人在旅途,所居之地能连日都有淡香绕庐,清气入襟,这是多么惬意的生活呀,诗者感于此,感而悟,遂有了蕴含生活真谛的这句“最是人间小欢喜”,于简单平凡中发现美好,乐享美好。结句与起句相呼应,解密这一问,“清气—淡香—米兰花”,偏安客庐一隅的米兰花有了君子之风,情在词外,超以象外,入了心消了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