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赵红宇(清风细雨)
蝶恋花·岁末倦归
周清印(周郎)
霜夜钟寒敲岁暮。难驻流年,去也终须去。空羡酒旗闲啸侣,忍抛案牍堆如许。
乐事莫期新岁补。文字无涯,无岸还无渡。梦里春花开万树,兴来吟遍天边路。
【简析】:小令上片起拍破题,霜夜与寒钟所渲染呈现的是一种空寂深远之境,岁暮霜夜里,就连那钟声都是寒冷的,此时此境,人的思绪自然随境而发,于是便有了随后的感匆匆流年之无情,向往那置酒呼朋的恣意洒脱,然面对着堆如许的案牍,词者用一个“忍抛”来释,真的就能抛得下吗?下片紧承上片笔断意不断感而慨之,“莫期……补”以警,“无涯、无岸、无渡”以示,三个“无”字的递进妙用,令人有了反复咀嚼深层次地思考。歇拍笔锋一转,气势宕开,心境也随之而开,“取形不如取神,用事不若用意”(《西圃词说》),心之一语,情之一抒,有意即佳。岁暮,拾取年深,盘点过往,先抑后扬,虽写得是“岁末倦归”,但却表达出词者旷达超然的人生境界。
登黄山
王俊榜(博陵闲士)
美景缘何在险峰?登高谁个得从容。
日升日落光明顶,人往人来迎客松。
百步梯前云淡淡,三溪桥下水淙淙。
老夫还算身康健,一路无须九节筇。
【简析】:首联一个问句总领以“美”衬映“险”,同时也以“险”托起“美”,美景当前,险峰必登,紧扣题旨,引人入胜,可见其炼字炼意之高妙。结在“一路无须九节筇”,“无须”与次句“从容”相呼应,回扣住主题,情怀之豪逸,境界之高远,诗者,志之所向也。
癸卯岁杪感怀
王俊榜(博陵闲士)
寒潮漫卷得清闲,岁杪回眸窥一斑。
或为酒香寻赤水,也因松美上黄山。
浮名冉冉随烟去,往事悠悠伴梦还。
四外风光行看尽,最难忘处是乡关。
【简析】:岁杪回眸,检点生涯,一“得”一“窥”起之有法,拓而展,展而引,为下联做好铺垫;一个“或为”,一个“也因”承之有势,赋得一酒一松,一水一山,于是乎,颈联的抒怀随势而来,叠词的运用,令心境与诗境融为一体,冉冉得以去,悠悠还复来,人生如长旅,风光看尽后,淡笔一收:最难忘处是乡关。结之有味,感之有意,袅袅余音,耐品。
霜降记怀
宋秉华
霜降千山添冷意,鸿飞百草蕴清寒。
浮云渐被风吹散,落叶纷将雨打瘫。
寂寞青峰秋韵绕,萧条枯木暮烟残。
申城此际冬凝重,独倚危栏思万端。
【简析】:霜降是秋季最后一个节气,乃气肃而凝,露结成霜也。诗者起笔破题,后顺势展卷绘景,通过“千山添冷意、鸿雁南飞、百草蕴清寒、雨打落叶”等系列物象写出意霜降时节景致的特点;再通过“寂寞、萧条、凝重、残、独、危”这些系列的词汇表达出此时此境的所感所触,正因这满目的衰败之景才引发万端的思绪,故有此悲秋之作。整首作品诗者抛开霜降时节的浓墨重彩,落笔皆萧瑟,真的是“自古逢秋悲寂寥”。
别秋
宋秉华
换季神龙起岭丘,秋风拂绕万峰头。
红轮锦色镶天际,彩岫幽光映涧流。
散作无形虚影晃,凝为有相怅愁留。
清新明月成追忆,饮酒情思往事悠。
【简析】:诗者开篇直言“换季”明确意向,笔势宕开,“神龙起、秋风拂”,进而将红轮铺锦与彩岫流光这些山水丽景收于笔底一一呈现。随后由绘景转入抒怀,紧承“换季”之意,感时光易逝,景致不再,韶华难觅。颈联中的“无形”对“有相”,赋诗理以禅意,一思而悟、一诗而悟,酒浇块垒,记忆长存。整首诗作以丽景写幽思,令“别”的意味更深更浓。
【作者简介】:赵红宇,笔名:清风细雨。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仁美诗词》诗评部主任。中国诗赋学会会员,鞍山诗赋协会副会长。"千山八娇"成员之一。2018年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了《千山八娇》作品研讨会。多年从事诗词联赋等创作,作品散见于《中国辞赋》、《诗刊》、《诗词世界》,《诗潮》、《鞍山文艺》、《鞍山日报》、《关东诗人》等报刊杂志和中华诗词学会、中国诗歌网、新浪、吾爱诗词、仁美诗词、上海古韵新吟等网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