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诗赋协会”诗词作品快评
评/赵红宇(清风细雨)
古今咏黛玉的诗词不胜枚举,今儿看到精卫的这首《诉衷情令·伤黛玉》,不禁拍案叫绝。词者着眼于一个“伤”字,因为懂得,所以怜惜。下面我么就来一起赏读这首词作:
诉衷情令·伤黛玉
精卫
夜寒露重枕思长,心事怎掖藏。花魂消得冷月,才下黛眉伤。
嗟冷暖,泪潇湘。世炎凉。红楼梦断,散尽痕香,不落尘章。
起拍由景“夜寒露重”渲染出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引出“枕思长”,又是一个无眠之夜。一“寒”一“重”一“长”,笔触细腻,景、情、境圆融。正因为是夜晚,夜的黑反而会给人一个释放的机会,故而有了次拍的“心事怎掖藏”,似问是答,心事不再隐藏,紧紧承接住了起拍的“枕思长”,同时也令黛玉的形象跃然纸上。歇拍“花魂、冷月、黛眉”,三个意象,隐含着“葬花词、提怕三绝、赞黛玉”三典,词者熟读《红楼梦》,仅用三词描心绘态就写出了黛玉所忧所思,也暗示了随着时光地流逝,念之深,情之更深,怎个悲伤了得,紧扣主题,引发读者对黛玉疼惜的共鸣,感人至深。
孤身一人入贾府的黛玉,看遍了也看透了大宅门的弯弯绕绕,词者在过片的三字句“嗟冷暖,泪潇湘。世炎凉”里对于黛玉的这一点给予精准的判语,从而令人对黛玉更加地疼惜。歇拍“红楼梦断,散尽痕香,不落尘章”,层层递进将这份疼惜写到了极致,结在“不落尘章”,超然象外。词者不仅是在写伤,更是在写赏,伤而赏、赏而伤。
整首词作,由伤而感,哀婉凄楚,词蕴深意,寄寓了词者对黛玉不幸的同情。
【作者简介】:赵红宇,笔名:清风细雨。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仁美诗词》诗评部主任。中国诗赋学会会员,鞍山诗赋协会副会长。"千山八娇"成员之一。2018年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了《千山八娇》作品研讨会。多年从事诗词联赋等创作,作品散见于《中国辞赋》、《诗刊》、《诗词世界》,《诗潮》、《鞍山文艺》、《鞍山日报》、《关东诗人》等报刊杂志和中华诗词学会、中国诗歌网、新浪、吾爱诗词、仁美诗词、上海古韵新吟等网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