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清风细雨原创空间
清风细雨原创空间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0,405
  • 关注人气:17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宇诗评】“边地诗阵”诗词作品点评2

(2024-09-13 08:29:02)
标签:

鞍山

诗赋

情感

文化

分类: 红宇诗评【原创】

【红宇诗评】“边地诗阵”诗词作品点评2

“边地诗阵诗词作品点评

评/赵红宇(清风细雨


周日听雨闲读偶得

王聪颖

晨来昏眼倦梳头,尽日观书懒下楼。
抬首残红飘落尽,一窗细雨为谁流?

【点评】:一人一书一窗雨……很有画面也很生活的一首小绝。起承两句流水对来流畅自然,一“倦”一“懒”心理刻画得熨帖入微,写意传神。诗者用“抬首”这一略带慵懒的动作来作转,不仅是承句中“观书”情境的承转,更是题旨“闲读”情境的一个延续,读而思、思而得、得而有此一问以作结,给自己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小绝托物寄怀,诗境、画境、情境、心境四境合一,淡语有味,浅语有致。

蝴蝶与蜜蜂(新韵)

葛宝增

蝶对蜂
短命既难违,良辰尚可追。
君当有闺蜜,我亦占花魁。
只要芬芳在,何须高远飞。
成全千万朵,一世做红媒。
蜂对蝶
同样浮生短,花开心地宽。
君应比我美,我自比君甜。
博采虽为累,饱食不是贪。
飞经千万里,用命酿人间。

【点评】:两首将生活哲理化的五言律诗,蜂与蝶角色的转换,心境的转换,拟人喻理,若老友般语话寻常以告之,气韵生动。你先听蝶对蜂说:“短命既难违,良辰尚可追……”;你再听蜂对蝶说“同样浮生短,花开天地宽……”,看似无奈略有些小情绪,实则洒脱又有些小傲娇。两颈联中的“只要、何须”,“虽为、不是”,言直而深切,是对生活的一种大感悟,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盖个中有我之意也。

长相思·春悟

卜祥杰

杨絮飞。柳絮飞。衰鬓繁霜未皱眉。春光可负谁?
醉微微。醒微微。最是无求酣似雷。榻边书作陪。

【点评】:柳絮飘飞暮春残,茫茫间总会有那么一些感伤的,然词者却跳出伤春的惯常情绪,而是以“未皱眉”坦然以对,随缘而自适。上片妙就妙在词者用一反问句来煞尾,语气得以渲染,心声得以表达,唯不负矣。顺势便有了过片的一醉一醒一酣睡,塌边有书陪极简生活的追求与刻画。全词借柳絮飞以抒发已怀,情境浑一,淡然超然,真真的悟了悟了。

野步

张建军

郭外烟尘净,幽然少俗氛。
溪花香野水,岸竹拂行云。
迹隐山为伴,心闲物可群。
轻风随步远,回首已西曛。

【点评】:这一首游记诗作,起笔一个远镜头,将郭外的全景尽收笔底,美景当前,怎能不一探其境,扣住了题旨,可谓是景入眸,人入境,为下联做好铺垫。颔联一“香”一“拂”将“溪花、野水;岸竹、行云”四物象描写得别具情韵,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真的是妙手方得之。颈联融情于景,得以见诗者物外超然之心境。尾联的“轻风随步”更是将野步的那份悠闲自得淋漓展示,怎一个随心随意从容了得。结句移情于夕照,淡淡一收,言有尽而意无穷,自然超逸。

品茗(新韵)

葛宝增

浮生如在水,冲叶悟人间。
曾上顶层处,终成最底端。
热情消退易,本色保持难。
且待茶凉透,无香归自然。

【点评】:一首《品茗》,开篇点题,品的是茶,悟的是人生,无限感慨尽诉毫端。随后紧承首联将“冲叶”这一具象与人生同源并论:一起一落,一热一凉,一浓一淡,生动形象的描写,赋“冲叶”以深味。最后再以“无香归自然”作结,恰又与起句“如在水”相呼应,完美诠释了《茶录·品泉》之“真源无味,真水无香”中返璞归真之意。一盏茶光,世事惯看,品而悟,将生活哲理诗化,用事合题,明白晓畅,且含义深远。

海棠山其二

王聪颖

凭窗把盏吃禅茶,对雨低头数落花。
几点凡尘云抹尽,衲衣一领裹生涯。

【点评】:一僧,一窗,一茶,一味禅,诗者的这一起句宛若一幅淡逸的水墨画卷,瞬间便带读者入境,而我立刻屏住呼吸,深怕惊扰了这份宁和静。承句通过对雨、低头、数落花三个连续的动作,其中对雨和低头是实,数落花乃虚,雨落可对,花落可数,无常作寻常矣,尽展僧者的慈悲心。转句的“几点凡尘”换作我来写许是会关联上句中的雨吧,但诗者却是用“云”与“抹尽”来叙意,反复读来,细细品味,一个“抹”字,多么从容,一个“尽”字,又是多么透彻,我自是落了下乘,当学当敬。小绝的起承转三句由外而内写人画心解意,顺势作结,一个“裹”字,裹住的是僧者的一生,衲衣隔开了僧与俗,衲衣上身,兰若自持。诗者以旁观者的角度去写,感触感悟更深。窗外,一份暂且放下的心境,是释怀的刹那;窗里,一种云淡风轻的禅境,是醒达自在的永恒。回过头再看整首诗作的用词是如此的洗练,用意是如此的深邃,入海棠山,入清凉境,顿了悟了。

听雨

赵喜丽

寂寂阶前听雨斜,青砖廊角燕儿家。
白珠打向梅红伞,好似油锅爆米花。

【点评】:诗者用“寂寂”一词起笔,将自己是静静地一个人在听雨的情境描绘出来,随后再用一个“斜”字将雨的画面立体呈现出来,雨之所以斜,因其有风、因其势大,如此用字状物表象,足见诗者精于炼字炼意,开雨境拓诗境。转句一个“打”字,拟人+夸张笔法的运用令这场雨倍增气势,且将“白珠”与“梅红”两个物象联在一起,一“白”一“红”的层次感在视觉上更有冲击力,“夸而有节,饰而不诬”(刘勰语)。最让我意想不到的是这首小绝的结句,诗者竟将雨花和爆米花这两个完全不搭界的物象就这么自然而然地写就出来,雨落,花开,一场奔赴;米爆,花开,一次奉献。形似声似,即跳跃、又和谐,不愧是一手烟火,一手诗意,性灵思妙必有奇句。这雨听得真真的是:简单纯粹,有滋有味,印象深刻。

听冬艳局长诵海棠美赋

李显彬

曾是青丝已识君,才高九宇志拿云。
海棠听得佳人赋,三日绕梁信可闻。

【点评】:很是敬佩诗者炼字炼意的功力,仅用一个“拿”字就将所咏人物的风采完美呈现出来。更妙的是转句中“海棠”,紧扣主题的同时一语双关,海棠之美,尽在《海棠美赋》,而冬燕局长的咏诵就连海棠听了也为之倾醉,何况是在座的诗者呢,虚实相互生发,借而代之以感,终是信了古人的“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诚不欺我。小绝结构井然有序,承接紧密无间,转结抒情自然流畅,且化典作结拓展了诗意,张而有力,引发共鸣。如此叙事、抒情、下论的写作手法圆熟灵动,令人击节赞叹。

倒影

横道子

倒影浑如系,浮生易变形。
波摇半弯月,浪箥一湖星。
老发婆娑白,孤山寂寞青。
秋堤犹客里,晚坐看漂萍。

【点评】:诗者开篇点题,起势直写倒影形与神以寓其意,意向明确,倒影始于何?一个“浮生”尽道的同时为下联做好了铺垫。颔联着笔于倒影的具象之美,有国画大写意的神韵,轻灵雅淡。颈联借“老发”以代人引之入境,“婆娑白、寂寞青”,具象的细微描写,人与景彼此映衬令情境氛围的渲染得以深化,可见诗者笔法之高超。尾联承续上联的老、孤之意,铺展寂寞,结在“晚坐看飘萍”上,移情于物,诗中有画,画中有人,诗境、画境、心境相融,尽但意无穷,摩诘味道十足。


【红宇诗评】“边地诗阵”诗词作品点评2

【作者简介】:赵红宇,笔名:清风细雨。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仁美诗词》诗评部主任。中国诗赋学会会员,鞍山诗赋协会副会长。"千山八娇"成员之一。2018年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了《千山八娇》作品研讨会。多年从事诗词联赋等创作,作品散见于《中国辞赋》、《诗刊》、《诗词世界》,《诗潮》、《鞍山文艺》、《鞍山日报》、《关东诗人》等报刊杂志和中华诗词学会、中国诗歌网、新浪、吾爱诗词、仁美诗词、上海古韵新吟等网络平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