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众所周知,《史记》所涵盖的历史文献资料不仅浩博冗杂,且晦涩难懂。词者将自己的读后感浓缩成百字,可见其对《史记》的爱不释手,是下过苦功夫的。
上片以一个严谨的四字工对起拍,联袂次拍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所记载的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总述概论,令读者对《史记》有了初步的笼统认知。随后乘势择选史书中对历史进程有影响的人和事进行表述,一个“次第”,历史大事件一幕幕在眸前演绎,一个“次第”,《史记》一页页在指尖翻动,这就是词者捧读时的写照。
下片起拍慨而发问,一个“尽”字领起给出答案。随后词者对历史的兴衰,人生的浮沉由感慨到感悟。以“快”字煞尾,抒发己怀的同时,更深刻地阐明读史明理的意义之所在。若说这首《解语花》是一篇读后感,也可以说是一首咏史词,集豪放、深沉与洒脱于一篇,精炼精准精彩。
解语花·重读“诗经·召南”之鹊巢有感
醒骨真人
鸠居鹊舍,古韵新吟,诗意心中跃。旧篇重酌,情深处、领略爱之轮廓。婚仪喜乐,百辆接、风光宏绰。岁月悠、礼教传承,授受千秋岳。
思绪翻飞飘邈,叹良缘天赐,情丝婉约。雅风相托,时光里、犹记昔年欢作。文辞妙钥,启智慧、心灵解魄。意未休、细品其言,参悟诗经学。
【点评】:词者的这首《解语花》,所写的是《诗经·国风·召南》中的一首诗“鹊巢”的读后感,因此诗篇幅短小仅48个字,那么用百字来解读就需要对原文所描所绘、所议所论进行拓展,集叙事、议论、抒情于一篇,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上片直言明意,紧扣题旨“重读”,以新章解构古句,从而“领略爱之轮廓”。词者仿若穿越时空,正处于古代婚礼现场,以旁观者来赏嫁娶时喜庆的盛况,感礼教传承之悠久。过片笔断意不断,承上片歇拍之意而“思绪翻飞”,慕良缘,绾情思,记昔年……意旨流摄,拓深“鹊巢”之内涵,明白晓畅,总论、分述皆有章法,以新奇的想象宕开词境,独有新解,别具意味。
解语花·读《红楼梦》有思
吕俊兴
兴衰一史,警世千秋,玄机谁参透?假真良莠。红楼里、充满明争暗斗。金银财富。怎能掩、藏污纳垢。嘲世间,雪剑霜刀,谁把穷人佑!
诗词歌赋雅秀。读情思妙处,连环相扣。雨狂风骤。葬花吟、泪洒衣衫湿袖。长歌赞呕。忠烈女、舍身平寇。感此书、千古名篇,享誉存长久。
【点评】:惊世之作《红楼梦》对于广大读者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词者以问开篇,极具带入感,一部红楼,一部兴衰史,警世千秋,令读者有深入书境,深入词境之感。假假又真真,明明复暗暗,究其里、探其因、见其果,加之以问作结,直击人心,引发共鸣。
过片聚焦《红楼梦》书中的诗词歌赋,以及十二金钗的名场面,描摹生动,用词准确。词者感佩金钗们的才情,感敬她们的风骨,观点鲜明,脉络清晰,见解独到,读来更觉红楼那梦的意味深长。
解语花·品读《苏东坡传》感吟
欣欣
心安异境,意在吾乡,飘泊仍欢笑。险难自了。恬然对、美食清欢情调。今朝仍耀。慕雅士、文坛皆妙。尘世间、学那坡仙,竹杖芒鞋效。
豪放词风先导。悟吐辞精采,秉承节操。忠诚尊道。崎岖路、感受坎深遍晓。骚人俗表。载史志、大家多少?只喜君、烟雨平生,作赋长吟啸。
【点评】:这首《解语花》上片以一个工稳的四字对句“心安异境,意在吾乡”起拍,将苏轼“乌台诗案”贬谪后所处之境和所持之心精准刻画出来,随后的“仍欢笑”更是将其乐天派的性情刻画出来。随后概述其坦然以对逆境不畏惧不妥协,悠然自处,乐享美食,淡品清欢的人生态度。歇拍落笔在“竹杖芒鞋”上,苏轼潇洒悠闲的形象更为立体。一“学”一“效”更是表达出对苏轼乐观的心态与旷达的胸怀的崇敬之意。
苏轼作为豪放词宗,开豪放派之先河,词者以此作为下片的起拍,是从苏轼突出的文学成就写起,满怀崇敬之意,高度赞美苏轼的文学精神及处世哲学。至此词者有感而发:是啊,能载入史册的文豪大家尽管很多,但作者“只喜君”,不喜欢,怎能为苏轼作传?词者亦如此“只喜君”,只有喜欢,才能为君“作赋长吟啸”。全词高度概括,深度解析,用词准,用意深,表达乐对苏轼的敬仰之心,表达出对这本人物传记的喜爱之情。
解语花·读《六一诗话》
放下
谈诗轶事,作赋遗风,唐宋文章记。一时有几。西昆体、元白晚唐体已。苦吟刻意。向浅俗、赓酬歌士。范义山、藻丽援经,恰少情深识。
醉翁闲聊诸字。辨道纯充实,文中才艺。辉光篇丽。前时集、惟有书春秋易。如今一理。缺了又、许多尘事。算此言、怀寄桃笺,抒发飞鸿志。
【点评】:词者开篇给《六一诗话》做了一个精准的概论,引人入胜。因《六一诗话》的言说方式正是“泛应曲当”,随事生说,词者接下来就书中所写所论的名家名篇有所选择谨慎地落笔下论,使得读者对《六一诗话》的诗学主张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下片起拍以“闲聊”二字道出这是一本漫谈性的诗论专著,点明这本书在文学理论史上的地位。词者作为一位能写能评的高手,定是读过很多关于诗词赏析方面的书籍。因此词者对《六一诗话》才有更为深刻透彻的解读,从而才有“算此言、怀寄桃笺,抒发飞鸿志”的感言。整首词作语言独具风格,文意并列,沉郁浑厚。
【作者简介】:赵红宇,笔名:清风细雨。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仁美诗词》诗评部主任。中国诗赋学会会员,鞍山诗赋协会副会长。"千山八娇"成员之一。2018年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了《千山八娇》作品研讨会。多年从事诗词联赋等创作,作品散见于《中国辞赋》、《诗刊》、《诗词世界》,《诗潮》、《鞍山文艺》、《鞍山日报》、《关东诗人》等报刊杂志和中华诗词学会、中国诗歌网、新浪、吾爱诗词、仁美诗词、上海古韵新吟等网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