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
怅对孤云岂梦思,偏宜罗幕尚低垂。
合将毫笔虽同向,信是鸿笺不可期。
灯下偶翻缘自已,函中沉看恨相迟。
实知此事从天阔,应惯江湖别棹移。
“怅对”起笔,一种黯然流淌在字里行间。孤云与低垂的罗幕更是将惆怅的心绪从侧面极尽渲染。“鸿笺不可期”,想来是这鸿笺盼了好久盼了多次吧,尽管知道不可期,依然饱含期待,把失望深藏。颈联惆怅继续,灯下翻查,函中沉浸,心理活动细致的刻画,情感得以递进表达,把惆怅之意推向极致。尾联透悟,不因将得,不因未失,换个角度,从天阔,江湖荡舟纵横。全诗不事藻绘,淡淡而诉,情韵动人。
夜中独酌
马入尘埃雁入云,生平一事不相群。
青灯夜半真怜客,白雪宵中唯梦君。
空乞无情随世态,还求有意道天氛。
人间红紫常开落,何不留心为采文。
独酌,沉思,检点生涯,无情也好,有意也罢,有是无间,悟了。淡看了开与落,旧事作云烟,荣枯化纷尘,留心寄情于文字中,如是如释。诗者将感知感受感悟,尽付于毫端,把不同的意象顺势而书,独而不独,悟而再悟,读罢,令人回味不已,引发共鸣。
纵观这一组律诗,怀远,意深,志高,“情真,景真,事真,意真。”(陈绎《诗谱》)
最后,我们再来赏读高远的一组小令中调:
清平乐·春樱来信
春樱来信,烟柳垂丝嫩。归去衷肠柔一寸,且与高情交引。
落日暮卷山河,鸣弦时诵清歌。知是天因相共,消磨风月如梭。
这首清平乐,拟人写物抒情,仅就一句“春樱来信”起拍,心生柔软。守着烂漫的春光,花开有约,花落懂情,花间自有妙趣。词者与春樱知己相交,一季时光如梦,一段回忆朦胧,所得无别事,无声为伴,道是清欢。全词情以物兴,自是明雅;物以情观,故而婉约。
鹧鸪天·一树林花缀小堂
一树林花缀小堂,夜阑风露透微凉。归来旧寓书同侣,伫立孤山梦欲乡。
烟淡淡,月茫茫。梨棠吹落不商量。今宵又雨春堤冷,十载浮生也许长。
这首鹧鸪天,起笔展卷,夜阑微凉,小堂外花影绰约,旧寓里诗书相伴,如此雅居之地,词者却“伫立孤山梦欲乡”,一“凉”一“孤”,氛围的烘托,情境的渲染,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自然流露出的思乡意,蕴藉深沉。过片三字对句起拍承接上片续写,花落,雨至,一个“冷”字一语双关,堤冷心更冷,唏嘘道来,“十载浮生也许长”,心不静,语自疑,委婉地表达,到底长是不长,唯有自知自解吧。全词以景起,以情结,读来意味悠长,感人至深。
蝶恋花·青衫暂往春山去
北海若明分几许。鹏鸟高飞,天地同君与。芳草留情无计住,青衫暂往春山去。
诗卷从来应不负。桃李枝繁,风月相何诉。杯酒中酬村入暮,时人还向花深处。
这首蝶恋花,以“北海”大笔纵起,气势恢宏,鹏鸟高飞,展万丈之豪情,乃大丈夫也。接下来词者笔锋突转,得以见大丈夫之柔情的一面,青衫一袭飘逸而行,向春山而去……读到此处,不禁想问,去春山做什么呢?这样就为下片埋下伏笔,笔断意不断。下片词者直抒胸臆,不负诗卷,风月可诉,杯酒当酬,花间梦事,忘乎醉乎。全词集豪迈婉约于一体,行文铺陈流畅,韵律和谐自然,相借映带,意丰富、境圆融。
定风波·来往征尘载酒尝
来往征尘载酒尝,依稀灯火细商量。分付盈尊人不省,应梦,相投山水检诗章。
难负生平君暂住,休去,莫教物态老冯唐。若是南园花未了,今晓,且归篱落伴春光。
这首定风波,起笔定题立意,“征尘载酒,有种大自在蕴含其中;“分付盈尊”,有种大气魄蕴含其中。踏山歌水,言志寄情检点诗章,一“投”一“检”炼字炼意,有侠之风范。过片“难负、暂住、休去、莫教、未了、且归”这些词语虚实相接,将词者的内心活动淋漓刻画。整首词作高起淡收,脉络相承,明白晓畅,寄予人生哲理。
纵观这四首词作,行文有声有色,虚实相生,意象万千,能入能出,真情流露,自成一格。
高远的这三组十二首作品,雅致蕴藉,轻灵豪逸,赋情独深,逐境乃悟,意内而言外,反复读之品之,沉郁浑厚,若一位阅尽千帆的智者,笔圆、意圆、神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