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冬日抒怀
词/姜永亮
葭月山乡未入冬,苍凉一片暮秋容。目追野鸟穿林岫,情借金阳上碧空。
开眼界,豁心胸。且学傲骨似青松。人生在世难圆满,直面浮沉志不穷。
上片起笔展卷绘出冬交替之际的景色,虽满目苍凉,但词者的心境却是高远达豁的。歇拍巧用一“追”一“上”将萧瑟感一扫而尽,得以见小女子的大豪迈,意气风发向阳而行。下片承续上片移情于物,且又与人情世态相联系,阐明尽管“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依然要秉志守初,直面不妥协的人生态度……感悟透彻。整首词作集绘景、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篇,承转自如,很好地将生活哲理化,"有境界则自成高格"(王国维《人间词话》)
乡村四月春耕即景
诗/姜永亮
一抹晨曦伴月悬,牛羊曲里醒炊烟。
垄头未褪红霞色,已有犁歌划破天。
小绝句句写景,对四月晨景的画面细节观察得尤为仔细,“晨曦、晓月、牛羊、炊烟、垄头、犁歌”几个物象的铺展,令其笔下的春耕即景平添了鲜活的情趣,语出自然,加之“伴、醒、褪、划”几个动词的运用,写意传神。善言情者但写景,情必在其中。
捡海螺
诗/姜永亮
沿着堤边赤足行,挑沙摸石手轻轻。
掏空螺肉作螺号,藏满归途汽笛声。
赤足而行,随手轻轻摸摸堤石,挑挑岸沙,再做个小螺号,随性而洒脱,多么淡然自若的一种生活态度啊。如此,才会有这样贴切自然的句子,最是朴素无华最能打动人心。
残荷
诗/姜永亮
一任腰身濯碧波,风欺霜打又如何?
今朝纵使芳华去,清气依然发浩歌。
读这首小绝时,不禁想到苏轼与佛印大师的故事,“心中所想,眼中所见”。永亮眼中的残荷是不惧“风欺霜打,纵使芳华去,依然发浩歌”,由此可见其心是何等阳光,满满的正能量。诗以言志,诗品如人品,清气依然,浩歌遏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