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中国诗歌节
秋色染诗情,情向中原涌。涌跃吟坛合众欢,欢啸山河动。
动感舞台光,光照千声颂。颂雅风吹遍地清,清韵追唐宋。
注:第七届中国诗歌节今晚在郑州开幕。
众所周知,卜算子,以五言句为主,两个七言句置于上下片其中,这就打破了清一色五言句的节奏,韵味顿生。且这一首卜算子,词者用顶针的写法,令得整首词作环环相扣,格调清新雅致,引人入胜。
上片起拍“秋色染诗情,情向中原涌”破题表象起兴,含蓄而蕴藉地点明本届盛会举办的时间、地点、主题。一“染”一“涌”两个重字,纵横与跌宕并举。秋色是五彩斑斓的,以此来渲染诗情,怎一个美不胜收;以此来点燃诗情,又是怎一个澎湃与飞扬。加之“情”字的顶针妙用,情感得以层叠推进,似潮而来,句尾一个“涌”字托起,炼字炼意炼境,令人拍案叫绝。顺势而成的“涌跃吟坛合众欢”扣住题旨,诗歌节是吟坛一大盛事,你看:海内外的朋友们畅聚于此,开怀倍至;你听:“欢啸山河动”,歇拍如此写就,视觉和听觉联袂将诗歌节的氛围烘托得宏大而热烈。行文之流畅,笔法之纯熟,独具艺术魅力。
过片“动感舞台光,光照千声颂”高度概括,白描写意诗歌节开幕式文艺演出的舞美特效,以及诗歌朗诵的声情并茂。简洁的语言,却能领略到千声颂给人的震撼。紧随其后的承句和歇拍“颂雅风吹遍地清,清韵追唐宋”,紧扣主题,道出中国诗歌节举办的目的和意义:为传承弘扬中国优秀诗歌文化,推动当代诗歌发展的繁荣。在诗词的国度里,触摸历史,感知文明,滋养精神,所学所思所寄,大唐、雅宋、新时代大中华。结于此,由景到意翻进一层,主题得以升华,言虽尽而情不尽意不尽。
整首词作,巧用顶针写作手法,叙事、绘景、抒情、议论相间,豪放的风格,磅礴的气势,酣畅的语言,隽永的词味,深长的意韵,浑融达彻,妙手玉成。
我们再一起欣赏一首鹧鸪天词作:
鹧鸪天·依韵答诗银君
难忘今生诗结缘,并肩来捧众吟仙。倾心何止于朝暮,话别居然在上元。
情切切,意绵绵。愿君里外两相全。骚坛原是安神处,又见春风大雅篇。
这首鹧鸪天词作,依韵而答范老的《鹧鸪天·赋诗缘呈文彰会长、罗辉顾问并学会诸同仁》,情真语挚。
上片“难忘”一词领起,令人不禁想一探究竟,顺势引出次拍“并肩来捧众吟仙”,语出真挚,文行豪迈。随后一笔宕开,“倾心何止于朝暮”寥寥七个字,无需烘托,瞬间入了心、入了情、入了境。词笔行此作结,“话别居然在上元”,上元节,本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同仁们聚在一起,多开心的一件事啊,怎么就、怎么就成了话别际。一个“居然”,不舍之情溢于言表,与起拍的“难忘”前后相应,同时也为下片做好了铺垫。
下片三字对句“情切切,意绵绵”,叠词的递进妙用,与上片的“倾心”遥相呼应,次拍一个“愿”字领起,道出词者由衷而发对范老的“两全”祝愿。紧随其后的“骚坛原是安神处”承上启下,诗可解忧,诗坛自是安神处,语言平实,情感厚重。顺势而成的结句“又见春风大雅篇”,用典化典,且又巧妙地留有余白,回味无穷。
整首词作发心灵之音,其意浓烈,其味深长。和词如此,我们再重温范老的原玉:
鹧鸪天·赋诗缘呈文彰会长、罗辉顾问并学会诸同仁
应惜此生此段缘,一轮诗梦作诗仙。太平癸巳眇双树,癸卯松江叙上元。
年十二,酒三坛。浮花片片最堪怜。初心寸寸同风雅,吟断千行复万言。
两首词作,一呈一答,我想这就是高山与流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