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峰七绝】组合的作品总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今天的咏物诗《七绝·树》更似一幅《七树图》,每棵树都独具特色,风采华茂。下面我们就逐一欣赏七棵树吧。
“怀山乐土寄情真,亮节高风荫后人。傲雪凌霜今古志,擎天立地丈夫身。”张新的树有大丈夫的风骨,傲雪凌霜、顶天立地满怀壮志,更有大家长的风范,荫佑后人。不愧是七绝的老大,情有所致,志向高远,体物寓意,写的是怀山乐土、饱经风霜的好大一棵树,深情藏沃土。
“曾经与草共齐眉,常写云天入我诗。几度春秋霜雪后,赢来傲骨把风持。”孙旭的树,与草齐眉的小树写起,几度风霜后终成挺拔入云天的栋梁树,道出“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的人生哲理。因此,树入吾心入吾诗,以物论理,借物述志,人当如此树有傲骨,经得起风霜,不受外物的掌控立于世。
“三月早春千万绿,轻枝漫舞弄波涛。怎知云海家何在?闲抒瑶琴秋月高。”王逢彬的柳树,虽然不懂云之高,不知云之家,但自在江湖任逍遥。春风里,看我轻枝曼舞弄波涛;秋月下,听我抚琴寄情意。托物喻意,写出自己的生活态度,超然的一棵树,乐享生活大自在。
“落地生根即自安,枝丫撑起一方天。鸟儿巢内啾啾语,藤蔓依依膝上缠。”张士满的树落地生根随遇而安,只为能为他人挣起一片天,任鸟筑巢,任藤缠树,无私的这棵树背负的太多了。此一首七绝借物以忧世事喻性情,深沉而厚重的情感,这哪是一棵树呀,这是一座靠山。
“误落红尘不老松,一经风雨复为龙。凌云展翼苍山顶,翠影翻涛上九重。”徐荣斌的树,本就是恣意而行的一条龙,即便是误入红尘化作不老松,那也是乐天派的,一经风雨立刻重新化作真龙本尊,直上九重天。这首七绝托物言志,将自然物象与人生境遇进行象征比附,道出: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的人生哲理。
“千丝万缕舞春风,古道折枝执手中。泪洒衣襟伤别处,亭边碧玉愈葱茏。”高振文的树也是一棵柳树,但与王逢彬的柳树有所不同,柳千丝,情万般,古道折柳赠别的依依不舍,祝望远行人能随处皆安,如柳枝插土即活,碧玉葱茏自成荫。这首七绝化用典故寄意寄望,形神兼备,入心入境。
“百年风雨固根深,枝干留余鸟雀音。叶茂绿阴神抖擞,等闲片片故人心。”王来鹤的树是一棵根深蒂固、精神抖擞的百年老树,是鸟鹊嬉戏的乐园,是游子心中的精神寄托。此一首七绝图形状物白描写就,基调雄浑刚健,向老树致敬,正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的完美写照。
纵观“瑶峰七绝”的这一组咏物佳作,均借助于拟人、双关、比喻等笔法,体物入微,尽达到哲理诗化的艺术效果。当赞。
金错刀·也问路
尘世路,哪由吾?高低深浅几泥途?那些往事堪提否,能比三分学俊厨?(争春吐艳)
长必曲,远将弧。盘旋折断怎宏图?登攀不是平常道,几座书山可近儒?(诚实成诗)
今日【每日对词】栏目中的这首《金错刀·也问路》,会长与理事长联袂给出答案,似一盏明灯,指引了方向,照亮了心程。
会长的上片起拍一问,“尘世路,哪由吾?”紧扣题旨将尘世路的不尽随人意一语言明,点出:是你得去适应生活,而不是生活去适应你。次拍二问“高低深浅几泥途?”将前路的艰辛,前路的不可测一一问出,一一道出。歇拍三问“那些往事堪提否,能比三分学俊厨?”对于那些行路难的点点滴滴犹记在心,堪提否?当然能提了,且不论其他,仅就鞍山诗赋协会十年这一路行来,就何其难也,才有了今日的辉煌。结句的这一问,会长谦虚了,能聚才者必贤达。上片连续的三问,递进写出面对尘世路重重阻碍的处世态度,一路行来一路学,一路风霜一路歌,“能比三分学俊厨”就已知足了,乐观而通透。
理事长的下片起拍以“长必曲,远将弧。”三字对句自身的经验来回答题之所问,尘世之路没有坦途,长必曲;能远行且行的远的人都有一颗强者之心,遇到弯路也能把它走成直路,行的正方能走得远。理事长的这句话,至理名言,可谓是座右铭。次拍“盘旋折断怎宏图?”以问作答,路再险再难也这挡不住大展宏图的雄心,启程就当不惧一切执着前行,这气概是何等的豪迈啊!励志警世。歇拍“登攀不是平常道,几座书山可近儒?”指出书山有路,勇攀登是正道,学无止境,只有坚持不懈地学习追求理想,才能与大儒靠近,最终成为儒者。此结与上片的结句相呼应,对尘世路的又一番哲理探索。
整首词作,看不出合作的痕迹,问路,问路在何方,出言警策,情理并茂,读来启人深思,催人奋进,增加自信心。谢谢会长和理事长给大家带来的这首励志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