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聴桐轩藏   清代著名女画家夏令仪四条屏春.夏.秋.冬景墨竹

(2010-10-22 00:18:32)
标签:

杂谈

此四条幅30年前左右120元人民币购得。http://s11/bmiddle/516ce930h932ced8a87ea&690  清代著名女画家夏令仪四条屏春.夏.秋.冬景墨竹" TITLE="聴桐轩藏   清代著名女画家夏令仪四条屏春.夏.秋.冬景墨竹" />

http://s13/bmiddle/516ce930h932ceee3124c&690  清代著名女画家夏令仪四条屏春.夏.秋.冬景墨竹" TITLE="聴桐轩藏   清代著名女画家夏令仪四条屏春.夏.秋.冬景墨竹" />



2006910举行的中国嘉德四季拍卖会上,古代女画家专题推出17位明清女画家作品全数拍出。其中,夏令仪“竹石图”立轴拍出27500元的较高价。自2001年以来,夏令仪的作品常见诸“中国嘉德”、“北京翰海”等各大拍卖行。可见她是藏界公认的清代女画家。但是,这样一位女画家,在历史文献中没有找到对她的文字记载。笔者查阅了有关资料,认为夏令仪是清代画竹名家夏之女。
,字羽谷,号云山野史。江苏昆山人,迁居吴县(苏州)。为明初画竹名家夏昶之后,其祖父、父亲皆工兰竹。从《墨香居画识》、《墨林今话》等文献记载,以及传世作品题款看,可推定夏生于乾隆年间,成名于乾隆后期,卒于道光年间。从夏令仪传世画有道光壬辰(1832年)的题款,以及“丁已生”用印看,她应出生于嘉庆二年(1797年)。从年龄上,夏恰是夏令仪父辈。只要把他们两人作品一对照,很容易看出两人之间在墨竹画法、构图等方面有明显的传承关系。他们都常以幽谷竹林构图,竹石图也往往是小竹丛生。竹杆细而不弱,枝繁叶茂。无论是竹杆、枝、叶等画法,还是山石皴染法,都是一致的。

当时有两部画史、画论著作记载夏女工画竹。一是蒋宝龄《墨林今话》记载:“夏凤仪,女,次女。朱镇山妻。能传其家法。工画竹并写兰。”二是彭蕴灿《 砚田斋笔记》裁:“夏琳,女。江苏昆山人,侨吴中。女,善画竹,传其家法。”笔者认为“夏凤仪”、“夏琳”都是“夏令仪”误称。理由是:其一,两部书中对善画竹的夏翚女都仅记载一人,虽名字不同,应同指一人,名字记载一定有误。其二,许夔臣《香咳集选存》裁:“吴凤仪,字淑英,号香楣,江苏嘉定人,诸生朱锦生室。著有《香楣小草》。可见,“朱镇山(锦生)妻”吴凤仪是当时另一才女,不是善画竹的夏女。蒋宝龄根据传闻的记载有误,将夏令仪与吴凤仪混淆了。其三,无论是拍卖行、博物馆,还是民间,都未见夏凤仪、夏琳传世作品。相反,与夏画风一致的夏令仪作品则屡屡面世。再说,“琳”与“令”音近,“仪”的读音又轻,“令仪”读音很容易听为“琳”。古代女子一般无官方文字记载,又少参与社会活动,根据传闻被误记名字是常有的事。
夏令仪传世作品中,常用款印为:“鹿城女史”、“玉峰夏令仪”、“行素夏令仪”。“鹿城”、“玉峰”都是昆山别称,夏也有“鹿城夏”印,夏昶也曾用“玉峰”号。可见,夏令仪也是昆山人,值得一提的是,夏画上也常用“行素”印,夏令仪以“行素”为字(号),应与夏有关。
夏令仪画上多有自题诗。如:“亭亭月下影,挺挺霜中节。寂寂空山中,不改四时叶”;“急雨扫残暑,修修侵碧流,虚堂午梦醒,六月是深秋”。再如:“绿阴覆芽檐,萧萧晴方雨。个影写离离,仰见日亭午”。诗句清新、爽口,与画也非常贴切。她的书法也绢秀、工整。可见,夏令仪是位诗书画全能的才女。2001年中国嘉德秋拍夏令仪赠“萧卿”的一套册页上有41位当时名流题诗。如:王拭、蒯关保、郑一桂、王、张珩等都是当时书画家、诗人。可以看出,夏令仪在当时是有相当知名度的女画家。
昆山夏氏画墨竹,自明初夏昶以后,明清两代连绵不断,夏令仪出生该名门望族,在画墨竹上有很深功力和夏氏风格是正常的,与“善画竹,传其家法”的记载是吻合的。因此,笔者结论是“夏令仪(1797—),字行素,号鹿城女史,江苏昆山人。夏女,工画竹,能传其家法。文献记载中夏翚女“夏凤仪”和“夏琳”都是“夏令仪”之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