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5/mw690/001urRihzy72Wm0hL0w14&690
蓬安龙角山公园里的画圣吴道子雕像
蓬安县城西北部,有一座雄山与周子古镇相依,当地人唤为“龙角山”。这山得名的原因据称并非宋代理学大家周敦颐之亲庇,而是唐代画圣吴道子在此作画数日,画成千里嘉陵胜境。有诗云:“笔墨纵横吴道子,丹山碧水李将军。人称册水嘉陵好,烟渚紧锁相如村。”
前不久,因故到蓬安出公差,也因对吴道子的无限敬仰,我们一行数人来到龙角山,寻访当年由吴道子遗留这里的奇闻轶事。
一
对吴道子了解亦如中学历史教材所载寥寥百字。平时不读历史,所以对吴道子生平也早就遗忘一空。后来女儿学画,偶尔翻出一些仙风道骨的粉墨肖像画,看得特别出神。女儿介绍:这些画作都是后人伪托的吴道子的作品。
不知吴道子在古代画派究竟有多大成就,但依稀记得,这个白须老翁生于约680年,卒于759年。又名道玄,阳翟(今河南禹州)人。曾任县尉,不久即辞官归隐,流落洛阳辗转创作壁画,尤善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鸟兽、草木、楼阁等。
每次看吴道子的画,心底总凭空生起一种莫名其妙的向往。“蓬安龙角山有吴道子的足迹,你那么喜欢他,就去看看吧!”女儿说,至于此说确凿与否,她也是从一本地摊书上看到,并不确证。
二
我于是决定要去龙角山了。
第一次上山,无人陪同,连哪里是正路都不知晓,在山上漫爬一气,看到一些今人仿建的亭台楼阁,全然看不见吴道子的踪影。折腾一天,怏怏而回。
一年后再次上山,山上庙宇增多,院落明净幽雅,林荫间偶尔有一张桌子,三五个游客或当地人围着桌子喝茶或打牌。也有人把摩托开到山上,大小摩托一字排开。
整个龙角山,并非像传说中跟吴道子那么有渊源。这里没有看到一碑一文,能证贯穿千年历史,佐证吴道子当年缘何蛰居于此,又最终得到什么样的成绩。
最后一次有女儿作陪。热恋美术的女儿,虔诚地遍游全山,把所有能够勉强牵连的传说一一收集,当成掌故向同行人说教。但是所有人都哑然失笑:女儿毕竟才读小学六年级,她的论点和论据,带有明显的童稚化倾向——与其说是佐证,不如说是传说。
三
一个朋友曾对龙角山写过一篇生动详尽的文章,其中相当篇幅论述吴道子之于龙角山的渊源。但她私下里却说,吴道子肯定到过龙角山,只是相关证据还需进一步研究。
前不久,我再次登上龙角山,这里一切都在排除人的猜想:吴道子果然在龙角山上作画,因为他醉心于这里奇山异水。吴道子的行动,被后来的宋代理学大家周敦颐的太极图说所佐证。
有此说的还不止这些。刚到半山腰,眼前突然出现一排曲折天梯,凡418级。问起天梯名字,同行认真地回答:“吴道子天梯”。此天梯直通山顶,大致可供吴道子当年登山作画之用。
而在龙角山半册腰,一片略平之地已被修建为广场,号称画圣广场,是龙角山上最大的休闲广场。广场约有8000平方米。广场上可观嘉陵江风光和周子古镇全景。又有同行人称,当年吴道子奉命画嘉陵江时,曾在此观江。为了纪念他,才修建了画圣广场。
我们在广场靠山一角,看到一尊用红砂石塑成的约30米的古人头像,据称为吴道子塑像。该塑像神态刚毅,凝眸远方,若有所思。雕塑虽不见新奇,但仍可见作者一番拳拳之心。
于是,又突然想起这龙角山上神奇无比的“圣水”和寺庙。龙角山顶北部有一眼泉,长年汩汩流淌山泉,被人们视为圣水,以之沏茶煮饭,似乎别有滋味;而龙角山寺庙史载建于唐,而毁于唐末。现存庙宇为今人仿建,与古庙全无关系。
愿吴道子之于龙角山的种种传说,果如世人之愿。有清代监生周铭的《龙角山》诗云:“拏云气骨势纵横,夜月如珠颔下明。词客不须攀绝顶,狂吟唯恐卧龙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