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画赏析之埃舍尔

标签:
羽录纹字 |
分类: 受/镜赏 |
上面这幅作品叫“红蚁”,套色版画。表现的是数学上有趣的莫比乌斯带。当一条丝带被扭曲后,将两端连在一起,则丝带的正面和反面是相间地连接起来的。这种曲面带的现象若由平面图画表达出来是很不容易的!
1858年,德国数学家莫比乌斯发现了一种奇异现象:将纸带一端扭转180°与另一端粘在一起,原来的两面就变成一面,蚂蚁在怪圈上爬行时可以不经过边缘,不打洞就能从一面到另一面。这就是此后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莫比乌斯带。它是怪圈最早的几何模型,后来类似的发现有克莱因瓶:瓶内瓶外能自然想通,内外无别
摘录:关于埃舍尔
埃舍尔与毕加索属同时代的人,毕加索作品中那些变形的物体,既有对新画风的探索,也有艺术家对眼前扭曲世界的感悟。埃舍尔的后期作品虽然多为建筑或几何图形等抽象的主题,但其所揭示的规则、合理表象下的矛盾与荒谬,还有那天使与魔鬼互为背景的拼图,谁能说不是埃舍尔对这个世界的思考呢?
埃舍尔的画很美丽,可是仔细研究,就会发现他的荒谬.而恰恰愈是荒谬,对我们的吸引力也就愈大.太阳神阿波罗的光环固然诱人,可是埃舍尔那种荒谬透顶的完美则更值得推崇.''[[手画手]]的画面戛然而止,把无限的疑惑留给我们,究竟是左手画右手,还是右手画左手?我们无论如何去看,都无法分辨清楚.这两只手都很有立体感,都十分准确,形象逼真,生动,就是两只手上的皱纹也表现得淋漓尽致.可就在这样的一幅画上,荒谬和真实,可能与不可能交织在一起,使画面充满了思辨的意味.带出了现实的问题:谁是起点?谁是终点?谁是传统?谁是继承?等等.
埃舍尔的工作围绕了两个广阔的区域:"空间几何学"和我们或许可以叫做的"空间逻辑学"。
90年代后期,人们发现,埃舍尔30年前作品中的视觉模拟和今天的虚拟三维视像与数字方法是如此相像,而他的各种图像美学也几乎是今天电脑图像视觉的翻版,充满电子时代和中世纪智性的混合气息。因此,有人说,埃舍尔的艺术是真正超越时代,深入自我理性的现代艺术。也有人把他称为三维空间图画的鼻祖。
然而,埃舍尔的作品毫不拒绝观众,所有的作品都充满幽默、神秘、机智和童话般的视觉魅力。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可以将其解释得很深奥,而每一个普通人也同样可以找到自己的感受,即使是孩子。
一些自相缠绕的怪圈、一段永远走不完的楼梯或者两个不同视角所看到的两种场景……半个世纪以前,荷兰著名版画艺术家埃舍尔所营造的“一个不可能世界”至今仍独树一帜、风靡世界,他的传记近日在我国正式出版。这本装帧素雅的传记名为《魔镜———埃舍尔的不可能世界》,是埃舍尔的朋友、荷兰数学家布鲁诺·恩斯特20多年前所著,并得到了艺术家本人的校正。书中运用优美的语言和250幅精致的图片,描绘了“艺术怪才”埃舍尔的生平、创作和他对版画艺术的独到见解……
记录思想的探索
埃舍尔是一名无法“归类”的艺术家。他的许多版画都源于悖论、幻觉和双重意义,他努力追求图景的完备而不顾及它们的不一致,或者说让那些不可能同时在场者同时在场。他像一名施展了魔法的魔术师,利用几乎没有人能摆脱的逻辑和高超的画技,将一个极具魅力的“不可能世界”立体地呈现在人们面前。他创作的《画手》、《凸与凹》、《画廊》、《圆极限》、《深度》等许多作品都是“无人能够企及的传世佳作”。
很多艺术家被埃舍尔的版画成就所激励,甚至产生了一个可以命名为“埃舍尔主义”的流派。但人们对埃舍尔的研究往往各取所需,对埃舍尔的误解也十分常见。单纯从科学、心理学或者美学的角度,都无法对他的作品作出公正的评价。正如《魔镜——埃舍尔的不可能世界》的中文译者、北京大学哲学系田松说:“埃舍尔其实是一位思想家,只不过他的作品不是付诸语言,而是形诸绘画。他的每一幅作品,都是他思想探索的一个总结和记录。”
艺术家还是科学家?
埃舍尔独树一帜,自成一格,他的作品已经构成了一个自足而丰富的世界。对于这个世界,普通人往往不得其门,只是把它当作一幅幅有趣的、奇怪的图画。而学者们则各取所需,其中虽有阐微发隐,也不乏自说自话。对埃舍尔的误解更是常见,比如时常有人称埃舍尔为错觉图形大师,也不时有人说埃舍尔精通自然科学或者数学。
当然,由于埃舍尔所思考的问题,以及他思考问题的方式,更接近于科学家而不是艺术家;所以毫不奇怪,他的作品首先为科学家所接受,是科学家发现了埃舍尔作品的价值和意义。数学家、物理学家以及心理学家如侯世达一般各自从自己的角度解释埃舍尔,或者用埃舍尔说明自己的理论。杨振宁的一本小书《基本粒子发现简史》就是以埃舍尔的《骑士》作为封面的。在近年来我国出版的所谓科学文化类译著中,也不时会有对埃舍尔的讨论。如彭罗斯的《皇帝新脑》。
从目前的大众语境看,一位艺术家表达了“科学的思想”,并能为科学家所欣赏,是艺术家的荣耀。但是,这样的理解恰恰忽视了埃舍尔作为一位独立的思想者的价值。尽管埃舍尔有很多科学家朋友,并且有几位对他的作品产生了影响。但是,在我看来,埃舍尔并没有试图表达“科学家”的思想,而只是要表达他自己的思想。
《魔镜——埃舍尔的不可能世界》的价值就在于,它从埃舍尔自身的角度,对画家进行了系统评述。而且,这个评述建立在第一手资料之上,并得到了埃舍尔本人的认可。
曾有人说,艾舍尔代表了非欧几何时代的空间感知觉,其基本特征是空间的弯曲,这是有道理的。空间的弯曲使缠绕成为可能,使“有限无界”成为可能。今天我们知道,物理空间可以因为引力而弯曲,它无界却可以是有限的:无界不等于无限。
M.C.F埃舍尔在世界艺术中占有独一无二的位置。他的作品——主要是带有数学意味的作品——无法归属于任何一家流派。在他之前,从未有艺术家创作出同类的作品,在他之后,迄今为止也没有艺术家追随他发现的道路。数学是他的艺术之魂,他在数学的匀称、精确、规则、循序等特性中发现了难以言喻的美;同时结合他无与伦比的禀赋,埃舍尔创作出广受欢迎的迷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