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会员卡是个半成品
(2012-10-29 17:01:42)
标签:
it |
微信会员卡的到来,引起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媒体不管搞没搞懂,先大呼一声“腾讯进军O2O”总归没错。竞争对手如大众点评者,躲在家里仔细研究对策。打酱油如笔者的,则在旁边偷偷观察这个新产品的走向,而我偷偷观察的结论是:这只是一个半成品。
O2O的两大模式:多多益善VS朝朝暮暮
“多多益善”不是微信的领地
第三,与其自己直接做、把自己变成别人的对手(还不一定能做得有人家好),不如把自己变成别人的合作伙伴。微信可以开放API给其他的O2O服务商,把微信作为一种联系方式提供给他们使用。
用现在的做法做微信会员卡,我是不看好的,它虽然名字叫会员卡,可是本质上还是coupon券,也是属于“多多益善”模式,那是属于大众媒体的领地,而不是微信这样一个通信工具的领地。目前的微信会员卡只能算是个半成品,它还远远没有发掘出微信的潜能。
微信的领地是“朝朝暮暮”
微信的典型使用场景是:当你想叫外卖的时候,你通过微信对着餐馆喊一声“给我来份宫爆鸡丁饭”。你根本用不着去搜索(因为那个饭店是你的好友),微信也没有做什么“导流”的动作(它不是媒体,所以不能导流),你只不过就是像打电话一样去使用它。微信的领地,就在于维系商家和老顾客之间的紧密关系。
其实,老顾客营销并非人们不重视,实不能也。做老顾客营销,关键点有二:一是你要能够找到老顾客,二是你要能够记录老顾客的消费记录。目前我们找老顾客的工具主要是email、短信、电话,记录老顾客消费记录的工具主要是会员卡。这些工具本质上是前互联网时代的,每一家企业都要建立起自己的一套数据库,这就好比在没有电网的时代,每家企业要自己发电一样。对于用户来说,携带数量众多的会员卡是非常麻烦的一件事,所以大家宁可不享受折扣也不会带那么多的会员卡,商家也就无从记录消费者的消费数据。
而微信一来,这俩问题同时被解决了。它的ID可以被当作会员卡使用,它本身又是一个通信工具,维护老顾客的两个关键点在同一个产品上面被集成了。商家无需自己去建立数据库、去发会员卡,它只要扫一下微信二维码就可以识别出这个顾客,就可以在系统里看到他此前的消费记录(这个功能还没有,但我相信未来一定会有),还可以直接向老顾客进行营销。
个人消费数据是金矿
我认为微信未来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它会沉淀下来一个个人消费行为数据库,这是一座巨大的金矿。
现在在线下消费领域,个人不知道自己到底花了哪些钱、什么时间、在哪里花的钱,商家在大多数情况下也不知道是谁在我这里买了东西。而未来的微信则可以把信息流沉淀下来,沉淀的过程很简单,当你去消费的时候,商家只要扫一下你的二维码就识别出你的身份了,然后把你的身份和你的消费记录一对应就OK了。甚至再进一步,如果银联不从中阻挠的话,微信可以把支付也一起给做了。
有了个人消费数据以后,商家能做的事情就太多了,我随便想了几件:
微信的对手
在老顾客营销这块,虽然微信目前看起来很有希望,但是它面临两个非常厉害的竞争对手,究竟鹿死谁手还很难说。
支付宝——支付宝有数量巨大的账户数量,有通畅的资金渠道,目前也正在虎视眈眈线下支付的蛋糕。支付宝在线下支付方面的技术储备已经成熟,去年就曾推出过条码支付,后来由于银行系统的反对而被叫停。支付宝如果做个人消费数据库的沉淀其实是非常方便的,它和微信相比只是缺少一个通信功能。
Passbook——和支付宝一样,Passbook的账户和资金渠道也是现成的,而且它比支付宝更可怕的是,它是手机啊!身份识别、通信,它都可以做到,完全不输于微信。Passbook的短板在于,它的用户数没法和微信比,但这其实也难说是短板还是长板,iPhone的用户可是最高端、价值最大的一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