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饮驴》  牛庆国

(2008-05-01 13:33:53)
标签:

诗歌鉴赏

分类: 我的文章

《饮驴》

作者:牛庆国

走吧我的毛驴
咱家里没水
但不能把你渴死

村外的那条小河
能苦死蛤蟆
可那毕竟是水啊

趟过这厚厚的黄土
你去喝一口吧
再苦也别吐出来

生在个苦字上
你就得忍着点
忍住这一个个十年九旱

至于你仰天大吼
我不会怪你
我早都想这么吼一声了

只是天上没水
再吼 也无非是
吼出自己的眼泪

好在满肚子的苦水
也长力气
喝完了 我们还去耕田

http://www.art-here.net/uploadfiles/200706/1182655781.jpg 牛庆国" TITLE="《饮驴》  牛庆国" />

推荐语:现在好像有一种比较鼓舞人心的说法:甘肃是诗歌大省。确实近年在甘诗人在国刊上的上镜率比较高。这自然是好事。但问题是,甘肃有大诗人吗?有叫得响的代表作吗?好像周涛曾经说过:“青海有昌耀,宁夏有张贤亮,新疆有我周涛,甘肃球毛都没有。”甘肃诗人给外边的印象就是这样,不是装神弄鬼搞神神道道,就是哭爹喊娘搞西部乡土。甘肃,本身就是一个多民族杂居,多文化交叉交汇的地方,也是远离文化中心的边缘小地方,经济政治文化心理都显得有点自卑。他们在国刊标准的引导下步入中年才学会熟练地操作诗歌,年轻人是那么地显得没有希望,如此,他们普遍大器晚成,显得没脾气,且有根深蒂固的模仿和抄袭的情结,兰州抄中央,天水等更小的地方抄兰州,国刊成了模仿的载体,也拉动了甘肃诗人的写作,而这正合四平八稳的国刊需要。据统计,在甘诗人,十有八九都有在杂志报纸电台等传媒从业的纪录,因此他们就成了的诗人,没有代表作,但成了身后下一代诗人的标准。当我自认为经过磕磕碰碰对诗歌有点自觉地时候,我开始遍找一些诗人的作品,包括甘肃诗人的,这于我是一门功课,对牛庆国,充分唤起我注意的就是这一首《饮驴》。牛庆国是标准的甘肃诗人(俺们会宁人,俺们滴老师)。但这一首诗,一改此前他给我相似性写作和标示性写作的印象,具有史诗品质。在甘诗人中,只有李老乡的《暮野苍苍》,阿信的《墓志铭》,张子选的《这一生》不多几篇具有这样的史诗品质。唐欣,只有唐欣一人超越了甘肃,他不属于一时,也不属于一禺。史诗不在于刻意为之的长,而在于其质地。《饮驴》具有斑斑土的硬。他的悲世悯人士有力量的,这种力量摸鼻涕可以带来的,而是来自对一种生存的透彻把握。我想,这首诗最精彩的就是“吼”,是一实一虚的两“吼”使这首诗变得不平凡起来。如果没有两吼,只是写喝苦水,似乎也没什么意思。两“吼”吼出了一方生活的艰辛、无奈、抗争和韧劲,它的出其不意,使诗歌脱离惯性挺进,具有穿透力。如果乡土诗如以前的西部诗一样,只是剪刀剪来几个场面(所谓象),再加一点浆糊糊一点煽情的苦水(所谓意),拼凑出来的话,《饮驴》这首诗就超出了乡土诗的范畴,它是人性的,有人的鲜活的生存体验在里面,因而它是史诗。可惜,牛庆国这样的诗歌太少了,整个甘肃诗坛这样的诗歌亦寥寥无几。

黄冑,(1925年3月-1997年4月)。原名梁树年。名淦堂,字映齐。河北騠县人。著名中国画画家、收藏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曾受命文化部,领导创造了中国画研究院,任副院长;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全国政协委员、常务委员,炎黄艺术馆馆长。艺术道路上遵循“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长期深入生活,足迹遍布祖国边疆、海岛、高原、牧区,勤奋作画上万幅,人物、动物、山水、花鸟无所不精。尤擅画场面宏大、人物众多的主体性巨作,不少作品陈列于国家重要政务场合或以国礼赠送外国首脑。其作品屡次获国际奖,受到海内外人士的爱戴。代表作品有《打马球》、《洪荒风雪》、《草原八月》、《松鹰图》、《叼羊图》、《牧马图》等。晚年集中毕生精力筹建了民办公助的炎黄艺术馆。为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和国际间艺术交流作出杰出贡献。出版有各种文本和不同形式的《黄冑作品集》三十余种,理论文集有《黄冑谈艺术》、《黄冑书画论》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