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瑶瑶刚出了疹子,妈妈还特地又把这个病好好研究了一番,没想到这么快就派上用场了,哎~~
第一天
高烧初起
周日下午照例是妈妈带着妞妞出去玩儿,妞妞还跟噜噜玩儿的很开心,互相尖叫着用宝宝们特有的语言交流,还交换玩具玩儿。玩毕回家在床上妈妈又给妞妞拍照,好一通玩儿。哎,没成想这是妞妞接下来几天里最后的逍遥时光。
傍晚六点多,妞妞照例还要喝一顿奶粉,妈妈冲好奶粉照例让姥姥给喂。不一会儿,姥姥抱着蔫达达的妞妞出来了,很焦虑地说:孩子发烧了你们都不知道,平时能喝150ml左右奶的,今天只喝了60ml!妈妈一摸妞妞的额头,好烫,一试体温就有38度3,老人很紧张,催着让去医院。妈妈有幼儿急疹的知识底子,看妞妞没有什么感冒症状,估计可能就是要出疹子,就跟姥姥和爸爸解释了一下,安抚了一下姥姥的情绪。看妞妞有点困倦,就说让她睡一会儿再去医院也不迟。同时安排爷爷出去买退热药,买了美林和泰诺林回来。
一会儿妞妞就醒了,醒来依旧蔫头耷脑。一试体温已经38.6度了。外面还下着雨,也没法出门。只好等着雨停了,带妞妞去中日友好医院看急诊。如妈妈所料,大夫就是给听了听心肺,看看嗓子,说嗓子发炎了,然后就是给验血,看是否有细菌感染。采指血的时候,妞妞并没有如我预料中那样狂哭,小手指头破了就开始哭,后来就拼命往回抽手指,妈妈没留神被妞妞抽回去了,还被抽血的大夫鄙视了
抽完血在空荡荡黑乎乎的大厅里等结果,妞妞没来过这个地方,还不停的在这儿大声啊啊叫,有点兴奋。结果10分钟就出来了,给大夫看,说白细胞没有升高,淋巴细胞什么的也正常,所以是病毒感染,有可能是幼儿急疹。给开了百服宁,保婴丹让回家护理。
打道回府的时候已经是万家灯火了,雨后的夏夜竟有些凉气。出租车上,妞妞就困倦地缩在妈妈怀里睡着了。妈妈怀抱着浑身发烫的妞妞,看着她熟睡的小脸,不停的安慰宝宝也安慰自己:烧三天就好了,宝贝,妈妈会好好照顾你,陪着你,很快就过去了。
回家妞妞就睡觉了,妈妈把妞妞安置在大床上,睡在妞妞旁边。
第二天 妈妈掉眼泪了
凌晨妈妈给妞妞试体温,一看已经直逼39.5度!妈妈吓了一跳,赶紧抱起昏睡不醒的妞妞,叫起爸爸给妞妞喂药。因为听医生说百服宁是给小婴儿吃的,一岁以上再吃泰诺林或者美林,所以就试着给妞妞吃百服宁,小家伙当然是不吃的,爸爸就给拿滴管趁宝宝张嘴大哭的时候滴到嘴巴里。妞妞小舌头尝到了呛人的药味,马上开始剧烈的呕吐,把吃进去的奶和药全部都吐出来了,吐了妈妈一身!爸爸狠起心肠又喂了一次,又吐了出来,同时嚎啕大哭,妈妈心疼得心如刀割,只好抱着浑身滚烫的妞妞哄了半天,这一闹就好久睡不着。
本来妞妞还是喝水的,喂过药以后,开始拒绝除了母乳以外的任何其他食物,水一口也不喝,奶瓶更是不碰,其他辅食就更别提了,放到嘴边就大哭着躲开。物理降温吧,湿毛巾一放到妞妞的身体上,妞妞就拼命躲,拼命反抗,如果睡着了,也会因此而醒来尖声大哭。好不容易等妞妞情绪稳定了一些,爸爸妈妈还是决定再带妞妞去医院,虽然妈妈觉得去医院可能也没有什么办法。但当时爸爸妈妈还残存着一丝希望,不知道有没有什么退烧针可打,让宝宝退一下烧。
怀着这一线希望,爸爸妈妈又带着宝宝踏上了去医院的路。
因为怕排队,还是去了中日医院。急疹的大夫直接就让我们回家,说没有任何办法,妞妞这种情况只能苦熬,如果打吊针还不值得。妈妈抱着滚烫的宝宝在医院的走廊里试体温,看宝宝烧的昏昏沉沉,没精打采,还不喝水,喂药还吐,愁肠百结,一筹莫展,眼泪就无法控制地流了下来。爸爸给妈妈擦眼泪柔声安慰妈妈,说你明明知道没事还这样,别哭了,不是说很快就能好吗。妈妈流着泪无法回答。一看到妞妞吃苦,妈妈的心就针扎一样难受,希望能帮妞妞减轻痛楚,可是好多时候还是无能为力。
回家的路上,妈妈就一直冥思苦想怎么给宝宝吃药,想到宝宝爱吃枣泥,就跟爸爸说把药和到枣泥里给宝宝吃。姥姥端着枣泥给宝宝,宝宝果然吃了,看着宝宝一口一口地把枣泥吃到肚子里,没吐,爸爸妈妈姥姥都松了一大口气。这次喂的是泰诺林,0.5ml。还是不肯喝水,妈妈只好给妞妞喂奶。因为宝宝不吃别的东西,妈妈的奶水都被吃的干干的,又一次,妈妈感到了沉重的产奶压力,妈妈又开始不管不顾地喝肘子汤了.

药很快发挥了作用,妞妞的体温降到了38.5度以下,妞妞又开始玩儿了。姥姥和妈妈试着给妞妞喂了点桃子和香蕉,吃了一点儿。妈妈上网查信息,姥姥和爸爸看着宝宝。忽然一串串银铃般的宝宝笑声从姥姥屋里传了出来,妈妈心里一阵欣喜,赶忙过去一看,原来宝宝在玩爸爸的手机。最近小家伙迷上了摔东西,小家伙把爸爸淘汰掉的手机高高举起,狠狠的扔在床上,手机打着滚儿掉在床上,发出砰的一声。宝宝马上就格格格地笑起来,看着脑门上贴着退热贴的宝宝笑得山花烂漫,妈妈真是又爱又怜,焦虑干涸的心田上凭空开出一朵快乐的花来。就算是片刻的开心也是掺杂着忧虑的,因为药效很快就要过去,宝宝很快就要再次忍受高烧的煎熬了。
大概三个小时左右吧,妞妞的小手小脚开始变得冰凉,兆示着体温在迅速的上升,可是看看时间,还不能吃退烧药。爸爸妈妈赶紧趁宝宝状态还好,给宝宝洗温水澡,额头和腋下贴退热贴。洗完澡给宝宝吃奶。很快,宝宝的额头开始烫手,宝宝情绪也不好了,开始哭闹,只要妈妈抱,须臾不能离手,一交给爸爸姥姥就大哭着叫妈妈。趴在妈妈的胸脯上呻吟着,迷迷糊糊得要入睡。冰凉的小手小脚要保暖,妈妈把宝宝的小脚盖住,用手握住宝宝的小手,宝宝的小手冰块一样冷,捂半天都捂不热。好不容易熬到能服用退烧药的时间了,宝宝的体温早就上升到了39.5度左右,昏昏沉沉的。和好了枣泥和退热药给宝宝,宝宝先是左躲右闪了半天,就在姥姥和妈妈想放弃的时候,宝宝奇迹般得张开了嘴,开始吃起枣泥来。姥姥说,这孩子肯定知道枣泥里面有药,她不想吃,可是知道吃了就能不疼了,所以躲闪了半天才决定吃的。如果她喜欢吃这个东西,肯定一开始就张开嘴吃了。妞妞,妈妈的乖宝宝,从小给什么吃什么的乖宝宝,吃奶粉,吃辅食都香甜甜的宝宝,让你受苦了,妈妈心疼死了。
吃完药,宝宝就睡觉了,享受了几个小时不疼痛的时光。
第三天 病情沉重,妞妞要抱着睡觉
凌晨2点是黑色时刻,宝宝的体温在这个时间通常升到了顶点。浑身滚烫,眼看着体温计蹭蹭蹭地蹿到了39.5度,妈妈都不敢试下去,这个时候妞妞的四肢在昏睡中经常抽动一下。妈妈怀抱着滚烫的迷迷糊糊昏睡的宝宝又开始极度恐慌,觉得下一秒可能妞妞就要开始抽搐了。什么方法能快速降温呢,只能给妞妞洗个温水澡,洗完澡温度降了一点,就给妞妞灌药,灌药没吐,爸爸妈妈都谢天谢地,感激涕零。
吃完药又抱着妞妞睡觉,妈妈也不想抱着妞妞睡,不利于散热。可是妞妞生病后变得特别粘人,睡觉的时候都不想离开妈妈的怀抱,大概是太不舒服了吧。就算睡得熟熟的了,妈妈一放下妞妞,她就开始大声尖叫着哭泣,如果不抱起来就一直哭下去,妈妈听了一会儿实在听不下去了,只好抱起来。妈妈就仰卧着,妞妞趴在妈妈身上,小手搂着妈妈的胳膊,小脸侧着贴在妈妈胸脯上,小腿分开在妈妈的腰部,睡得很安适很幸福。醒来的时候,妞妞就尖声大哭,哄好一会儿才会止住哭声,大概睡眠中还会疼痛吧,可怜的宝宝。
白天退热的时候赶紧给妞妞吃水果,喝水。高热的时候看时间吃退烧药,贴退热贴降温。
这一天妈妈就过得好累好累,大部分时间都抱着宝宝,睡觉还抱着睡,吃饭都得宝宝睡醒了才能吃。
好像在配合妞妞的病情,天气一直阴雨连绵。妈妈的衣服都被尿湿了,来不及干,妈妈都没有衣服穿了。尿布也全面告急,洗完的尿布在阳台上挤成一团,全部都干不了。家里变得凌乱不堪,到处都是宝宝的东西:尿湿的尿布,各种各样的药瓶子,各种各样给宝宝喂食的容器,妈妈凌乱的来不及收拾的衣服,哄宝宝的玩具,洗澡的澡盆...
第四天 黎明前的极度黑暗
掰着手指头算了又算,周日傍晚开始发烧,到今天傍晚才算满三天。本来心存侥幸,觉得今天病情可能会稍轻一些呢!凌晨2点的照例浑身滚烫,宝宝趴在妈妈胸前昏昏沉沉的。体温表放在腋下一分钟就直升39.7!妈妈又慌的没敢试下去,赶紧吩咐老公准备洗澡水,洗澡水也要弄热一些。宝宝迷迷糊糊地扒着妈妈不想松开,可是为了给她降温只好狠狠心放到水里去。放到水里宝宝就开始嚎啕大哭,哭得撕心裂肺,妈妈怎么安慰都不行,马马虎虎洗了几下,就赶紧捞出来。在妈妈怀里依旧尖声大哭,妈妈又跟着哭了。
光是哭也没用,看宝宝平静下来点,还得灌药。这种状态是别指望她吃枣泥了。只有灌。灌了泰诺林,没吐。爸爸妈妈又如释重负。吃了药片刻就开始大汗淋漓。随后开始尖声大哭,这种哭法不是撒娇的哭,而是好像什么地方在剧痛的那种,哭的时候使出全身力气,嗓子都哑了,给奶也不吃。妈妈抱着就打挺,两只小手无助的向上伸着在脑袋两侧,头使劲儿向后挺,仰着脖子尖叫着哭;放下更是哭的要背过气去了!就那样一直哭着一直哭着,有时候稍微停顿一下,好似疼痛停止了一下,喘息片刻,又开始大哭。爸爸妈妈姥姥爷爷全部都慌了神,急得想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不知道怎么才好!宝宝的哭声一声一声的如同皮鞭一下狠狠的抽在妈妈的心上,每一下仿佛都在拷问着妈妈:是不是应该送宝宝去医院?是不是不是出疹子呢?是不是退烧药有什么可怕的副作用?宝宝哪里疼?头疼?不然怎么抱着头?可是外面下着雨,宝宝又出了一身大汗,出去是不是又要感冒?就算去医院能怎么样呢?这样子大哭医生八成一下子也摸不着头脑。每一次宝宝暂时停止哭泣,妈妈的心里就升起一丝希望:莫非停止了?不疼了?很快妈妈的希望就被下一轮更可怕的哭声打得粉碎。妈妈在宝宝的哭声中再一次陷入了极度的焦虑中,抱着幼小的、浑身滚烫、仿佛忍受着巨大痛楚而无助的大哭的宝宝,妈妈甚至都后悔把宝宝生下来,宝宝,是妈妈对不起你,把你生到这世上让你忍受这样的痛苦,妈妈也不能帮你减轻痛苦,只能抱着你,希望能给予你一点安慰,哪怕一点点也好,妈妈的心肝宝贝....
哭了一会儿,宝宝累的睡着了。妈妈小心翼翼地抱着宝宝,生怕一丝一毫的颤动惊醒了疲累的宝宝。本以为睡醒了就好了;没想到宝宝小睡了片刻,醒来又开始大哭!
如此哭了大概2个小时,在这两个小时炼狱般的煎熬中,妈妈心乱如麻,焦急万分。
最后终于好似疼痛消失了,宝宝竟然马上就露出灿烂的笑容!
看到这没心没肺的小家伙突然露出的笑脸,妈妈真是又疼又怜!
后来分析宝宝可能是肚子疼,因为最后是放了好几个PP就不疼了。可能是洗澡的时候大哭肚子进了凉气,加上连日的病痛,宝宝心里也积攒了很多委屈,越是哭肚子里的气到处乱窜,可能就更疼了。哎,这也只是分析,实际上什么原因就不得而知了。等宝宝会说话了,也就不记得这件事了。
冲破这黎明前的黑暗,接下来的这一天过得还可以。
宝宝吃了退烧药大概6个多小时都没有再次烧起来。傍晚的时候,爸爸妈妈和姥姥爷爷就开始仔仔细细的在宝宝身上寻找小疹子,发现小胳膊上,小腿上,有零零星星的小红点出现,像痱子。不敢肯定,叫了宝宝刚出完疹子的妈妈过来看,确定了是疹子。大家才松了一口气。
虽然出了疹子,晚上还不敢松懈。妈妈照例凌晨3点给宝宝量体温,38.7,不是很热。妈妈决定不给宝宝吃退烧药了,连日的没日没夜的照顾让妈妈身心疲惫,为了怕睡着,妈妈去客厅看电视等着半小时再测试体温。半小时后38.5度,再过了半小时38.3度。妈妈彻底放心了。
第五天 烧退了
本来以为今天早上会看到大规模的小疹子出现,结果没有。爸爸妈妈竟然都有些失望似的,没想到发这么高的烧,闹腾的这么厉害,才出了这么几个小疹子。爸爸悻悻得不放心的去上班了。妈妈在家陪着妞妞继续观察。因为出疹子,妈妈没带宝宝出去,宝宝一天都吭吭唧唧情绪不好,动不动就咔咔咔地哭起来,抱着也哭,就要找好玩的东西玩儿,玩具早就玩的不耐烦了。
妈妈把宝宝放在书桌上,梳妆台上坐着玩,宝宝很新鲜,乐不思蜀。
喜欢把开关贴撕下来扔在地上,爷爷给捡起来,宝宝马上翘着小脚,伸着小手重新给扯下来扔了。乐此不疲,能玩半个小时。
上午的时候还是只吃母乳,母乳也不好好吃。中午睡觉起来,吃了一碗妈妈给煮得大米粥,吃的好香甜!妈妈看了心中大快!给爸爸打电话报喜。
从下午四点到晚上,妈妈一直抱着宝宝,最后累的快虚脱了,宝宝还是要妈妈抱。妈妈只好躲起来,把宝宝交给爷爷和爸爸。晚上闹到11点多才睡觉。不过一天都没发烧。
第六天 开始大规模出疹子
疹子在后背上比较多,后脖子也有,耳朵背后,一片一片的,特别红。凉快些就好些。
虽然下着朦朦胧胧的小雨,妈妈也带宝宝出去透气了。
宝宝出去玩了以后果然心情好些了。
总结: 一: 妞妞39度以下可以不吃退烧药。
二: 退烧药要空腹吃。
三:妞妞情绪好的时候可以给吃水果,吃了就能喝水
四:物理降温要用温毛巾,千万不能用凉的。
五:手脚冰凉说明体温在上升,手脚发烫说明体温在下降
六:温水澡适可而止,不能在宝宝情绪太差的时候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