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Lively:华丽的错误

(2008-07-15 16:52:54)
标签:

google

杂谈

http://pic.yupoo.com/feedskyblog/347055dfdb87/medium.jpg
昨天,Google推出了Lively。Lively是一个为Google 用户提供三维互动空间的服务,在这里你可以创建你自己的虚拟形象(Avatar),建立并装饰自己的房间(Rooms)。当然,你可以在房间里和其他用户 进行交流。这是一个Google之前从未涉及的新领域,也许会带来新的机遇和财富,但也可能除了华丽以外一无所获。

Lively与Google的其它产品
http://pic.yupoo.com/feedskyblog/623035dfdb87/medium.jpg
对Google来说,Lively和其之前的所有产品都有着非常大的区别,甚至可以说是格格不入。Google之前的所有产品,从搜索到邮箱、从在线办公 到新闻资讯,都有着浓重的工具化风格,或解决问题、或提供便利。但是我们很难把Lively称为一项工具。它或许可以为Google Talk增加聊天的互动性;或许可以插入Blog页面来丰富Blogger.com用户的Blog内容;甚至可以以某种方式让用户在三维的世界里进行 Google搜索。但它本身并没有办法真正的去解决一个问题,或者提供一种显著的便利,至少现在还不行。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Google的现有用户是否会接受Lively这样一个产品,也是很难说的事情。很多人开始使用Google的产品,是因为它们能够提 高自己的工作效率,或者是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但是Lively显然更像一个玩具,虽然你可以在Lively里的虚拟房间中把Picasa的图片当作壁 画,或者在虚拟的电视上看Youtube视频,但这显然和很多人心目中想象的Google产品还是不一样。

如果你的的电脑屏幕上是Gmail或者Google Search的窗口,你也许不会担心老板从你身后走过。但如果你正在用Lively,老板在你身后的时候还会心安理得吗?

Lively与SecondLife的异同
http://pic.yupoo.com/feedskyblog/698415dfdb87/medium.jpg
Google的这个Lively很容易想到SecondLife,同样是三维空间、同样不是游戏。或许你会说,Lively会成为SecondLife最大的竞争对手。但如果稍加分析一下,可以发现它们还是有很大的不同。

SecondLife是一个独立的世界,这个世界里的资源是相对有限的,而你在这个世界上建立的任何东西,也都会是独一无二的;而Lively目前还并不 是一个联通的唯一世界,用户可以创建自己的房间,而房间之间是没有直接联系的,我们可以复制两个完全相同的房间。正是这样的区别,Lively不会像 SecondLife那样有真实价值的货币,也无法产生能够直接带来真实财富的交易行为,卖广告、虚拟商店等等也会变得比较艰难。

从产品本身来说,SecondLife是需要下载安装(安装包超过30M)的;而Lively并不需要真正意义上的下载(不到1M的插件下载),基本上是 由浏览器来完成的。Google可能认为,通过浏览器来完成所有任务更符合未来的趋势,但是要让大部分用户的硬件和网络连接速度能够胜任基于浏览器的三维 互动,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我想很多人会像我一样,在进入Lively的时候受到效能和网速的困扰。

另外一个显著的区别是它们的成长过程。SecondLife是由Linden实验室开发的独立产品,注册账号、下载软件、适应所有新的功能,这是每个使用 SecondLife的用户它的用户增长经历着从无到有的过程;而Lively可以用Google帐户登录,天然就有了数以亿计的用户。这可能是 Lively的优势,却也容易被更多人所诟病,一个以出品优秀产品而著称的公司推出一个哪怕是平庸的产品也会被认为是最大的失败。

Lively与虚拟形象
http://pic.yupoo.com/feedskyblog/427495dfdbc5/medium.jpg
抛却了Lively的三维特性,它应该还是属于一个个人虚拟形象(Avatar)的范畴。另外两个最大的互联网公司Yahoo以及Microsoft其实也都先后推出过类似的服务:Yahoo AvatarsMSN Cartoon, 这两个服务都不是特别受用户欢迎。可能是它们的产品本身还存在着问题,但虚拟形象本身的价值也值得商榷。在很多发达国家,网络已经不再是一个“虚拟世界 ”,它是现实世界的一个延伸,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工具。为这样的真实生活中的工具再去重新创造一个虚拟的形象,显然就有画蛇添足之嫌。

倒是在网络游戏盛行的国内以及东亚国家,这样的虚拟形象,包括个人房间这样的设置会有更多的机会。在Lively中,除了内置的一些场景资源外,我们还可 以找到很多可以购买的物品,这些物品包括家具、摆设、和房间布局等等。这更让人联想到了在亚洲获得巨大成功的类似服务,像腾讯的QQ秀、QQ-Zone以 及韩国的Cyworld。但是,Lively的三维形象是否能符合亚洲人的审美观;Google会用多大的力气在亚洲推广Lively;已经有的当地产品会对Lively造成多大的压力?这些都是不太乐观的设问。

 结语
很像游戏,但不是游戏。这是对Lively的一种描述;无论它将来成功或失败,这点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如果Google是想拿Lively出来吸引更多年 轻的新用户,那初衷可以理解,但算不上是一个很妙的方法;如果Lively是用来改善Google现有用户的使用体验,那可能就是完全选错了方向。

发现Lively里面的物品,有很多06年就已经被创建出来了,这是一个已经历时多年的项目。也可能Google现在拿它出来,只是当成一个无关紧要的试验品让大家玩一下。那就把它停留在一个华丽的玩具吧。


本文章由Feedsky提供 www.feedsky.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