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科学五年级下《国旗是怎样升上去的》教学设计

(2010-06-12 15:07:30)
标签:

教学设计

杂谈

分类: 教研教改

科学五年级下《国旗是怎样升上去的》教学设计

调兵山市第十小学     郭艳丽

 

教学目标

1、          会做滑轮的实验,并通过数据分析,解释滑轮,知道滑轮的结构特征及分类;

2、          知道两种滑轮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通过科学探究活动,体验和感受到科学数据的重要意义。

教学准备:

演示器材:两种滑轮装置、滑轮在生活中的应用图片或课件、有关电梯的资料等。

分组实验材料:各种各样的滑轮、铁架台、弹簧秤、绳子、曲别针、重物、实验记录表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讲述引入新课:同学们,每个星期一早晨,我们全校的老师和同学在操场下升国旗,看到冉冉升起的国旗,除了心头涌出爱国之情外,你们有没有想到国旗是怎样升到旗杆上的?{板书课题:国旗怎样升上去}

学生答后,要他们将自己的预测结果写或画在活动记录上。

小结:国旗是利用滑轮升上去的,(板:滑轮)滑轮也是一种简单机械。

2观察、认识滑轮。滑轮的构造有什么特点?(答案同书11页)

3、让学生观察我课前准备好的定滑轮和动滑轮,各提升一个钩码,比较它们的不同

异:                                  同:

讲解: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移动的滑轮是定滑轮,板:定滑轮

跟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是动滑轮,板:动滑轮

4研究滑轮的作用

1)、先预测:用定滑轮和动滑轮提升重物与直接提起重物比较,用的力有变化吗?是什么样的变化?(找一两个学生预测,把预测结果写黑板上,后缀问号)其他同学记录书上73

2)、设计实验验证

3)、实验:让全班学生共同设计实验,逐步完善计划。

二、定滑轮实验:1、用测力计提起123个钩码,各重多少牛顿?

           2、安装一个定滑轮,一根线上挂钩码,一边线上挂测力计。

           3、匀速拉起钩码,在匀速中读数并记录。注意:线要垂直向下拉,不能向里或外拉,演示正确的拉法和错误的拉法。测力计使用前要归零)    4、观测重物上升方向和拉力的用力方向。

 

动滑轮实验1、用测力计提起动滑轮和123个钩码,各重多少牛顿?

            2、安装一个动滑轮,一根线上挂钩码,一边线上挂测力计。

            3、匀速拉起钩码,在匀速中读数并记录。注意:线要垂直向上拉)    4、观测重物上升方向和拉力的用力方向。

(学生在设计动滑轮实验时不会想到重物和滑轮一起移动绳子担负他们共同的重量,所以此处学生设计后教师要演示提升重物还有滑轮的重量,所以在测量重物时要加上滑轮的重量。)

           动滑轮的组装也是一个难点,演示先把线的一端挂在螺丝上,把线穿进滑轮的凹槽里,重物挂在下面的挂钩上,测力计挂在线的另一个端点上,事先要在绳子的两头打好圈结)

        (提示:实验中实验盒可以放在桌边上,这样测力计才可以垂直向下拉,挂重物时用手扶着点盒,防止倒了。)

(提示:记录中,重物上升的距离不用记录,一会儿老师演示,或处理成课后学生完成)

 

4)、汇报交流,(两组)得出结论: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板:定滑轮:不省力 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动滑轮:省力

 5、用杠杆的知识解释定滑轮和动滑轮省力不省力原理(画图解释)

 

、巩固应用

1)、定滑轮和动滑轮各有各的有点,组装起来使用效果更好,课后同学们可以利用材料袋的实验材料组装一个滑轮组来提起重物)

2)、寻找周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滑轮?它们分别发挥了什么作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