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长街115号光绪年间的院落!
——五方元音【邢台街巷文化】
今天我们“邢台街巷文化”集中对“北长街”的建筑进行了探访,无意间发现了一处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及:有完整的“邢台砖雕”且有“圆圈门——月洞门又称圆洞门、月亮门”的院落——北长街115号!
邢台有“建城3500年”的历史,且有3000年来从未迁移过,故此,对邢台“老城区”的房屋、院落的探访应该是很关键的,邢台老城区有着大量的古建筑混杂在这些“老城区”内的街巷中,都处在岌岌可危的状态中,故此,我们一直在寻觅、探访中,可以呼吁、保护一些古建筑!
在我们大家走的疲乏不堪时,忽然老任喊到:“快来这里看看,这里的建筑非常漂亮!···”于是大家鱼贯而入,来到院子里后看着眼前的这处“古建筑”一个个地都无言以对,对于这个“闹市”里居然可以有如此漂亮的“古建筑”保留着,实为大家开心!争相拍照留影打卡!哈哈哈好不热闹···
拍照中无意间发现挡住了后面的“圆圈门”于是,大家再次躲到“门楼”后,再次留念打卡!在这样的古建筑前拍照、打卡这或许是一种文化的展示,反正我是反对在“那些横不平、竖不直!的“宋体字””前打卡。留念的,因为我感觉我在这些字前留念,我太没有文化啦,连一个字都写不好怎么可以展示文化呢?不是吗?连字都写不好的人,干工作一定是不会有“出息”的,这是“老政工”常常说的话!在现实中也得到印证!

月洞门为中国古典建筑中常见的过径门,门体无门禁。只用作过径用、作隔断,用于间隔园林建筑中两院之间的隔断。也有用于做大房间中的隔断。通常开于院墙,形如满月。透光显幽静。月洞门又称圆洞门、月亮门。园墙上开设的圆形门洞。门框为磨砖对缝拼镶,不安装门扇。一般用作为建筑群的入口,或者开设在分隔园林空间的院墙上作为主要交通孔道,也有安设在亭子或厅堂侧墙上的,如苏州拙政园的“梧竹幽居”亭,四面均安设月洞门

月洞门从其名称可以推知其式样,如同一轮明月,它是正圆形的。在我国大型住宅中分为跨院、东院或西院,在这种部位常常选用月洞门。另在我国广大的园林之中,也广泛采用月洞门,供人们观景与往来,给人们新奇而美的感受。它是园林的一个景观,在一墙隔挡之中,突然出现一个月洞门,人们望去,便看到门内的景观。绿叶、花丛在月洞门上也成为美术构图,耐人寻味,构思产生遐想,滋生人们的美感 。

在门洞上方“椽子”上墨书“光绪25年3月”这样看来该建筑应该在125年以上!光绪25年是1899年。光绪,是指清德宗景皇帝爱新觉罗·载湉的年号。爱新觉罗·载湉,清朝第十一位皇帝、清军入关后第九位皇帝(1871年8月14日—1908年11月14日),在位期间始终使用年号“光绪”。

门朵两侧“墀头”有明显的“邢台砖雕”这用老任话说:“这是五方元音白老师命名的!”其实这是我经历了近30年的探访发现出来的,当然,这也是我们邢台独具特色的一种“工艺”,说起来似乎很容易,但是在现实中得到印证是很难很难的!这需要充足的时间,还必须有极大的“普遍性”,不是“信口而来”,是需要时间的考验的!

这些极其细微的“邢台砖雕”都是可以说是一种艺术的展现,是“工匠精神”,不是“书本内容”,那些编辑课本的人根本不知道还有如此细腻的“砖雕”,并且应有时代特色、区域风格的“艺术品”!
“这个斜山式带有前沿”的房屋依然有人居住,或许这就应验了民间的传说:“房屋一旦没有人住,很快就坍塌啦!”,或许是因为有“人气”的原因,还是什么,我也搞不清楚!希望有专业人员可以解读!···另外我曾经在“西崇礼街”拍过有“月亮门”的宅院,在无线电二厂东侧,应该是邢台城区内的两个之一吧!

在这个房屋北端依然有个“圆圈门”通往后院,主人没有允许,我们大家也不会硬闯,也只能作罢!也是一个“遗憾”!这里得到是有几近院呢?这是谁家呢?原来是做什么的呢在“西崇礼街”也一处带有‘’月亮门” 我们带着遗憾,深感疲惫地坐在“北长街”路牌下,算是暂时的休息一下,看我疲惫的表情应该可以判断我们这个“邢台街巷文化”中,在探访时是多么的艰难啊!“不让拍照”的事是我们常常遇到的家常便饭的事儿!

我们来到“拱德”门下已经是12点10分啦,我们“邢台街巷文化”的今天活动告一段落,下一步就是“火神庙”庙会了,
关于“邢台火神庙庙会”是每年的农历10月18日,地址在“清风楼步行街”,今年据说还要‘跨关’”,其实“跨关”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项目,当然与“宗教”、“迷信”是无关的!希望大家端正态度!

时至2924年11月12日23时46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