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风楼广场上的“道德经幢”碑刻*—五方元音【邢台街巷文化】

(2024-09-30 15:25:14)
标签:

邢台街巷文化

清风楼

《顺德府道德经幢》

李治

褚遂良

分类: 纪实邢台

清风楼广场上的“道德经幢”碑刻!

——五方元音【邢台街巷文化】

         我们说到“清风楼广场”,就有必要说“道德经幢”的事,因为这是客观的存在着,就不可能被人们忽略。《道德经》为老子所著。老子,姓李、名耳,世传其为道教始祖,唐玄宗甚尊崇之。开元二十一年(七三三年),玄宗皇帝(李隆基)亲注《道德经》。开元二十三年(七三五年),玄宗用道门威仪司马秀言,令天下诸州皆于一大观内立石刊刻。公元二十七年(七九三年)八月五日,邢州刺史李质遂于邢州龙兴观(现眼科医院附近)内,立此经幢。

           邢台道德经幢为盛唐时期遗物。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年),玄宗皇帝(李隆基)亲注《道德经》。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年),玄宗用道门威仪司马秀言,令天下诸州皆于一大观内立石刊刻。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八月五日,邢州刺史李质遂于邢州龙兴观(原眼科医院附近)内,立此经幢。经幢通高6.89米,以亭覆盖,由顶、身、座三部分组成。下有须弥台座;幢身为八面棱柱体,分为三段,上段、下段,柱身八面刻文;幢顶为原件,八角形,用一块巨大的青石雕成

      邢台道德经幢幢身一至七面,阴刻楷书《道德经》原文及玄宗皇帝对《道德经》的逐句注释,皆为楷书。经文用小字。第一面开头阳刻篆书“大唐开元圣文神武皇帝注道德经一部”十六个大字,每个字高十点三公分,宽十一点二公分。第八面上部,书写“大唐开元二十七年,岁在单阏月中南吕五日乙丑,皇五从弟中散大夫使持节邢州诸军事守邢州刺史上柱国质建”句。

第八面的中部,为大宋端拱元年(988年)邢州军事柱国何缵撰文、卢华书撰、李思顺镌刻的“重修邢州龙兴观道德经台记”。第八面的下部,为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十月师段圻观所写之《记》并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邢台县县长苗作新为募资修台建亭事所写之《记》

据传说盛唐时期唐太宗崇尚老子,要求全国各地设《道德经幢》,命当时的书法家褚遂良大量抄写《道德经》,并传播至全国各州。而李世民则知道自己是古唐山人(所谓赵郡李氏),故此,也只能由李治书写。究竟是谁书写的,又因当时李治是邢州知府由于邢台没有正式做过该碑刻拓片,并且因为资料少,故,研究该碑刻的人少之又少,故此,人们都在猜测!

    (不能使用手机传照片,也只能打开老手机拍照啦1)

  关于《道德经幢》拓片制作的问题,据权威人士称:“邢台官方没有正式做过,也没有看到有人制作过该碑拓片,仅仅是在2022年7月5日时,有相关人员介入,制作人员皆受过正规部门培训,其人数约5人。经历数日艰辛····”或许这个照片可以提振邢台对书法、碑刻、金石的研究,希望如此,不知道以后会如何?期待更多的有志之士去研究《邢台道德经幢碑文》的研究!即便是褚遂良先生之手,他在皇亲国戚目前也是不敢留名的,何况是当时的李治呢?这就更值得人们研究啦!

清风楼广场上的“道德经幢”碑刻*—五方元音【邢台街巷文化】

清风楼广场上的“道德经幢”碑刻*—五方元音【邢台街巷文化】

清风楼广场上的“道德经幢”碑刻*—五方元音【邢台街巷文化】


清风楼广场上的“道德经幢”碑刻*—五方元音【邢台街巷文化】

清风楼广场上的“道德经幢”碑刻*—五方元音【邢台街巷文化】

清风楼广场上的“道德经幢”碑刻*—五方元音【邢台街巷文化】

清风楼广场上的“道德经幢”碑刻*—五方元音【邢台街巷文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