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邢窑底款集萃》制作过程!(手机拍照)——五方元音【邢文化】

标签:
邢窑底款唐代赵胜稳魏琳 |
分类: 邢文化 |
据考证,邢窑始烧于北朝,唐盛衰于五代,终于元代,唐代时为制瓷业七大名窑之一,也是我国北方最早烧制白瓷的窑场。
带有底款的邢窑瓷器属于细白瓷,为官用或皇室用品,特点是瓷器底部刻有“盈”、“翰林”或墨书“翰林”。
1、底部刻有“翰林”款字,为唐代翰林院在邢窑定烧的瓷器,现代常见都刻在罐上,当然还有一小部分在碗上设有“翰林”字款;
2、刻有“盈”字款器物,是唐代大盈库在邢窑定烧的瓷器。
“盈”字乃是唐代宫内大盈库的简称(皇家私库),是贡品,也只有是皇家自用,外人不能随意使用,赏赐除外。“盈”字款常在邢窑的白釉碗上,当然步伐罐上也有“盈”字款。只是出土发现的较少,不过在邢台内丘礼堂出土过大量的“邢窑底款”,其中“盈”、“大盈”、“翰林”较为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