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方元音访碑录之——谈话村《同治十年重修照壁》!(手机拍照)

(2022-04-09 02:34:29)
标签:

白说原创

晋豫大饥

照壁围堰

地域鼠患

太行古驿道

分类: 白金忠访碑录
      五方元音访碑录之——谈话村《同治十年重修照壁》!(手机拍照)

                ——白全忠访碑录【谈话村部分碑刻】

          今天在邢台市信都区皇寺镇谈话村访碑,由于本村小崔、崔志歌的执著,令我们从此有了该次“访碑录”的成行,很是困难的,却又意义的,我为有这样执著为了“乡榜文化”不辞辛苦的人点赞!当然在此次的“访碑录”中有了重大发现就是在邢台境内记载了著名的《晋豫大饥》事件的记载,也是我“访碑录”中获得最重要信息的一次活动吧·········
            前些时曾经特意邀请我去村落中对“碑刻”进行探访,一直以“疫情”推脱,或许这就是“金石缘分”吧,在制作期间与与王炎培两个人在不停地做着各项工作,小崔也是在积极配合着打水、拿宣纸、扶纸、快到中午时,我看小崔有这个意愿,随之便一项一项的“工序”都告诉他,并且特意指点,希望十分便会制作拓片了,当然这就是“缘分”吧,不然怎么会如此短的时间里怎么就可以制作拓片了呢?·······
今天访碑:《大清同治十年正月重修照壁》1871年;

该碑刻高:  170厘米;
该碑刻宽:    61厘米;
该碑刻年代:光绪二年1876年。
          照壁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特有的部分。明朝时特别流行,一般讲,在大门外的屏蔽物。古人称之为:"萧墙"。因而有祸起萧墙之说。在旧时,人们认为自己宅中不断有鬼来访,修上一堵墙,以断鬼的来路。因为据说小鬼只走直线,不会转弯。另一说法为照壁是中国受风水意识影响而产生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建筑形式,称"影壁"或"屏风墙"。······
        而在这里的“照壁”则是抵御“鼠患”而谓之的,光绪年间著名的“鼠患”严重地侵害了山西、河北,并且遭遇“大旱”,成为有生以来少见的发生于光绪初年华北地区的特大旱灾,即“丁戊奇荒”山,又称“光绪大授”,是中国历史上特大灾荒之一。此大早灾波及山西、河南、山东、陕西、河北五省及苏北、皖北、陇东、川北等区,因山西、河南受灾最重,时人又称“晋豫奇荒”或“晋豫大轨”。······
        本次灾荒就山西面言最为烈,是有清一代“二百三十余年未见之惨凄,未闻之悲痛”。在这次灾荒期间,又发生了人吃人、瘟疫和狼灾、鼠患等并发性灾害,加重灾害的程度。而该碑刻拟对这些并发性灾害作一简要叙述和剖析,这或许是在邢台地区范围内首次有文字记载的发现,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历史事件的详细记载,这或许就是为了防止“鼠患”在村落周边修建了一个类似“围栏”般的建筑,以防止“鼠患”对人们的侵害,修建该设置历时数年,可见人们对此次的灾害之严重·······
           由此看来此“照壁”非“彼照壁”,此“照壁”为抵御“鼠患”之蔓延之用!可见其“灾害之严重也!”,我曾经看过网友在“山西长城”探访期间曾经有过类似的记载,不仅仅是县域砌墙,并且在山西与蒙古接壤处增加修设“长城”,以期待抵御鼠患,从该碑刻中可以看到“丁戊奇荒”对我们邢台所带来的灾难,当然这也是从“太行古驿道——马岭关”处延续至“谈话村”之地的记载·······

           碑刻不大却记载的历史其重大的很,并且是邢台首次发现对“丁戊奇荒”的文字记载,这就体现出“金石碑刻”在历史中的地位与价值!充分证明了“金石碑刻”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五方元音访碑录之——谈话村《同治十年重修照壁》!(手机拍照)

五方元音访碑录之——谈话村《同治十年重修照壁》!(手机拍照)

五方元音访碑录之——谈话村《同治十年重修照壁》!(手机拍照)

五方元音访碑录之——谈话村《同治十年重修照壁》!(手机拍照)

五方元音访碑录之——谈话村《同治十年重修照壁》!(手机拍照)
五方元音访碑录之——谈话村《同治十年重修照壁》!(手机拍照)

五方元音访碑录之——谈话村《同治十年重修照壁》!(手机拍照)
五方元音访碑录之——谈话村《同治十年重修照壁》!(手机拍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