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火神庙前的非遗——剪纸的人们!(手机拍照)——五方元音【纪实邢台】

(2021-11-21 21:03:52)
标签:

白说原创

百泉复涌

邢文化

火神庙

庙会文化

分类: 纪实邢台

   火神庙前的非遗——剪纸的人们!(手机拍照)

                   ——五方元音【纪实邢台】


           今天与“老段”前往邢台古城墙一带的“火神庙”赶回,结果在路旁看到了一幕很具有特色的活动,那就是“剪纸”,这都是“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不现场记录,不知道何时再次见到,于是我便掏出手机记录起来·······


火神庙前的非遗——剪纸的人们!(手机拍照)——五方元音【纪实邢台】


           邢台火神庙庙会,传说,民间年间过会,要搭棚,庙里没有苇席,火神真君便派人到一个贩卖苇席的大财主家借苇席。但这个财主非常吝啬,爱财如命,他哪里肯借。财主刚把来人撵走,家中便起大火,财主这才知道得罪了火神,便马上将苇席送到火神庙,很快火灭烟消。这个传说教育人们不可为富不仁,反映了人民大众的一种心声。·······

火神庙前的非遗——剪纸的人们!(手机拍照)——五方元音【纪实邢台】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2S0sN9gkrtYMt7XJXB4SOV7MmZLAnU5wcuoibm3QicnvqNak0XoJohbogSp7eJPN5a0K0uzIG84fXiaibxFoQ67icKg/0?wx_fmt=png


       为了宣扬“火神”惩恶扬善的公德,教育后人互助互爱,多做善事,大家共同捐资修建了庙堂,人们约定俗成每年农历的十月十八,来这里参拜“火神”。而惩恶扬善也是人们所追求的真谛,对那些贪官污吏也一种心里与外在的震慑,故此每年的阴历10月18人们都在自觉的云集在这里,祭拜“火神——燧人氏!”······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2S0sN9gkrtYMt7XJXB4SOV7MmZLAnU5w0TGQGr6DAGOKCME6aYGknKb8eOB6tzzJGfI1oqz0JaMR2HCJuEMKrA/0?wx_fmt=png



          当然,人们也都借“庙会”之际,纾解一年来人们的压力,带上丰收了粮食、硕果与特产与来自邢台周边的各县、区及邻近县、市的人们群众,进行“物资交流”,这样也逐渐形成了每年的阴历10月18日来此聚会,进行“物资串换”活动,当然也带动了邢台经济的发展·······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2S0sN9gkrtYMt7XJXB4SOV7MmZLAnU5wp180WJcCAxx7zCsticKJcw78vxn3z3y3XiaosfnorCqGXY742V7K4A4g/0?wx_fmt=png


          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料。剪纸在中国农村是历史悠久、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剪纸,顾名思义就是用剪刀将纸剪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如窗花、门笺、墙花、顶棚花、灯花等。·········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2S0sN9gkrtYMt7XJXB4SOV7MmZLAnU5wJZcVIYcPKqicjRj9btTMpL40GI9V0ClABPBsBbPrbKm0sib5kfPiaHvIQ/0?wx_fmt=png


        而我所见到的是一位年迈的老人,正在使用剪刀,煎犹如“龙”一般的形态,其手法极为娴熟,剪刀不停的上下飞舞,两只手也在不停的挪动着,很是巧妙,并且见状应该不是一只,应该是许多只“龙”的出现·········

火神庙前的非遗——剪纸的人们!(手机拍照)——五方元音【纪实邢台】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2S0sN9gkrtYMt7XJXB4SOV7MmZLAnU5wBFFuNaWo0aTSNibicbmHmhicbUwl1fDEIcnhtuvx0AO1QmIuuiagyvzarQ/0?wx_fmt=jpeg


       老百姓们在紧张的劳作一年后,即将进入短暂的休农期时,人们为了缓解一年的劳累,也借此机会,进行物资交流,当然原来在40多年前的情景,可不是现在的情景的,那可是一个重大项目、是整个邢台地区范围内的一个重大活动········

火神庙前的非遗——剪纸的人们!(手机拍照)——五方元音【纪实邢台】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2S0sN9gkrtYMt7XJXB4SOV7MmZLAnU5wYsjwv4b5nFNRxC3icUn77xKN4WPBicjXQoBMvLsmLk5Dg3nYG9VWwaCw/0?wx_fmt=jpeg


         在1979年时,当时的“庙会”地址都在“体育场”,整个各县都占据了一个区域,多以“席棚”为主,以展示当地特色为主要产品,什么任县的“酥鱼”、平乡县的“十样菜”、隆尧的“藕”、威县“大枣”、临西“酱菜”、南宫“熏菜”、广宗“饼卷肉”、清河“菜豆腐”、内丘“纸马”、临城“灌肉”、新河·······


火神庙前的非遗——剪纸的人们!(手机拍照)——五方元音【纪实邢台】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2S0sN9gkrtYMt7XJXB4SOV7MmZLAnU5wbWsFibEXNvAZDXpnCq9NY2zfCpFftchdv4sFhImjBT5mwibfloWOSKZQ/0?wx_fmt=jpeg


        各县都有各自的特色产品,大家在“席棚”里多以“打烧饼、炸“麻糖”,炸糖糕、炒花生、舞龙、兜狮子、打拳、炼武在招呼着路人的眼球,以期盼可以多卖一些本地特色产品,当然那些“席棚”多以“粗布”包裹着,········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2S0sN9gkrtYMt7XJXB4SOV7MmZLAnU5wiax2HibpCoafSbe8csavsGRCvltpNSGBtnrdO1uejibzicIC4nVCvqkbHg/0?wx_fmt=jpeg

火神庙前的非遗——剪纸的人们!(手机拍照)——五方元音【纪实邢台】

         当然还有更多很是稀罕的乡艺表演,诸如:“坐豁干!”、“招子舞”,当然关于“招子舞是与现在的方式不同的“那杆子上都是帆布做的与现在的“鸡毛掸子”是两回事的······”,当然“豁杆”多以一根10余米的木杆,一小部分在人们抬这的杠子上交叉,另外一部分在不停地上下摆动着,当然在杠子的一端由一个人手持折扇、头戴双翅管帽,就如《七品芝麻官》的帽子一般,坐在杆子的头上随着人们将杆子压起与下降在摇头晃脑地满目笑容地嬉笑着·········


火神庙前的非遗——剪纸的人们!(手机拍照)——五方元音【纪实邢台】



       当然还有什么“摔碌碡”,那在当时那个年代很是吸引人们的眼球的,人们跟随者、还不时地与那些扮演者们的举动搞得哄堂大笑,还有什么“跑旱船”的扮演者也不时地与围观者进行偶然的互动更是令人们捧腹大笑,当然威县、平乡、巨鹿、任县的武术表演也是人们的焦点,在这大冷的天里,一个个地半裸着身体,手持刀剑、斧钺钩叉,在人们面前上下翻飞着,很是令诸多的青年人所追捧,当然依然有“大锤断碑”、“刀枪不入”现在想起来那些“卖膏药”的人们很是不容易的,········


火神庙前的非遗——剪纸的人们!(手机拍照)——五方元音【纪实邢台】


       五方元音“邢文化”倡导者、推广者,有着诸多的“邢文化”小文,并且现在依然坚持每天都在更新原创千字小文,以弘扬“邢文化”!谢谢大家支持!·····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2S0sN9gkrtZhIxXickCBXngDFlbuZbsTptNSj7NkUrRSQ18C6HKOSibYV0eheoccTq0VGTcYW5z3rRLJEm0JqLBA/0?wx_fmt=jpeg

             2021年11月21日21时整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