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收藏的乐趣!一片“撒蓝”瓷片的故事·······(手机拍照)

(2021-06-13 07:34:13)
标签:

撒蓝

吹蓝

个人收藏

收藏抵御通货膨胀

瓷片

分类: 个人收藏

    收藏的乐趣!一片“撒蓝”瓷片的故事·······(手机拍照)

           ——五方元音【个人收藏】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2S0sN9gkrtalmq0C9RwsdA2ReNib3QbEcwj5JsFkae378jzDkXR1d2ic5C791ezVRgTeeiaAx4TaGFZ09j424oBvw/0?wx_fmt=jpeg


        在收藏的道路上其实是一个很漫长却很有意思的过程,而如果没有了这个过程,或许就失去了他的意义啦······


       昨天一位朋友来邢,约我到北边的一个古玩店中相见,说是朋友的侄子,我匆忙中赶往,心里还在想着,想着的年轻人能有什么能力,可以开古玩店呢,让过去就过去吧·······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2S0sN9gkrtalmq0C9RwsdA2ReNib3QbEcsBB7P9aFbFRnggXEmYS6mchnpqZz4icbmHxOjZQQF0HDRhoDGmyubFw/0?wx_fmt=jpeg


       来到店中坐定,只见是一位30左右的一位年轻人,很淳朴的一个人,又是斟茶、又是倒水的,很是热情,可是无意间他拿出一块“撒蓝”瓷片,就给我朋友说起了收藏中的乐趣·······

          撒蓝——瓷器釉色名。又称“雪花蓝釉、“洒蓝釉”。明宣德景德镇所创,清康熙时烧制成熟。是在烧成的白釉器上,以竹管蘸蓝釉汁水,吹于器表,形成厚薄不均、深浅不同的斑点;所余白釉仿佛是飘落的雪花,隐露于蓝釉之中。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2S0sN9gkrtalmq0C9RwsdA2ReNib3QbEc03Wa0lFdwob2gqibPmo3AoZHH1zicu8ckHLbpwp6SBYMYx6ClHRxvaaQ/0?wx_fmt=jpeg


 

         洒蓝釉创烧于明代宣德年间的景德镇,之后停烧。到了清代康熙时期才又恢复生产。清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洒蓝釉瓷器呈色稳定,做工精细,很多辅以金彩装饰,也有少量辅以五彩和釉里红装饰。由于烧造时的工艺复杂,成功率比较低,又因是一个人与一个人的“肺活量”差异,造成“釉面”颜色不均匀,因此洒蓝釉瓷器在当时也是比较珍稀的一个品种。清代后期,洒蓝釉瓷器的烧造水平有所下降,胎和釉等方面都无法与清早期的器物相比。········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2S0sN9gkrtalmq0C9RwsdA2ReNib3QbEcmEdMzFWEg72K8wQnuchCloEhEWQQkLry2D9VwLpqCxcdsvgdO18YMg/0?wx_fmt=jpeg


         首先我们要了解这个“散蓝”的工艺是什么?因为“撒蓝”也称之为“吹蓝”,是在阴干的瓷坯上用竹管,将之见的“隔层”凿通,形成“通气”的管子,在竹子的管子中间,再拉开斜口,犹如后来的“手推喷雾器”一般,再将调好的“蓝柚”放入量具中,由于“蓝柚”比重较为重,在“和好”后,又需要急速使用,一旦发生“沉淀”将釉色变得暗淡,失去了其神采。当然还需要人们犹如“小喷壶”一般地用嘴去吹动竹管,让吹出的气体迅速通过竹管,从而带起下面量具中的“釉色”,这其中包括一个人的“肺活量”的大小的问题,其“肺活量”大,就会带出“雾”状的“釉色”均匀地“喷撒”在“瓷坯”上,成为较为均匀的“蓝柚”,如果一个人的“肺活量”小,将会出现“团务”状的想象出现,从而使“吹出的釉色不均匀······”造成釉色“深浅不一”,或者造成“一块一块”的出现,导致失去美观,当然这也是所谓的“关键”,·······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2S0sN9gkrtalmq0C9RwsdA2ReNib3QbEcsyr3LTRFWGZYRCB0Qca1U363CcP4SEko6ur9gHzibhYUPrpRWHU2cxQ/0?wx_fmt=jpeg


 

        当然人们称之为“技术”,就是在日常工作中总结出来的,也是“有心人”在现实工作中的“观察”、“总结”造成的凝聚。许多人一天天地在称之为“收藏”却对这里的“工艺”一概不知,这样,当然会形成巨大的差异,人们学习收藏不是就依靠“买卖”形成的“差价”,是需要了解每一件“藏品”中的工艺与制作过程的,如果不了解这些,或许一辈子也就是一个“古董贩子!”而又因为这个“蓝柚”原料珍惜,昂贵,造成许多的“学徒工”没有机会从事这个“实践过程”,这个过程是漫长的,当然没有那么多的“原材料”浪费,故此就造成了“撒蓝”、“吹蓝”件的少见·······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2S0sN9gkrtalmq0C9RwsdA2ReNib3QbEcsyr3LTRFWGZYRCB0Qca1U363CcP4SEko6ur9gHzibhYUPrpRWHU2cxQ/0?wx_fmt=jpeg


            而这些“撒蓝”、“吹蓝”的原材料的昂贵,多用在“官窑器”中,其“成品率”极低,又因为美一次使用的“力气”不同,当然就会造成“吹蓝”着面的不均匀,出现不美观,故此,“撒蓝”与“吹蓝”件的“存世量”是很有限的,当然这就要继续说这个朋友的讲述了··········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2S0sN9gkrtalmq0C9RwsdA2ReNib3QbEcsxz01Lsx16hDXv416U5GM4V4z6x6QPssWcgYp8UYajDHia3aVUUdJrQ/0?wx_fmt=jpeg


         一日在“赶早市”时,他看到一个卖瓷片的摊上又一位正在与“摊主”讨价还价,就是这款“瓷片”,“摊主”要500元,而另一位“收藏者”却在以150元、200元讨价还价,摊主一气之下“不卖给你啦!”,随之,那位收藏者又给了300元,“摊主”却执意不卖!并且以:“古玩人都是便宜了还想便宜!便宜没够!都是腰缠万贯的叫花子·····”愤愤地说着,结果这位小伙子一看不错的“瓷片”标本,随之给价300元,“摊主”随之拿起“瓷片”说:“卖你啦!”就这样成交·····,

         小伙子回到店中,又是清洗,又是除污地忙活了一个多小时,正拿着“瓷片”欣赏着,随之“摊主进门,称“我再给你300元俺赎回怎么样?”古玩就是这个“行规”——卖出不能后悔、交“吗”不能卖!当然这位“小伙子”不愿意啦 ,于是“摊主”称:这么吧,我给你加200元怎么样?其实这是不错的事,如果为了赚钱,那应该是个不错的“范例”,可是这位朋友却坚持不卖,“摊主”见小伙子没有“出手”之意,随之说:“我给你300元,咱从中间锯开怎么样?”小伙子更是不愿意了·······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2S0sN9gkrtbibMDLQgR1TrrkYM6MqpoJePXu3HXrsA0vu60dHia2Q3NLl3E8bUpdmELKlZFxHuHxJJyXYaMQAVTQ/0?wx_fmt=jpeg


        “摊主”见状也是很着急,因为他已经收了别人的钱,却不能“买回”这个自己“卖出的瓷片”,于是说:“我在这个瓷片上锯一小块下来也给你300块怎么样?做过戒指面·····”小伙子看“摊主”虔诚,于是答应,就这样一块“吹蓝瓷片已经省去了投资的费用···”,可是没过几天“摊主”再次来到这个小伙子的店中,再次“切下”1公分多的一块瓷片,再次给了这位小伙子300元·······

        或许在收藏的行业中诸如此类的事还有许多,今后有时间再逐一介绍给大家,星期天呢,人多,我没有去“赶早市”却不能晚开门的,不过古玩商还都是很艰苦的行业,起早贪黑、没日没夜的学习、奔跑都是为了赚钱,却总是上演着“钱买货啦,货卖出后又再次买货啦,总是没有钱!总是上演着“舍不得吃、舍不得喝,却总是舍得买藏品·······”总是在“欠账”中徘徊········”


           2021年6月13日早7时35分草拟·······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2S0sN9gkrtbibMDLQgR1TrrkYM6MqpoJeEtS1ibYlHkAvFRp8TldVBQnpky3txk0Yicl7Sj2j0QIsgKmzMQRTEEZw/0?wx_fmt=jpe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