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探访“太行山文化带-山西晋中市和顺县青城镇2!

(2021-01-18 00:26:44)
标签:

青城镇

古建筑

古村落

太行山古栈道

古关隘

分类: 旅游纪实
探访“太行山文化带-山西晋中市和顺县青城镇2!
——五方元音【旅游纪实】
在我们对“黄瑜岭”探访期间,居然来到了山西晋中市和顺县青城镇,在这里看到了不一样的古建筑,当然这些古建筑的形成是与“太行古栈道”的途径分不开的,因为途径 的人员杂,形成了诸多的“客商”的驻足,导致风格各异,不过也在这里留下了诸多的不同风格的建筑风格······
上集我们说过整个村落的建筑风貌与特色,今天我继续给大家介绍部分特色建筑·····
我们来到一个很好却也残失的门楼前,正在眺望这些漂亮的门楼时,里面出来一位老者,我们赶紧说明来意,随之他请我们大家进到院子里,并且对他们居住的房屋进行了介绍····
这是三进院,进入院子后看到的都是濒临坍塌的房屋,随后跟着老者通过二道牌楼,进入中院,只见那个牌楼是“仿木结构”的牌楼,随经历多次维修,却依然可以看出当时修造该院落时的主人对中国古建筑很是有研究的,而“仿木建筑”似乎早于“明代”、盛行与“辽金”,虽然这里的结构不是很有年代感,当时却彰显了当时建造者是眼界与见识·····
为什么有“仿木建筑”呢,中国的建筑源于汉代,盛行与唐代。鼎盛为宋代,衰败于辽金、元,这或许也是由于经济发展的缘故,在宋代的国民总产值是世界的百分之70以上,当人们有钱时便会治理家园,修建祖厅、祠堂、先祖坟茔、祖庙。当经济衰退后便开始顾及生命、维持生活,随之对一切变得都“凑合”起来,房屋出现问题就欢快砖、撤个檩条、加个椽子、补一块瓦,随之,建筑结构也变得多样化起来·····
故此,一个时期的建筑与一个时期的建筑风格的不同,也是由于当时的经济发展决定的,只要是在古村落中发现有大面积的古建筑群,那肯定是与皇家有牵连的,无论是“明代”、“清代”还是“民国”的建筑,只要有大面积的古建筑群的存世,都应该与“皇家”有关系的,因为“百姓”是没有那么多的财力、物力去修建几千平方米的建筑群的,即使有也不会有什么“好”的建筑存世,·····
因为中国的建筑讲究“大木作建筑”与“小木作建筑”之分,所有的建筑都以“木作”开始,故此,“木料”就成为建筑的关键,而建筑的格式、规模则都是需要根据“木料”的大小而修建的,故此,人们在修建房屋、宅院时,都被“用料”所禁锢······
比如上房就是法定的五间、配房就是三间、这样一个宅子的基本就需要有11间房屋所必须配备的设置,梁、檩、椽、砖、瓦、门楼用料等都是有着相当数量的储备,原来古人有:“生子房前屋后植树10株”,为了就是给儿子盖房、打家具所备,可是现在的人们却都在违反了这条千古不变的“规矩”,现在还有多少人敢盖上一套“三进院落”的宅子呢?
依然说现在的人都没有钱,而那些“亿万富翁”有很多,他们因为没有那个“素质”,仅仅是买上几套房屋,说起来“海南有房”、“杭州有房”、“北京有房”、很可惜那些房屋那一套是你自己的呢?那一套你可以随意修盖呢?不是现在还是有许多人在羡慕那些“巨头”的别墅吗?为什么不可以自己修建一套可以自己说了算的“宅子”呢?你行走在“杭州”修建一处3亩地大的“宅子”,那才是“好样的!”,不是吗?买楼,买楼有意思吗?
说吃?我的老爷爷曾经给家中留下一个遗言:我 在北京曾经花过100两银子吃过一顿“全翅宴”,都是据说在民国时12块大洋就是两只烤鸭的,那就为了这个,我也曾经到前门的“全聚德”问过,我的祖爷爷曾经在这里花过100两银子吃过一顿“全翅宴”,我要知道当时当时吃的什么?
结果大厅管事无语、随之叫来厨师也是无语,再把厨师长叫来更是无语的,无论怎样,你得说出个一二三来,一个餐饮店,没有几个像样的菜谱,恐怕是不行的,当然我的老爷爷在那里花100两银子吃一顿饭,或许也是非常光鲜亮丽的,而不仅仅是“吃放伦扎”、“算账论堆儿”那样豪横也是屈指可数的·····
中国的古建筑都是有“定数”与“规矩”的,不是随意就可以修建,可是许多人却在城市里住着“格子间”、过着“低三下四”的日子,却在“老家人”面前“洋洋得意”的,诸不知老百姓当他们这些“假城市人”离开后就会痛骂:“狗屁!”、“一个穷鬼在老家发横,有本事把你爷爷的房子修一下试试看?”······
这或许就是人的“本质”!一个离开祖籍的人,居然忘记了先人的艰辛,抛家舍业地充当“打工一族”,到不如“返乡务农”的“慢生活”幸福,或许这也是“太行山文化带”的魅力所在·····
······
2021年1月18日凌晨25分 草········




探访“太行山文化带-山西晋中市和顺县青城镇2!

探访“太行山文化带-山西晋中市和顺县青城镇2!

探访“太行山文化带-山西晋中市和顺县青城镇2!
探访“太行山文化带-山西晋中市和顺县青城镇2!

探访“太行山文化带-山西晋中市和顺县青城镇2!

探访“太行山文化带-山西晋中市和顺县青城镇2!

探访“太行山文化带-山西晋中市和顺县青城镇2!

探访“太行山文化带-山西晋中市和顺县青城镇2!

探访“太行山文化带-山西晋中市和顺县青城镇2!

探访“太行山文化带-山西晋中市和顺县青城镇2!

探访“太行山文化带-山西晋中市和顺县青城镇2!

探访“太行山文化带-山西晋中市和顺县青城镇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