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不掌兵、义不经商、仁不从政、善不为官、情不立事,
(2021-04-07 22:37:49)分类: 古诗古韵 |
慈不掌兵、义不经商、仁不从政、善不为官、情不立事,
“慈不掌兵、义不经商、仁不从政、善不为官、情不立事”这句俗语,实际上来自明代《增广贤文》,这部书综合了古人先贤的大智慧,用儒家学说为基础,结合民间俗语以及古人总结出的一些处世哲学而编篡成的一本给少儿的启蒙教材。
先来看一下这句俗语中“慈不掌兵”,慈,就是仁慈。顾名思义,是说一个仁慈的人是不能掌兵的。
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战斗的双方都是赤裸裸的兵刃相见,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所以,想要获得一场胜利,靠的是一支有血性的部队。
而想要训练出一支有血性的靠的是主帅,因为主帅是部队的首脑,不仅做事要大公无私、雷厉风行,而且还要赏罚分明,让部下有“敬畏之心”,只有这样才能让士兵心服口服,才能让一支部队拥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义不经商”,义,是忠义、讲义气。若一个人太讲义气,就不要去经商。
义不经商,主要是对商人而言的,商人毕竟不是慈善家,他们的唯一的目标就是赚钱。如果一个商人太讲义气、面情太软,会导致自己不忍心去将利益最大化,所以,这样的人经商基本赚不到什么钱财。
所以“义不经商”这句俗语,说明了经商的人要想积累更多的财富,必须做到不择手段,不和别人讲情面、讲义气,就算是亲戚朋友的钱,也不能不赚。而在现实中,一些精明的商人往往更是“杀熟”,越是熟人,越不放过。
“仁不当政”,是说仁慈、心肠好的人,不适合在政坛中谋求发展。
一个当政的人,如果不愿意去直面人性中的险恶和复杂,做任何事都十分的心慈手软的话,那么他也无法在政坛圈子里混得风生水起、游刃有余,最终只能是被人玩弄于股掌之间,乃至于被挤出政坛。正想一句话所说的: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善不为官”与“仁不当政”意思大致相同,是说太过善良的人,最好别在在官场上行走。因为古代官场如战场一般险恶多变,在权力地位面前,不能讲善良。
勾心斗角、相互挤兑的事在官场上时时可能发生,而心底善良的人,不想得罪张,也不想得罪李,没有害人之心,更没有防人之意,身边也没有自己的耳目爪牙,完全靠单打独斗,这样的人怎么能在官场上如鱼得水呢?
最后说“情不立事”,一个对感情太重视的人,往往缺乏理性的思考,因此也办不了什么大事。
试想,如果在一个人处于领导地位,而任人唯亲,徇情枉法,不但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原则,还会打击其他成员的上进心,这样久而久之也丧失了自己的威望,最终导致一事无成。
前一篇:“倡导全民阅读,共建书香社会
后一篇:倡导全民阅读,共建书香德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