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希尔斯堡惨案(图)

标签:
体育 |
分类: 红军点滴 |
1989年4月15日下午,利物浦的队员们亲眼目睹惨案发生,无助地看着96个红军球迷在他们面前死去。转眼20年过去了,希尔斯堡惨案告诉了我们什么?我们又该记得些什么?没有哭泣,只有纪念……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0005/2009-04-12/56MHRVEI00D80005.jpg
杰拉德就希斯堡惨案发表演讲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0005/2009-04-12/56MH6AAV00D80005.jpg
在安菲尔德,鲜花献给惨案中不幸离世的球迷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0005/2009-04-12/56MH6A2200D80005.jpg
球迷纪念希斯堡惨案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0005/2009-04-12/56MH69PU00D80005.jpg
在惨案发生数小时后,《邮报》进行了报道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0005/2009-04-12/56MH69FS00D80005.jpg
球迷伤心痛哭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0005/2009-04-12/56MH697000D80005.jpg
惨案发生后,球迷心有余悸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0005/2009-04-12/56MH68U800D80005.jpg
祝福的话语写在墙上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0005/2009-04-12/56MH68KK00D80005.jpg
球迷纪念惨案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0005/2009-04-12/56MH683B00D80005.jpg
球门后的区域挤满了球迷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0005/2009-04-12/56MH67KR00D80005.jpg
96人罹难
http://img4.cache.netease.com/photo/0005/2009-04-12/56MH67CA00D80005.jpg
http://img3.cache.netease.com/photo/0005/2009-04-12/56MH673T00D80005.jpg
希斯堡惨案现场
“我对一个昏迷中的小伙子说话,告诉他我会带他去安菲尔德看球。然后我问医生他什么时候会好起来。医生说,他们马上就要放弃对他的治疗了……” ——约翰-阿尔德里奇
在那个阳光明媚的周六午后,利物浦的队员们亲眼目睹惨案发生,无助地看着96个红军球迷在他们面前死去。现在,经历过那个恐怖时刻的利物浦人追溯往事,试图唤起人们对20年前希尔斯堡(谢菲尔德星期三队主场)的足总杯半决赛上发生的那起事件的回忆。
“我一直还记得那声尖叫”
作为当时利物浦队的主教练,达格利什这20年来一直没有在公众面前谈过这件事。而4月15日(希尔斯堡惨案20周年纪念日)那天,英国历史频道将会播放纪录片《铭记希尔斯堡》,他和约翰-阿尔德里奇、罗尼-惠兰、加里-阿布莱特等弟子们将现身说法,追忆20年前他们眼前发生的那起事故。
你将会听到他们婉婉说起当时的场景。为了看利物浦和诺丁汉森林队比赛,球迷们蜂拥入体育场的那种热情。
很快没有座位了,看台上站满了球迷。接着,随着当值主裁判雷-刘易斯的一声哨响,场外迟到的利物浦球迷们焦急地试图挤进球场。冲向名为Leppings Lane的球门后看台的球迷竟有2000人之多。警察在洪水一般涌来的球迷面前退缩了。球迷们自己打开了铁门,冲进看台。
比赛开始后,离事故发生区域最近的利物浦门将布鲁斯-格罗贝拉发觉事态不妙,第一个发出了警告。他回忆说:“当时有无数人被挤在防护铁丝网上。他们对我说:‘布鲁斯,你能帮帮我吗?我都快无法呼吸了’。于是我对站在旁边的女警察说:‘请把门打开吧。’而回答是:‘不行。除非有上级的指示,否则我们是无法擅自开门的。’接着我去找裁判,让他看看球门后面的情形。几分钟后,一个警官就走过来让裁判组织球员退场。”
前锋阿尔德里奇回忆道:“你能听到球迷们的哭声、喊声。我一直记得一个尖叫:‘这里有人死了!’”
双方的主教练,达格利什和诺丁汉森林队的布莱恩·克劳奇被警察邀请去平息球迷们的激动情绪。他们来到了警官工作室,试图通过广播劝解球迷不要挤入球场,可麦克风发不出声音。
看到死者家属仍不住要哭
达格利什接着建议去下层的现场解说员房间,用那里的麦克作广播。他说:“我们遵照警察说的,劝球迷们保持冷静,配合警方。球迷们很伟大,他们尽可能地照着做了,所有人都希望帮助那些遭受意外的人们,还有自己心爱的俱乐部。”
阿尔德里奇补充说:“可这时灾难已经发生了。大家都不知道情形究竟如何,死了几个人?一个两个?三个还是四个?我们在球员休息室集合,一起看电视的播报。那里说死亡人数已经达到30人,所有人都不知所措,想‘天啊,发生了什么?’”
接着,球员们被告知可以回家了。史蒂夫-麦克马洪说:“回去的旅途简直是一场噩梦,黑色的。没有人说话。”
阿布莱特说:“我们的家人很多去看比赛----我知道我的弟弟来了。所以每个人都在试图和家人取得联系,询问情况。我的脑子转个不停,弟弟究竟有没有受伤,他遭遇了什么?”
达格利什也理解这种感受,他说看到对死难者家属的采访时忍不住想:“你在家里看到电视报道,家人在那边遭遇着危险,而你却不知道他们的处境...光是想就让人难以接受。”
事件发生后的几天里,球员们每天去医院看望那些球迷。阿布莱特说:“那些幸存的球迷们给我们讲他们的遭遇,催人泪下。还有一直处于昏迷中的球迷,家属都希望我们能握着他们的手,对他们说点什么。”
这些球迷里很多人就这样一睡不起。阿尔德里奇说:“他们希望我对一个昏迷中的小伙子说点什么。我跟他说了很多话,告诉他醒来后我会带他去安菲尔德看球。然后我问医生他什么时候会好起来。医生说,这个下午他们就要放弃对他的治疗了。这让我彻底崩溃掉。看着面前活生生的年轻人被夺走生命。”
相比之下,惠兰要幸运得多:“这起惨案中唯一让我欣慰的事情就是一个孩子的苏醒了。当时,床上躺满昏迷的年轻小伙子,他突然醒了过来,让大家振奋不已。可惜这样的事情并不多。”
安菲尔德球场为球迷们和遇难者的家人们而开放。他们在草坪上铺满了鲜花。
达格利什说:“那场景真不可思议。失去亲人的人们试图在心底留下回忆,球场成了他们的聚集地。安菲尔德充满了奇妙的气氛。”
从悲剧中学到的
总审判长泰勒在对希尔斯堡惨案的判决中写道,警方应该提前一些行动。而且大型足球场应该取消站台和防护网,只允许座席存在。
而20年后,利物浦球迷们仍然对事后判决没有追究责任人耿耿于怀。究竟谁应该为这起惨案负责?
阿尔德里奇说:“每个人都想要一个答案。这起本不该发生的事故到底是为什么发生在我们面前?本来可以很轻易地解决这一问题的。”
“在一个快乐的四月下午,看一场足总杯比赛。为此,许多人再也不能回家。那一天足球死了。我们所热爱的那个足球从此不复存在。现在的足球对我意义完全不同了。”
达格利什说:“其实一种简单的解决方案是推迟开球。看到场外人山人海的球迷,警方应该和足协商量推迟比赛。而不是这样坐视不管。双方球员们是不会对比赛改期进行有异议的。”
这是所有人都希望不要发生的。也是所有人都不该遗忘的。
希尔斯堡惨案:历史定格在1989年4月15日下午,利物浦和诺丁汉森林的足总杯半决赛在谢周三的主场希尔斯堡举行。比赛刚开始6分钟,裁判就终止了比赛,原因是利物浦球迷所在的看台上护栏突然倒塌,球迷互相拥挤践踏而导致球场混乱,造成96人死亡,这就是震惊世界的希尔斯堡惨案。
1989年4月15日英国发生希尔斯堡足球惨案[图文]
http://news.xinhuanet.com/sports/2007-04/16/xinsrc_0320404161637809286439.jpg
希尔斯堡足球场惨案
http://news.xinhuanet.com/sports/2007-04/16/xinsrc_0620404161637513288610.jpg
希尔斯堡足球场一角
http://news.xinhuanet.com/sports/2007-04/16/xinsrc_08204041616370863130711.jpg
希尔斯堡足球场惨案
表哥是希尔斯堡惨案遇难者 杰拉德将主持追思仪式
真是不巧,在赛季最重要的关头,杰拉德伤了。伤势不算重,大腿一侧的外展肌轻微拉伤。但问题又很麻烦,因为这伤只能靠静养,可利物浦的繁忙赛程决定了队长现在没有修养的条件,只能选择重点比赛打。
问题在于,什么才是重点?贝帅对此确实很头疼:从联赛考虑,欧冠首回合1比3的惨败,意味着通往罗马之路已经基本被堵死,利物浦的战略重点应该转移到还有希望的联赛上来,杰拉德应该把主要精力用来打联赛;从欧冠考虑,晋级毕竟还有微小的希望,应该把杰拉德这块好钢留到对切尔西的次回合比赛中绝地反击。
http://img2008.titan24.com/imgwater/550000/550111.jpg
赛前西班牙人踌躇了半天,对媒体只是称杰队长有“80%的机会”上场,“伤势不重,但毕竟是4天内打两场比赛,我们必须和队医商量来决定是否让他冒险,如果他再受伤,那可就不是一个礼拜能休息得过来的了。是否会考虑到布莱克本的棒子队打法?我不觉得这会是个问题,关键只是他自我感觉是否能打。他打了布莱克本的比赛,也不意味着我们就放弃了欧冠,因为我们还会根据他的情况决定之后他能不能连续上场。”
最终,贝尼特斯没敢让他冒险,而是选择了可进可退的办法:不首发,但进入大名单,一旦场上不力,杰队还可以替补上阵扭转战局。幸好,托雷斯领衔的红军没有让队长太操心。很快取得领先的优势,完场更是4比0大胜,让杰拉德完全没必要披上征袍。整整90分钟,他一直安坐在板凳上,最繁忙的时候就是起立为队友的进球鼓掌。贝帅赛后也满意地说:“我们没有杰拉德,但我们知道还有其他好球员可以依靠。”
当然,在这个希尔斯堡惨案的国殇周末,杰拉德作为红军队长也不轻松。他将在周三的20周年正式纪念日主持追思仪式,在赛前他也回忆了自己家族的悲恸历史。
1989年,杰拉德时年10岁的表哥Gilhooley死于希尔斯堡惨案,是“96个遇难弟兄”中年龄最小的那一个。杰拉德当时还不到9岁,“我在电视上看到了场景,我被深深震惊了,也非常难过。那一晚,我入睡时躺着祈祷,交叉着我的指头,希望事情不会变得更糟。”
然而,次日坏消息传来。杰拉德回忆说:“对我和我家人来说非常不幸的是,第二天早晨,我们听到了恐怖的敲门声,他们告诉我,我们的一个家人遇难了。当你听到你的一个表哥这样悲剧性地死去时,你当然很难接受。但看到他父母和家族其他成员的反应,是驱使我成为今日这样一个球员的原动力。”当杰拉德第一次为利物浦亮相时,Gilhooley的父母就对他说:“Gilhooley会为你自豪。”
杰拉德还强调:“希尔斯堡惨案的记忆对于这家俱乐部来说至为重要,伤疤永远不会愈合,这96个兄弟以及那天受伤的球迷永远不会被忘记。我们为遗属的英勇自豪,我们会继续支持他们。这次追思仪式上,我会再遇到我表哥的父母。和他们以及其余遇难者家属共度这样的时刻,给予他们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利物浦从来就是这样一个俱乐部,艰难时刻我们都一起度过。”
杰拉德在谈到有关希尔斯堡惨案的带来的悲伤是表示,1989年4月15日这一天永远都不会忘记,因为在那次倒塌事件的遇难者中还包括杰拉德的堂哥乔-保罗(Jon-Paul),年仅10岁的保罗在惨案中不幸丧生。
这位英格兰中场的痛苦回忆道,保罗的不幸遭遇给他和他的家庭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全家在等待遇难消息和如何给他善后都是万分悲痛,悲伤驱使他成为世界级的球星,因为哥哥的不幸才有了他的努力,以及今天的成就。
“我还记得每当入睡前,我都会去想这件事。在我们得知惨案中没有更多伤员时,我会双手合十为所有在场的人祈祷。但不幸的是当政府有关人员来到我家告知堂弟在希尔斯堡惨案中已不幸身亡,我们全家都现在沉痛哀悼中。当看到保罗的父母以及其他亲戚的反应,这些都是曾有助于推动我今天的成就。”
希尔斯堡惨案仍是悬案 罹难者家属:还96人公道
希尔斯堡惨案是所有KOP心中永远的痛,每逢四月倍思死难者。在惨案20周年纪念日行将到来之际,英国《每日邮报》以全方位的视角展现了这一悲剧的前前后后,在沉痛悼念死难者的同时,也在警醒世人,决不能重蹈覆辙!
历史定格在1989年4月15日下午,利物浦和诺丁汉森林的英格兰足总杯半决赛在谢菲尔德星期三的主场希尔斯堡体育场举行。比赛刚开始6分钟,裁判就终止了比赛,原因是利物浦球迷所在的看台上护栏突然倒塌,球迷互相拥挤践踏而导致球场混乱,造成96人死亡,这就是震惊世界的希尔斯堡惨案。
时光荏苒,一晃20年过去了。下周三(15日),就是希尔斯堡惨案的20周年纪念日。届时,安菲尔德球场内外将进行庄重的祭奠仪式,球迷们会自发来到香克利大门前送上鲜花、哀悼死难者。而对于那失去亲人的96个家庭来说,这一天并不特别。自从悲剧发生之日起,他们每天都活在痛苦之中。
现年72岁的帕特-乔因斯就是一位死难者的亲属,这位老奶奶只要闭上双眼,她就会看到儿子生前的每一幕:一个襁褓中的婴儿、一个走路颤颤巍巍的小孩、一个成长中的少年、一个为足球痴狂的利物浦球迷。他的婚礼,他的告别……
“失去儿子,又过去了一年。”乔因斯老泪纵横,“我本来应该可以与我的外孙玩耍,但现在我只能去遐想这些情景。你怎么能忍受一个人去看一场球赛,却因为其他人的错误而永远也看不到他回来的事实?这是不能忍受的。”
与所有受害者亲属一样,利物浦球迷至今都不能接受一个现实,那就是没有一个人因为这次惨案而承担责任。KOP们“为96个死难者讨回正义”的行动至今仍在继续。
“我听到了很多关于利物浦球迷当时醉酒的报道。”乔因斯哭诉道,“如果去看一场橄榄球比赛,那么人们往往会喝酒,这是这个国家的文化之一。我无法相信,在那一天,酒精会成为一个问题。”
在惨案发生后的第二天,英国《太阳报》头版头条就用了“真相”这一标题,称喝醉酒的利物浦球迷因为无票推翻大门,偷死去球迷的东西,攻击警察和应急人员,从记者手中强抢照相机和其他设备……一个月后,太阳报承认一切报道都是不真实的。但报纸已经发往世界各地,伤害已经造成。
下面,让我们回到20年前,1989年4月15日那个阳光明媚的下午。这场比赛,KOP被安排在球场的莱宾斯巷看台,这一看台已接近使用年限。大约下午2点半,大量利物浦球迷开始涌入球场。在去球场的路上,还因为M62汽车公路赛而耽搁了一段时间。早在1927年,就有人发出警告:应避免球迷在短时间内仓促进场。但并没有人注意到这点。数千KOP开始进入莱宾斯巷,导致了严重的堵塞。球场内的工作人员也没有尽职。莱宾斯巷是唯一入口:球迷从这进入主通道,并分流至3号和4号看台(安装了铁主通道围栏)。另外,主通道左右两边还可以通往莱宾斯巷的其他看台。由于在球门背后,3号4号看台是人气最高的,比赛前20分钟已经满员。同时,场外的球迷还在试图入场。警方没有及时控制局势,球迷越聚越多。
2点47分(开赛前13分钟),警方官员通过无线电通知负责球场安保的总指挥达金菲尔德:如果再不开门缓解压力的话,就会有人员伤亡。随后达金菲尔德命令打开C门。接近2000利物浦球迷通过C门进入通道。此时的3号4号看台已经处于饱和状态,球迷仍在涌入,造成了互相挤压,迫使看台前部球迷直接面对铁围栏。事后估计:3号4号看台约涌入了两倍于设计容量的球迷。悲剧已经不可避免,后面的球迷并不清楚看台已满。前排的球迷试图爬上围栏离开看台。开赛后,拥挤更加致命。球迷尝试着引起警方官员的注意,但一切都是徒劳的。更糟的是,当一些球迷爬出围栏后,又被警察当作足球流氓压回看台。另一些球迷叫喊着让警察打开门,依然没有回应。3点06分,悲剧发生了。
回忆悲剧的前前后后,乔因斯记忆犹新,“当时,我正在读马克思和斯宾塞的书,那是一个很普通的周六。然后,我听说在希尔斯堡出现了状况,很多在现场看球的家人们都纷纷赶往现场。”当天下午3点30分,乔因斯给他的丈夫彼得打了电话,后者在电视前看到了惨案的发生。
大家都开始拨紧急电话,但打不通。彼得在谢菲尔德的家人也没有听到任何消息。随后,彼得的一位朋友打来电话,说尼克(受害者)被发现在一个汽车上。当时彼得非常兴奋,他还喝起了葡萄酒。但很快电话又来了,他的朋友说他认错人了。
随后,乔因斯紧急赶往谢菲尔德。“我们去了当地的三家医院,但没有发现尼克。我们道明了身份,一位社工告诉我们,她拥抱我,说我需要去希尔斯堡看看。在那一刻,我知道事情不妙。”乔因斯知道自己的儿子凶多吉少,她此前就经历过类似的一幕,当时她的另一个儿子马克在南非的一次车祸中不幸丧生。
如今,乔因斯最大的愿望,就是希尔斯堡惨案的责任人得到惩罚,“或许有一天,会有一位老警官站出来,说‘我们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我的儿子去看一场足球比赛,我实在无法想象,他会睡在棺材里回家。”
希尔斯堡惨案对于英格兰足球的影响是深远的,事后,英格兰足总命令拆除所有不带座位的看台,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对这一惨案深感震惊和悲痛,撒切尔夫人宣布政府动用50万英镑抚恤受害者。不过,时至今日,这起惨案仍是一起悬案,谁来对死去的96名利物浦球迷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