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日记|以勤治惰,一勤天下无难事。

标签:
北大刘春华管理老师华商智业营销老师杂谈 |
曾国藩总结一生,写成家书告诫子女,其中最重要的一句话就是:
“人败皆因懒,事败皆因傲,家败皆因奢。”
01人败皆因懒
不论是修身自律,还是齐家治国,“勤”字都是不二法门。
早年的曾国藩并不聪明,科举考试接连失利。在一次乡试中,甚至被湖南学政当众羞辱,他屡试不第,考了足足七次才成为秀才,可谓命途多舛。
曾国藩是家里的长子长孙,本身就承担着巨大的家族压力,心中况味可想而知。智力不如别人,就只能一点点努力,进步一点是一点,他时刻检省自己,书本不舍,日课不辍,坚持了几十年。
曾国藩对自己儿子说:“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
曾国藩对子孙后代的教育也是这样。所有的曾氏子孙必须自己洒扫庭院,从小杜绝他们好吃懒做的坏习惯。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付出才有收获,努力才有回报。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刻苦努力,才能抓住机遇,一飞冲天。
02事败皆因傲
《易经》讲:谦谦君子,卑以自牧。在易经六十四卦中,唯有谦卦全吉,无不利。
目中无人,骄矜之心一起,整个人就会失去一份谨慎,从小错到大错。慢慢就会衰败下来。
曾国藩平叛有功,升任二品大员。但是他却没有把自己的蓝轿子换成高级官员的绿轿子。出行仪仗,一切从简。
攻克南京,平定太平天国之后,他不敢居功,反而让弟弟辞职回家。自己主动裁撤湘军,低调谦逊。
满招损,谦受益。
在满朝文武都以天朝上国自居的时候,曾国藩没有傲慢自大,他虚心学习西方的数理化,积极兴办洋务,为清朝中兴做出巨大贡献。
万事万物都在不断更新迭代,时刻省察自己,不断改进,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03家败皆因奢
司马光说:奢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
曾国藩虽为晚清重臣,仍以廉立身,以俭持家。
他说:在曾国藩的家训中,“穷”是“善身”之道。
在写给大儿子曾纪泽的家书中,曾国藩说:“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庶几可以成大器。”
意思就是,越是富家子弟,越是官宦子弟,越能勤俭自律,越能在物质生活上主动跟贫寒之士一样,这样的孩子将来才有可能成大器。
在物质丰裕的今天,俭苦朴素并没有过时。切莫让孩子养成骄奢淫逸的恶习,勤俭一生,才能幸福一生。
(文章和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或商务合作,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