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华独家观点:失业常态化,再就业谨记这一条!

标签:
北大刘春华华商智业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清华刘春华营销老师杂谈 |
分类: 管理感悟 |
最近一段时间,华商智业管理咨询(培训)公司有一个培训中心主任的岗位空缺,身边的亲朋好友推荐人才的络绎不绝。
这在前几年,“人荒”闹得厉害,要招聘一个差不多合适的人才,需要颇费一番周折,有时候连个靠谱的候选人都是奢望。恍然间,才意识到,国家提出的 “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为何要把稳就业放在了第一位。 “稳就业”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每一个家庭的幸福。

刚刚结束的2019年全国两会报告的数据显示:2019年,预计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6.5%,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调查失业率5.5%左右,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登记失业率其实和显性和隐形的失业还有很大的差距。
我最近参加了政协组织的民营企业调研,结果就显示:用工成本是目前中小企业的排名一二的最大的成本。为此,企业的新旧动能转换的主题就是:一切能够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代替的事情,都会被机器所代替,需要人类做的工作会越来越少,人类可以选择游戏,可以选择旅游,可以选择做任何自己喜欢的事。
表面上看,人类得到了解放,但是,随着一些职位的消失,人的失业将会成为一种常态。
未来哪些职业不会消失?
首先,娱乐产业肯定是一个不会消失的行业,随着技术的发展,人类几乎能够把任何想象得到的事情去实践一把,即便无法做到真实的科技产品,也能够在影视作品,游戏中做到虚拟的想象。
比如,写小说的人,会写剧本的人,会讲故事的人,甚至是会说话的人,这些职业都是越来越赚钱的,未来这个领域将会越来越吃香。
其次,那些在某个领域足够资深的专业人士肯定不会失业。用乔布斯的话说,人们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如果能有人告诉人们什么是好的,人们就会欣然接受,就像罗胖说的,父爱式的产品或服务。

哪些人不会失业呢?
路越窄,机会就越大。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机会越来越多,其实选择却越来越少,因为竞争越来越多,能走远的路越来越少。但是随着互联网的扩散能力,以前看似冷门的方向,机会却越来越大。
在一厘米宽的地方深挖一公里是避免失业的最好的方法。如果有一天,你能够拍着胸脯,凭良心向全世界说出——在这里个领域里,我比所有人都专业,相信世界会给你足够的回报。
在一厘米宽的地方深挖一百米,最多是一口不错的水井,向下深挖一公里,有可能挖出矿石,再向下深挖一公里,很有可能挖出石油,挖得越深就有可能挖出更多的宝藏。
不想失业,就在自己的工作领域内,深挖,深挖,深挖,直到挖出一个足够深的空间。
而这种执着的“挖”的过程,是枯燥的,寂寞的,甚至是痛苦的。可是,人间正道是沧桑,所有的耀眼的成绩还不都是你挖出黄土的堆积而成的吗?
(本文作者:刘春华;作者简介:中国著名职业经理人,“政学研企”四体合一的实战派和理论派相结合的管理专家;南开大学管理学博士;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EMBA课程教授;原海尔集团营销总监,原帅康集团常务副总裁,现任华商智业集团董事长;中国营销界最高奖项——“营销金鼎奖”获得者;中国品牌界最高奖项——“太阳花奖”获得者。天津卫视《非你莫属》栏目BOSS团成员,CCTV《经济信息联播》专家团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