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油“谋变”:好燃气源自大海洋

标签:
中海油国企培训刘春华华商智业管理培训 |
分类: 管理感悟 |
2月6日,农历正月初七。窗外还是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年味正浓,许多单位还未结束春节假期。某商务酒店内热情洋溢,中海油下属某分公司的“市场开发专题”培训会议正开展的如火如荼——纪律严明,秩序井然,互动热烈,掌声不断,甚至于学员和老师之间还有了“慎思和明辨”的争论。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本文简称“中海油”)是中国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属的特大型国有企业(中央企业),也是中国最大的海上油气生产商。中海油公司是央企,但绝无央企的“架子”,他们甚至于有比民企还强烈的“危机感”。在这次的培训会议上,公司的总经理在动员会议上强调:如何由原来的销售导向型团队向营销导向型转变;如何开发更多的客户,以服务为导向来提升客户的忠诚度是本次培训会议的重点。公司副总经理等公司高层领导悉数参与培训讨论,市场部领导主持本次的培训会议。
中海油的燃气开采是来自海洋,相比于大陆开采的燃气,前者的含有丙烷的成分纯度更高,而且大陆开采的燃气需要加工和成分的提纯,环节多,而且能效比低。更为重要的是,海洋资源的开发相比于大陆资源的开发空间更大,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潜力也就不言而喻。让客户认可海洋燃气,选择海洋燃气,是中海油下一步战略的重点。“好燃气源自大海洋”,这样的产品定位最为妥帖不过,它向人们展示了来自海洋深处的资源独特的优势。
这个产品的定位得到培训现场领导们的认可:倡导使用海洋燃气,就是倡导低碳环保。因为海洋燃气燃烧残余有害物质更低,而且中海油在给客户的增值服务中,还包含了环境保护方案的制定参与和辅导,指导客户如何有效的使用液化石油气(LPG)和压缩天然气(CNG),这在同行内都是少有的增值服务。
一直以来,中海油对外界而言是低调的,人们对它的关注主要是前几年它曾经收购美国的优尼科,尽管失败,但是展示了中国企业的走出去的决心; 2013年2月26日,中海油完成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的交易,收购它的普通股和优先股的总对价约为151亿美元。这一举措,让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信心倍增,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国企国际化转型的实力。
培训现场,关于服务增值、大客户漏斗管理、渠道拓展、分类经营、品牌打造、文化建设、O2O模式的尝试、营销人员韧性的培育等等,引发了培训人员的大讨论和大思考。
培训的最后,刘春华赠给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一首藏头诗,以勉励大家再接再厉,持续学习:
中原逐鹿谁执牛;
海纳百川不弃流。
油胜水质三分轻,
棒槌成针历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