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生活随笔 |
郁达夫笔下的江南秋天有些唯美: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夏去秋来,四季更迭,再自然的事情不过。
听那蝉鸣,一阵阵地透露着暑热。三伏酷热,百草葳蕤,没有人会联想到衰草连天的秋天的来临。可:所谓物极必反,盛极必衰,最热的时候,也表示秋的清凉为之不远。
自然界如此,商场也是如此。比如手机市场的发展就是这样:摩托罗拉先是老大,后来被诺基亚替代,诺基亚还没有坐稳老大的位置被苹果替代。为什么呢?摩托摩拉代表的是模拟时代的技术,诺基亚代表的是数码时代的技术,取代了摩托摩拉,但是苹果不是一个通讯工具,而是云计算的终端。苹果要么你是自我战胜做得更好,要么你被别人破坏。像美国的“创新之父”克莱顿·克里斯坦森所说的:“你要么是破坏性创新,要么你被别人破坏。”
盛夏时节,睹物思秋。秋季的来临,不可阻挡,几乎是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对于夏天而言,要么自我否定,积累着秋天的韵色;要么得过且过,等到万物凋零,却独落得个“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的境况。
从古到今,人们对于现实的认知,多来自对自然的观察,对万物的思考。比如对秋的理解,大抵也是如此:
秋雨——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秋夜——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日明中。
秋声——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秋叶——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秋色——雨侵坏瓮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
秋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秋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秋思——故人万里无消息,便拟江头问断鸿。
秋愁——莫道身闲总是,孤灯夜夜写清愁。
秋兴——西风吹叶满湖边,初换秋衣独慨然。
秋怀——出门未免流年叹,又见湖边木叶飞。
秋梦——清梦初回秋夜阑,床前耿耿一灯残。
秋忆——砧杵敲残深巷月,梧桐摇落故园秋。
秋悟——人人解说悲秋事,不似诗人彻底知。
秋味——蟋蟀独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声多。
这些对秋的描述,无论多么的柔情,多么凄美,或者婉约,抑或壮观、磅礴、气势、恢弘等等,但里面一定包含了对秋的独到见解:你喜欢不喜欢,秋天都姗然而至。与其预料到自己在秋风里独吟“秋风知劲草”,莫如“满阶梧叶日明中”。
尽管“无边落木萧萧下”,但金九银十的厨电市场,帅康却已早做好准备,秋收的季节里,每台产品给消费者带去必是“扫尽万家油烟”的关怀。
这么多的秋色诗词里,我独爱“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是宋朝的朱熹的《偶成》里面的诗句。随便说一句,前句是“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光阴如梭,时光荏苒,我们爱恨今日仁者见仁,但有点须知: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本文为帅康集团《精致厨卫》秋季刊所作《刊首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