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王勇平新闻发言铁道部为王勇平喊冤杂谈 |
分类: 生活随笔 |
王勇平不干了,至于是组织不让他干,还是他自己不愿干,没有人知道。
网络上流行的最新版本是王勇平将赴波兰华沙担任铁路合作组织中方委员,哈尔滨铁路局党委书记韩江平将接替王勇平出任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终于可以淡出人们的视线,到海外去避避风头,好好休息一下了。
我其实和很多的网友是一样的,是为王勇平打抱不平的。这不仅是因为我的工作职责和王的职业有点相似,也有类似的经历,而是我觉得王勇平的离职很有点“挡箭牌”,或者“替罪羊”的意味。他的离开,我的心里是有些空落落的,颇有些兔死狐悲的凄凉。
王勇平祸从那次直播的新闻发布会,他仓促地临危受命,可能没有想到过给他带来的麻烦影响到了全国的范围,而且网络上迅速形成了“王式风格”的流行语,充斥着整个互联网。每一个流行语不得不承认很有创意,但讽刺和嘲弄却是不变的主题。
这段时间里,曾经一直和媒体打交道的王勇平度过了心惊胆战的二十多天。他原来愿意和媒体打交道,但这次,他不再愿意接触媒体了。
可是,谁又能理解,王勇平有很多的苦水向谁倾述,他的发言其实是无比纠结的。在他的背后,是他不可控制的局面。说多了不好,说少了媒体不依不饶。就如同犯错了的小学生,垂眉顺眼,只能认错——当然,也不能明显,要巧妙——等等,反正很纠结。我或许说不明白,但你肯定懂。
再如,掩埋动车头的事情,确实发生了,肯定不是王勇平让掩埋的,王怎么回答?掩盖事实说没有?还是说掩埋了,但是为了清理现场便于大型设备进入?还是说我们就是为了掩藏证据而为?如果是你,你也肯定和王勇平的回答一样。
就如同我在新闻发布会上,有人问我:你们比某某品牌好还是坏?说自己好,显得姿态不高;说不好,对不起给我发工资的老板。我就只能顾左右而言他,说:我们更适合您,至于你相不相信我不知道,但至少我相信了。
你看,很容易就来这个回答模式的,真不怪王勇平。
王勇平的离任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众迁怒的结果,而王勇平只不过是在不合适的场合说错了话。更何况,这次新闻发布会是在事故发生后的24小时之内,这本身就是进步了。只不过,任何一次创新总要有人付出代价,这次是王勇平成了先行者而已。
说错话的受到了惩罚,但做错事的比说错话的要可怕的多,这一点,大家心里都应该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