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布袋和尚的《插秧偈》
(2011-07-20 21:54:59)
标签:
布袋和尚插秧偈弥勒佛燃灯上古佛释迦牟尼佛文化 |
分类: 文化快餐 |
出差北京,想起浙江奉化布袋和尚的《插秧偈》,曰:
手执青秧插满田,
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为道(稻——作者注),
退步原来是向前。
布袋和尚是五代的一位名僧、高僧,法名契此,又号长汀子。明州奉化(浙江)人。以神异著称,常用杖背负一只布袋入市,故称为布袋和尚。因他圆寂前说了“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世人认为其为弥勒的化身。
博文开头所提到的《插插秧偈》,其内容描写农夫插秧的辛苦,是一根接著一根往下插,直到插满整个稻田,当他低下头来看到倒映在水田里的天空,身心不再被外界的物欲沾染时,能与“道”相契合的圆融,农夫插秧是边插边后退,正因他退后,所以才能把稻秧全部插好,所以“退一步”正是工作的向前展进。
这首诗寓意:从近处可以看到远处,退步也可以当作进步。常人有一种倾向:看高不看低,求远不求近。譬如:某人学问比我渊博,就尊重他;某人钱财比我富足,就巴结他。如果此人条件比我差,就不予理会。殊不知道:“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的道理。禅师们观看这个世界与常人就有显著的不同,譬如诗中说:“低头便见水中天”,就是要我们虚怀若谷低下头来,才能真正的认识自己,认识世界。
有一位禅师曾经譬喻说:“宇宙有多大多高?宇宙只不过五尺高而已!而我们这具昂昂六尺之躯,想生存于宇宙之间,那么只有低下头来!”我们看成熟的稻子,头是俯伏在地面的,而不结果实的水稗,也就是狗尾巴草才是朝天疯长的。我们要想认识真理,就要谦冲自牧,把头低下来。
相传,布袋和尚可能是弥勒佛的化身,而我们知道:燃灯上古佛为过去佛,释迦摩尼佛为现在佛,弥勒佛为未来佛,这三者被称为三世佛。可见,知道退步的,笑口常开的,大度豁达的,才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