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曾子其人(上)
(2010-12-04 23:06:51)
标签:
曾子孔子孟子大学五大圣人曾子杀猪儒家管理杂谈 |
分类: 儒家管理 |
我们知道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其实在孔孟之间,还有一个重要的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就是曾子(也称为曾参)。
曾子同样是鲁国南武城(现山东省今济宁市嘉祥县)人,春秋战国时代的著名的思想家,是孔子的弟子,又是子思(孔子的孙子),而子思又是孟子的老师。曾子与孔子、孟子、颜子(颜回,孔子的弟子)、子思比肩共称为五大圣人。
《四书》之首的《大学》为曾子所作,我们知道《中庸》为子思所作,而《论语》为孔子所作,《孟子》是孟子的作品。
曾子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孝道为先”的孝道观影响中国两千多年,至今仍具有及其宝贵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也就是说我们熟知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实是曾子的观点;“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即“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我每天必定用三件事反省自己:替人谋事有没有不尽心尽力的地方?与朋友交往是不是有不诚信之处?师长的传授有没有复习?),也是曾子的“三省”观点。
《大学》中提到的:三纲(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八目(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它们构成了一套完整的封建伦理道德的政治哲学体系。
历史上对曾子最为有名的记载是曾子杀猪和曾子避席的故事。在这里,我们先给大家分享曾子杀猪的故事。其实这个故事严格意义上讲应该为曾妻杀猪的故事。
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他的儿子哭着闹着要跟着去。他的母亲对他说:“你先回家呆着,待会儿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她刚从集市上回来,曾子就要捉猪去杀。她就劝止说:“只不过是跟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妻子,可不能跟他开玩笑啊!小孩子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要向父母亲学习,听从父母亲给予的正确的教导。现在你欺骗他,这是教孩子骗人啊!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实现教育的方法。” 于是曾子就杀猪煮肉给孩子吃。
曾妻的诚信以及她说到做到的作风让我们佩服不已,与其说曾妻的这种诚信的作风是她本人的高风亮节,不如说她也是受到了曾子“修身”和“慎独”思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