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说说“大隐”与“小隐”

(2010-06-10 09:15:55)
标签:

大隐

小隐

管理哲学

管理经营

宁波大隐

文化

分类: 文化快餐

昨日从宁波机场回来,看到路边的地界指示牌上有大隐,忍不住问同事是什么意思。笑曰:大隐是宁波的一个镇。忍不住再问:还有小隐吗。答曰:没有听说过。

我之所以对大隐感兴趣,是让我想起老子的《道德经》里有一句话: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意思为:有能力的人希望依赖周围的环境忘却世事,沉湎于桃源世外,这只是小隐而已;真正有能力的人却是匿于市井之中,那里才是藏龙卧虎之地,这是指中隐;只有顶尖的人才会隐身于朝堂之中,他们虽处于喧嚣的时政,却能大智若愚、淡然处之,这才是真正的隐者。

“隐”的哲学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世间没有哪一个人能够真正做到无拘无束,没有哪一个人能够完全摆脱被探讨、被评价的命运。也许正因为这个原因,才会出现古代哲学中聚焦“大隐”、“小隐”的概念。

不过,今天我抛出大隐与小隐的概念,不是让大家韬光养晦,归养山林,而是让大家的素养达到一个境界:真正的大隐。

一个人的定力大小往往表现为是否能做到“心静”。一个很有定力的人不会人云亦云,不会阿谀世事,不会轻易屈服。他们能怀着一颗平静的心去看世事,品评事件真假、美丑。然后,理性地做出选择,三思而后行。

“小隐”在某种程度上是有定力的,但之所以称其为“小隐”,是因为其心静的程度低于“大隐”。“小隐”们需要宁静的环境来维持一颗宁静的心,一旦置身风云变幻、旌鼓雷鸣的俗世,他们就可能会失去那份宁静的心态,而显得无所适从,最终影响了判断和行动。

而具备“大隐”的智者虽处于喧嚣的市井与时政中,却能大智若愚、淡然处之,将纷繁嘈杂的外部环境关在宁静的门外。当门外人们为了功名利禄蝇营狗苟的时候,“大隐”们却能够宠辱不惊,以一颗平常心看到生活的本质。这份宁静,是一种超越世俗的平和,是一种淡退浮华之后的大智慧。

大隐的境界让我们于无声处听惊雷,由此,当竞争对手在推新品的时候,当他们有新战略的时候,我们就能够从容应对,而不是随波逐流,亦步亦趋,甚至惊慌失措。

反观大隐,是否我们平时的管理细节的积累、工作的精致,才能成就我们的大隐境界呢?因为那份从容须知是要平时的厚积薄发的。

或许世界上就这么一个大隐镇,而它就在我们的身边,是否隐隐之中在提示我们:要把企业做大,必须要有这种大隐的境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