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决定出路的故事
(2009-04-14 18:06:23)
标签:
财经 |
在经商的道路上,无疑正确的思路是最为重要的。没有思路就永远没有出路。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案例,是已经具备亿万财富的SOH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潘石屹和他22年前的同事李勇的故事。
因为思路的不同,两个人的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然,今天来看,我们不是说李勇的命运多么不幸,因为他依然很幸福,幸福感不能从财富的多少来评价和衡量,我们只是从财富的角度来透视:思路的对你人生方向的重要性——
讲述这段往事的是一个名叫李勇的打工汉。22年前,他和潘石屹在深圳相识,一起挑过红砖、抬过预制板,同吃过一份盒饭。如今,李勇仍然辗转各地打工,潘石屹却成了身价亿万的SOH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
1987年2月,21岁的李勇想去深圳打工,却没有边防证过关。在边关检查站,他认识了同样没有边防证却也想去深圳的潘石屹。后来他们找到一个专门干这种事的人,各自交上50元钱后,在那人的指点下从铁丝网下面的一个洞爬了过去。
在深圳布吉镇,李勇和潘石屹白天四处找工作,晚上就挤在3元钱一晚的招待所里。一星期后,两人把口袋翻了个遍,只剩下5元钱了。李勇沮丧地说:“这可怎么办?明天得饿肚子了。”潘石屹乐观地说:“我们不是还有一身力气吗?明天去卖苦力。”第二天,他们在布吉镇一家工地上找了个挑砖头的活儿,每天10元。一个多月后,两人各领了350元的工资。1988年5月,两人辗转来到海口。
在海口,两个月过去了,他们仍没找到好工作。眼看带的钱要花光了。李勇心急如焚。那天,两人手中只剩6元钱了。中午,他们花5元钱去买了一份盒饭,两人分了吃后,潘石屹说:“这里到处办砖厂,去砖厂打工吧!”下午,他们来到一家砖厂做工。砖厂建在山上,不通电,只能点煤油灯照明,挖土、和泥、脱砖坯和垒砖墙全靠人力。李勇感到很后悔:“潘哥,这活又脏又累,挣不了几个钱……”潘石屹说:“我们这样干下去的确不是办法。明天我去和老板谈谈。”
第二天,潘石屹一条一条地给老板提建议。“老板,我不会一辈子在这里卖苦力,如果你信任我,就让我帮你管理这个砖厂。”哪知次日,老板真的答应让他做厂长。潘石屹开展了一系列改革,砖厂的生产量果然提高了不少。
1989年10月,砖厂老板准备转让砖厂。潘石屹以每月8000元承包了砖厂。然而,1990年初,海南房地产市场跌入低谷,红砖卖不出去了。潘石屹低价处理了所有砖瓦。这次打击让李勇变得很消沉。当潘石屹说要再出去闯荡时,李勇婉拒了。
李勇无论如何也没想到此后的潘石屹会发生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2007年10月,李勇来到北京建国门外的SOHO工地上做小工,当他听说SOHO的老板是潘石屹时,内心掀起狂澜。“以前我觉得潘石屹的成功很偶然,可仔细想想,每当在生活的岔道口,我只图安稳,潘石屹虽然看起来像是在瞎折腾,但每一次的折腾都是站在更高的起点上,最终折腾成了亿万富翁……”
这种不安分的瞎折腾的过程其实就是寻找思路的过程,安于现状必定少了痛苦抉择的时间,但也丧失了找到出路的机会。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