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给成在何时

(2008-09-12 20:01:06)
标签:

交流

自由思考

压力

转变态度

感情

修身养性

快乐健康

鼓励

回复成在何时

 

雪后彩虹:

    我孩子参加七年级测试,主要是检验小学六年级学习情况,同时为初中三年后作一对比。四门功课,除了科学满分,其他的都是惨不忍睹。那个辛酸啊!后来想到要和过去一刀两断,才没把我气昏。我孩子大概不是目前这架教育机器统一生产的产品,是他自生自长的。虽无奈,还得努力,你说呢?

                                                                                             ——成在何时

 

    深有感触,深表理解!所以说我们这些作家长的一定要多多交流,既可在教育经验上取长补短,又可在孩子“不争气”时互相安慰、互相鼓励而不至于信心全无,以致于我们这些视孩子成绩为生命的母亲们简直没法活下去。

    许多天才大多也不是教育机械统一生产的产品,我个人认为他们除了有独特的思维与创新方式,最重要的他们还有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自由的思考空间。也就是说,学习环境对他的影响力特大。假如终日面对着父母的唠叨,又生气于他偶尔成绩的不理想,他便始终在一个有着家庭压力的氛围里学习思考,还指望着大脑发挥出色吗?

    你说得对:“一定要和过去一刀两断!”,所以你儿子这次测考不理想,千万别还象过去那样心急火燎的对他指指点点,更不必悲观失望。老一套不合理的方式必须摒弃,才能换得“新生”。记住:首先是你的态度改变,才会带来儿子全方位的变化。

    面对自己的女儿我也是这么要求自己的。我几乎已经看淡了孩子的分数,而更加重视自己面对孩子一个态度的改造上,更加重视培养与孩子的感情。不管孩子咋样,首先需要的是挑战自己,创新自己。孩子让我修身养性,即使她依旧取不了好成绩,自己多年来教育孩子所获得的那份恬淡、那份感悟以及与女儿如胶似膝的母女之情能不说也是人生的一种成功?

    还想再多说一点,也就是上次与你说到的“成才不成才都是我的宝贝!”什么样的分数都不及宝贝那张笑脸更让我幸福。我们的宝贝在出世的时候,包括自己在内的亲人们的说得最多的祝福就是孩子长命百岁,健康快乐!而不是考100分,不是吗?事实上,学习对于我们的孩子也不过是他们一生中很短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结束后,谁还会再谈学习,再谈成绩?到那时,我们津津乐道的是谁家孩子孝顺,谁家孩子活得潇洒快乐,谁家孩子日子过得滋润。所以我们别让分数忽悠了,别做这个社会应试教育体系下的受害者,我们有自己的一套准则,那就是希望我们的孩子永远健康,平安,永远快乐!

    再仔细观察一下,我们的宝贝是不是挺努力的,我们的不满意其实是来自于我们在与他人尤其是一些优秀生做着比较,应验了一句话:人比人,气死人!你说,这样的消沉是不是自找的?

    记得有一次,女儿从学校里蹦蹦跳跳回来,一进门便高兴地告诉我,她数学考了一百分。“是吗?太高兴了,宝贝真棒!”我高兴地拥了她一下。后来我也不知咋地问她:“你班上有多少一百分呀?”“哦,老师说全班都很好!”女儿随意答道。我的心一下子凉了半截,脱口而出:“那算什么本事?!”女儿神情倏地暗了下来,小嘴嘟着,一声不坑地进了房间。我观察到她进了房间并没有马上写作业,而是面对窗外发呆了好长时间。我当时就有一种揪心地心疼,谴责自己干嘛最后要问那么一句话。平时总谴责她考不到高分,今天咱宝贝考到了高分,好不容易高兴一场,可你还是不满足,这不是自己跟自己也在跟孩子过不去么?你到底要让孩子咋样呀?!你就算是比较也别当着孩子面呀。

    是的,后来我越来越发觉,咱宝贝其实自己也在和班上同学较劲呢,有时候,冷不丁冒出一句:“我不会输给她的!”其实每个孩子天生都有不服输的个性,推动他们奋力追赶。孩子们压力够大的了,大人们真没必要再喋喋不休给他们增添压力了。

    就算是孩子成绩上不去,如你所言,不是学习的料,我们也能找得到自己的孩子总有他的闪光点。不必将精彩定格在学分上。“与过去一刀两断”,说得对!“一刀两断”的前提就是摆正我们的心态。一句话说得好:“凡事我都努力,成败不必在我!”你只要把握好自己,尽职尽责做个好母亲,不去管儿子成才不成才。好吗?

    因为给你的回复过长,纸条发不过去,想到在我的博客上当作文章发表出来吧,相信一定也有很多与我们一样情况的家长们。大家一起鼓励、取长补短、互相安慰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冷漠的人们
后一篇:黑暗里有光明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