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女兵突击
德荷大战再次上演,以前的对决双方各有胜负(交手38次,德国14胜、14平,10负),从数据看,没有谁有绝对的优势可言…一个有着诸多冠军光环,一个有着无冕之王的称号…荣誉与得失只是过去,每一次起跑都是新的开始…
质量万里行,路在脚下…足球场上跑,球在脚跟…好球的出现,坏球的处理,都与一个词紧密相关…质量…质量的好坏取决于诸多因素,有人为之主观因素,也有外在的客观缘由…结合比赛实际及球队特点我们进行简要的分析.
战车赢球之关键因素——“车头”给力
火车头是球队的核心,德国有核,而且核弹头抓住时机随时引爆…无论是接到队友的直传球敢于大远角得分还是面对直塞球的处理,都十分冷静…而不是单打独斗,反观荷兰,球队无核,无论是小飞侠罗本还是诸多“范”儿,有的是由于年龄限制,有的是由于观念束缚…罗本的踢球理念难成大器,都是靠个人技术,多次无果,不知道实时的改变,古语云:变则通,通则久…没有变化一根筋式的踢球方式只能接受接二连三的失败结局.
战车赢球之主导因素——“司机”有谋
战车能赢球,教练有谋是重中之重…赛前战略部署,赛时的如何用人,赛中的及时调整等等…这一点勒夫无论是队员的启用还是球队的治理方面远远胜于“范马”…戈麦斯保守争议的情况下敢于果断首发…戈麦斯不但学会了割麦子,还懂得了如何撕破对手防线,攻于不备…而范马童鞋给人的感觉是任人唯亲…举贤不避亲可以,自古有之,但没有效果,甚至影响比赛结果向反方向发展的就应该适时换下,做出合理的调整…
战车赢球之精神因素——“领导”支持
德国总统每每到大赛都会亲临现场…这次也不例外,和勒夫拥抱时的眼神,给球迷们留下了无数的遐想同时,给球队注入了一针取胜的强针剂…领导亲自督战,战车各个零件都要严阵以待,不敢有丝毫的松懈…这样的情况,战车不可能发生追尾现象…战车不追尾,保证了场上的技战术合理、球员的斗志的激发…反观荷兰,背负着背水一战的心态,收场负于丹麦…这场也许是回家之前的最后一次演出…心态失衡,斗志和信心全无,教练没有及时浇水,让手里的花儿们按部就班的生长,可惜可怜可叹可悲…
战车赢球之传统因素——“乘客”有素
德国战车一直以来以意志品质著称于世,不到最后一刻都不轻言放弃。古人常说:文以气为主,文章如此,足球亦然…教练要大气、球场上要有霸气,球员要有骨气,每个人都要散发着球队自身特有的精气儿,诸气合一,自然成就取胜之道,道可道,非常道;球可球,非常球,这样的足球才被赋予真正的足球涵义…德国战车做到了这一点,他们是一支气场十足的球队…反观荷兰,内讧的传闻接踵而至,不利的因素纷至沓来…另外重要一点是,车内的乘客们知道足球是11个人的游戏,不是1个人的,古人云:诗可以群,这样才能兴;诗歌如此,足球一样如此,足球需要集体的力量不是个人的单打独斗…集体作战的德国应对单刀赴会的荷兰,不赢球才怪…
战车手们把握好了足球这辆动车前行的方向,一路上没有追尾,没有发生事故,即便有些坑坑洼洼,因为GPS定位系统及司机个人素质的给力,让这支老牌战车通向了开往胜利方向的地铁…橙衣军团的才子们,个个都是范儿,个个都有范儿,范儿一多,没有了核心,无核的他们只能眼看着手里的郁金香枯萎,只能无奈的接受其凋零的结局…手捧鲜花开始还有一丝余香,由于没有及时补水,让其养分全失…花儿为什么枯萎这么快,
怎么就这么快,快面临着失败,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及时分析导致失败的原因所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