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四青年节——反思篇

(2008-05-04 13:24:10)
标签:

文化

分类: 小英杂谈知识

五四青年节——反思篇中国的节日太多了,放假也变得越来越没有规律了。清明时节以往不放假,今年不知为何也放了。法定节日,究竟以什么为标准呢,糊涂。这样的法定假日给我的感受还不如民俗节日。上元节可以继承古代的民俗,搭建灯山,盛况空前,观者如云,通宵达旦中体味元宵佳节的快乐。有“去年元夜时,五四青年节——反思篇花市灯如昼。五四青年节——反思篇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缠绵悱恻令人感动的恋情,也有“玉壶光转,一夜与龙舞”的祥和气氛。同时许多美丽传说也为上元节增添了一丝神秘色彩,所以从古至今人们都很重视这一传统节日。现代人在烟花爆竹声中企盼一年的幸福快乐。中元节,这个中国人也特别看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句古诗词,已经耳熟能详,为什么团聚的日子不被定位法定假日,感觉到很痛心。诗仙李白早就呼唤过“明月几时有”,一年只有一次中秋月圆之时,这个瞬间应该让家人在一起团聚,享受“月是故乡明”的理念,五四青年节——反思篇感受“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温暖,在“花未眠”的世界中享受“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团聚场面。九九重阳,五四青年节——反思篇不被重视,古人知道一定不会答应。千里重逢漂泊的港口,双九叠加游子的乡愁。节日编织多彩的回眸,纪事考究风俗的把酒。艺文述说离别的聚首,杂录漫画自然的交流。一首重阳小诗,领悟了节日的真谛。“又是九月九,重阳节,难聚首,思乡的人儿漂泊在外头”,菊花酒醉了游子的心,举杯的同时又引发了无尽的乡愁。登高夜宴、把酒赏菊、遍插茱萸,重阳食糕等风俗已经在我们北方看不到了,民族文化没有被传承,可惜。

记得一次,听见火车上的一对母子对话,小男孩问她的妈妈,说,“乞巧节”又叫什么节日,她的妈妈没有回答上,接着反问到,那你知道这个节日的民俗是什么吗?他说吃汤圆,我听了这个对话哭笑不得。我问小男孩,小男孩回答说乞巧节又叫七夕节,这是他小学课本上学过的,我接着问,那民俗老师没给你们讲过吗?他说没有,老师就让我们背诵那首乞巧诗了。简短的对话反应了一个问题,中国人对自己民族的民俗节日不熟悉,老师的教育是为了记忆而记忆,没有把相关的知识做到很好的传达,所以出现了上面的笑话。现代的人们我七夕节看成现代的情人节,没有真正的把握节日民俗的内涵。古代人们对“七”这个数字崇拜,神话云“人皆有七窍”,后来女性成为了“七夕节”的主角,开始“穿针乞巧”“蛛网补巧”用蜘蛛补巧开喜乐之端。体现了女子们的聪慧,节日也变得多姿多彩。现代人记住的只有“牛郎织女相会”。五四青年节——反思篇

问题:1、蜘蛛别名是什么?(常识题)。

      2、你认为把那些节日列入法定假日更合理?(喜好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