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记
(2009-08-31 00:00:00)
标签:
杂谈 |
分类: 袖袖日记 |
要开学了,昨天早晨冒着中雨到大哥家接在哪里过暑假的大儿子。
去大哥家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是107国道,一是京珠高速;我建议走国道,因为国道修的也很好,而且雨天车少人少,再加上,我们的车正在磨合期,时速不能超过90码,没有必要走高速,白白花冤枉钱。老公说走高速可以让我练练手,虽然我路考早考过了,但驾照一直没有发下来,多次向驾校询问,都拿车管所电脑升级做借口搪塞,所以也无可奈何。由于近段着重惩治醉酒驾车,所以查车比较严,我是万万不敢上路的。这次跑长途,正好可以给我一个练车的机会,高速正是最好的选择。
过了新郑国际机场高速,老公说让我开。自己坐在后排座位上并没有感觉到雨有多大,等坐到驾驶座上才感觉到雨水实在影响了视线,后视镜什么都看不到,每每有超车的,激起的水花比车身还高,唰的一声打到挡风玻璃上,瞬间什么都看不到,我双手紧紧握着方向盘,心里紧张地要命。开车不到半个小时,我右腿发酸,腰开始疼痛,坚持把车开到许昌服务区,又换上了老公。
放平副驾驶座位,我竟然睡着了。等醒来看到老公打瞌睡,这时雨几乎停了,10:30,大嫂打来电话,问几点能到,我说再过一个小时就差不多了。我主动提议替老公开一会儿。这次感觉好多了,可是天却越来越暗,小儿子说天黑了,叫开大灯。虽然不至于到开大灯的地步,可是心情却非常压抑,脸前的乌云就好像一座大山压在身上,让人喘不过气了来。
老公本来说睡一会儿的,也许不放心我开车的缘故吧,眼都没有敢眨一眨。11:30,大嫂电话说在颐和山庄等我们吃饭。下了高速,在收费站前我和老公又换了岗位。赶到饭店已经过了12点,大伙都在等我们。大哥问:“八点你们就说过郑州了,怎么走了这么长时间呀?”我说:“因为车正在磨合期,速度不能超过90公里,我开车最高没有超过80公里,所以,原来两个多小时的路程整整走了近五个小时。”
吃过午饭回到家里,大哥让我们休息一会儿,我老公说不用了,现在两个人轮换开不累。说了一会儿话,下午两点我们又冒雨出发了。
过了漯河,我又坐到了驾驶座位上。雨依然不紧不慢的下着,前面的车辆激起的高高水花化作“迷人”的白雾,如果我作为欣赏者,一定会赞美它的漂亮,可是作为司机,我非常讨厌它,所以总是和前车保持远远的距离。我以75左右码的速度在高速的右侧道上慢跑,身边不时有车辆唰的一声超过去,然后又唰唰的落下一阵瀑布。这丝毫不影响我们的情绪,车上的CD放着名家的歌曲,是老公和大儿子在欣赏,侄子和小儿子分别拿着老公和我的手机玩游戏,我在用心开我的车,一切都安适快乐。
忽然,一阵猛烈的冲击几乎要带翻我的车,我拼命的稳着方向盘,高高激起的水花打在我的挡风玻璃上,完全挡住了我的视线。原来是一辆高高装满了货物的重型卡车超车,难怪有这么强大的冲击力。可恼的是它没有打右转向灯就很快的回到了行车道上,而且速度也降低的很快,害得我连连踩刹车。我跟在它后面,激起的水花让我很不舒服,和它拉开距离,它竟然只跑60码。我虽然没有超过车,还是决定超它。我打了左转向灯,准备超车,让人可恨的它竟然压着行车道和超车道中线前进,我向它鸣喇叭,它丝毫不理。老公说:“你鸣喇叭也没有用,它那么大的车,不会轻易让行的。”我非常恼怒,妈的,你既然60码的速度干嘛超我?超就超了,干嘛霸占着两个车道?真不是个东西!我这样想着,不知不觉竟然骂出口来,而且声音之大,连我都震惊,孩子们都吃惊的望着我,不明白我为什么忽然暴怒了,更吃惊于从不骂人的我为什么口吐脏话。我瞬间明白了我的失态,向孩子们说对不起,想起了一篇关于司机患“路怒症”的文章,真正了解那些“路怒症”患者的苦衷。
一个右转弯,那辆大车终于离开了中线,我踩下油门,唰的一声超了过去,大儿子喊:“妈妈。咱的新车不是不能超过90码吗?”我一看时速表,都98了。车速降到85码,打右转向灯回到行车道,稍稍松了一口气。我本来开车就紧张,超车就更紧张了,我不敢靠卡车太紧,中间绿化带的护栏几乎要擦着我的车(这是我自己的感觉,其实还离很远),那一刻,我几乎是屏住呼吸的,恐怕撞了护栏失去方向,再撞着大车,那样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腰又开始隐隐发痛,换了老公,竟然很快睡着了,等我醒来,孩子们都睡着了,老公正在那里一下一下的练拳击。雨不知什么时候停了,头顶上露出了蓝天,西方天空的一抹云彩非常漂亮,太阳正慢慢的往外钻。车道也有原来的两车道变成了三车道,我对老公说:“你为什么这么幸运呀,雨后的景色这么美,路又这么宽,车又这么少。”老公说:“再往前是四车道,更好开了,你还开吧!”
这次坐上车,感觉很不一样,视野清晰,景色宜人,路况舒适,感觉轻松了很多。一直到下高速,开了一个多小时也没有腰疼的感觉。老公说不紧张了,当然也就不累了。他让我开到家,我拒绝了:“别没事找事,万一被交警查着可不是玩的。”
大嫂打电话问到哪里了,我说刚刚下高速。刚刚打开家门,弟弟打电话问到家了没,我说刚刚进家。大嫂、弟弟都说平安到家就好。是呀,平安到家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