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
我上完课,大概12点多吧,我乘上了从乡镇开往县城的公交车,在一位五十多岁的农村妇女旁边空位上,我坐了下来。她手里捧着一个保温壶,看她小心翼翼的样子,好象捧着十分精贵的珍品。我不禁好奇心起,便问她捧的什么好东西。她笑笑说:“也不是什么金贵的东西,我自己做的面鱼儿。”
她所说的面鱼儿其实就是一种夏天吃的面食,凉爽顺滑,酸辣可口。虽然不金贵,但工序复杂,做起来费时费工。未结婚时,我娘在夏天的时候常常做给我们吃。我非常爱吃。也常常看我娘做,也帮她打下手。我娘也教我了技术和窍门,但因为嫌麻烦,所以我总不愿意去做,往往是遇到沿街叫卖的小贩买一碗来吃。虽然口感比我娘做的差了很多,还是遇到便买,聊解口谗。
“你这样捧着多累呀?干吗不把盖子拧紧呢?”售票员说。
“我怕拧紧盖子不透气,会变味。”她担心的说。
“是给闺女送的吧?”有人问她。
“是给我儿媳妇送的。”她回答。
“你媳妇在县里上班吗?”我问她。
“是呀。”她回答到。
“其实县里有卖的,一块钱一碗。”我说。其实我的意思是说太不划算。
从这里坐车到县城车票是三块半,如果不顺路,到城里还要坐一元面的(其实是一块五),这样来回至少要十元钱。
“买的哪有自己做的好吃呀!”她接着说。
“你自己吃了吗?”我问道。
“那可不敢!这东西时间长了就不好吃了。一出锅,我就赶紧盛了赶公交车了。”她又笑了笑说,“我带这么多,就是去到我们娘俩一起吃的。”
“你待你儿媳妇可真好!”邻座的一位小伙子夸道。
“人家爹娘娇生惯养的养了这么大,送给咱做儿媳妇,跟咱叫爹叫妈,为咱生儿育女,咱不该待人家好吗?”她接着说。
“有你这样明理的婆婆,将来她一定得孝顺你。”后面的一位中年男子说到道。
“我可没有这样想。至于以后她怎样做,那是她的事情。我只为我的心罢了。”她安详的说。
我听了她的话,禁不住泪水充满了眼眶,同时感到十分的汗颜。我对婆婆常有微辞,并向老公抱怨婆婆不明事理,自私自利;委屈自己为他们家付出那么多却没有受到善待。现在看来倒不如一个农妇的胸襟宽广。是呀,我们各为各心而已,还要抱怨什么,委屈什么呢?
加载中,请稍候......